首頁>小小說>故事新編>臣子恨,何時滅?

臣子恨,何時滅?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盛光遠

  交流:

  關漢卿筆下的竇娥,其冤之深,能使三年亢旱,六月飛雪。那麼871年前岳飛之死,其冤較竇娥,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岳飛之才,超然於世。他不僅精通韜略與騎射,而且長於書法與詩詞。岳飛之智,不遜太白;其勇,堪比李廣。無奈逢庸君治國、奸臣當道,以至於“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1942年,岳飛在大理寺的獄中被殺害。這千古奇冤真的是可悲可嘆。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秦檜之罪,人人恨不得生啖其肉。連其後人都為有這樣的祖先感到羞愧。清朝狀元秦澗泉在游西湖途徑岳飛墓時,揮筆寫下:“人自宋后羞名燴,我到墳前愧姓秦。”誠然,秦檜可恨至極,但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岳飛的死在所難免。

  一是愚忠思想的滲透。既然皇帝對自己不仁,那麼自己為什麼要對皇帝“義”?既然皇帝昏聵至極,自己為什麼不擁兵自重?為什麼要屈服於十二道金牌?以至於十年之功,毀於一旦,使得金兀朮可以東山再起?而這十二道金牌也讓岳飛自投羅網,直至被害。千百年來,“忠”被後人稱道,也被許多正直的士大夫奉為準則,但是忠是有條件的。倘若君主聖明,理當“忠”,可是遇上昏庸之主,也一味的“忠”,是謂“愚忠”啊!以岳飛之才,自己奪取大宋政權有何難?為何非要愚忠,以致39歲就被殺害?

  而是封建等級制度的罪惡。在這種制度下,岳飛才能的施展總是受到壓制。君主的專制獨裁也導致決策極易失誤,加上奸佞小人的讒言媚語,更是容易使君主受到蒙蔽。更何況宋高宗本來就是一個投降派的首領,只是迫於形勢才讓岳飛、韓世忠等抗金。岳飛又是一個忠君之臣,以至於中了秦檜等人事先密謀好的計。十二道金牌實際上是催命符啊!岳飛為人臣子,悲劇就在所難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封建政治下,岳飛也只能在獄中飲恨而終了。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是啊,何時滅 在那樣一個時代,恐怕永遠都滅不了吧!我倒是希望岳飛不是忠臣,帶吳鉤,直取大宋江山,改寫歷史。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歷史總要向前,岳飛的“臣子恨”終為歷史的風沙所湮沒。不過岳飛這個名字,卻千百年來不曾被忘記。他是智慧的化身;他是勇猛的化身;他是忠誠的化身。

  歷史告訴我們的,是封建制度不能再繼續下去了;是專制獨裁不能再繼續下去了;是奸佞小人不能再讓其苟活了。

  夢中的岳飛,提銳旅,踏破賀蘭山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