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禮征東之時,所率唐軍所向披靡,勢如破竹。但打到哈清河、簸箕山的時候,卻遇到一股勁敵。
簸箕山顧名思義就像一個簸箕,簸箕山內方圓十幾里的山坳,綠樹蔥蔥,哈清河發源其中。簸箕山外,四周皆是懸崖峭壁,根本攀不上去,只有哈清河流出的地方有一個豁口,可以進出簸箕山。
薛禮遇到的這股勁敵,平時在簸箕山外活動,遇到戰事,便退守簸箕山中,像顆釘子一樣釘在那裡。薛禮的大軍圍定簸箕山,敵軍只派一小隊兵卒守定簸箕山的出口,簸箕山便穩如磐石,萬夫莫開。
聽說簸箕山內有魚有田,算得上一個小小的魚米之鄉,萬餘人的軍兵,在山裡守上十年八年的沒問題。薛家大軍安營紮寨停當以後,薛禮帶着他的將軍們沿着簸箕山的外圍巡視了一番,特別是在簸箕山的出口,薛禮坐在馬上端詳了許久,看到那裡箭簇飛矢,滾木擂石,無人能入。薛禮下得馬來,走到從簸箕山流出的溪水旁,審視着這清澈的流水,又伸手試了一試,河水涼冷透骨。
圍攻簸箕山數月不下,眼瞅着到了秋天。中秋節的那天,薛帥正坐於帳中愁悶,忽有軍兵手持兩尾帶箭的鯉魚進來稟報,說這兩條鯉魚是簸箕山中的敵軍射出來的,箭后帶有寫字的緞帶。薛帥要那軍兵呈來審閱,只見這兩條不大的鯉魚極其新鮮,通體光亮,定是在異常潔凈的水中養成。再看那緞帶上寫着:適逢中秋,饋贈鮮魚兩尾,以慰薛元帥思鄉之情。
薛禮深思良久,開口要人把魚拿去烹了,另擺宴席,宴請手下將領。席間薛禮讓眾將軍暢所欲言,探討如何破敵。各偏將副將紛紛發言,說是再圍困三五月,山中之敵必因糧草斷絕乞降,不費一兵一卒便可破敵。薛帥聽罷眾言,微微一笑,叫侍宴的兵丁把那兩條烹好的鯉魚端下去,讓在座眾將一一品嘗,再問味道如何,眾將皆稱鮮美。薛禮便言此魚來歷,依據此魚便能想到,簸箕山內必有良田肥水,物產豐饒,如此圍困下去,怕是三年五載,也奈何不了敵軍,不如暫且退兵,再圖良策。
第二天,薛家軍大張旗鼓地全線撤圍,一退三十餘里,第三日再退四十里。簸箕山中的敵軍派出細作,四處打探,確定唐軍業已遠去,這才派出大批的軍兵,四下搜羅糧草,肩挑、人擔、馬馱,急急地往簸箕山裡運。
(上接12版)
沒過幾日,細作忽然來報,唐軍大隊人馬掩殺回來,離簸箕山只有三十里地了。敵軍慌忙收縮進山,又是再派一小隊軍兵帶足了弓弩把守出山的豁口,拒唐軍于山外,萬無一失。
不想,唐軍這次掩殺回來,既不圍山,也不安營紮寨,前鋒的精兵強將直撲流出河水的山豁,不管你箭簇飛矢,還是滾木擂石,就是前赴後繼,強攻不斷。這時,忽聽山內守軍大嘩,像是自家展開了廝殺,一時之間,再也無人防守豁口。薛家軍便一擁而入,其後續的大軍,也如蜂群一般地殺進簸箕山中,僅用半日,便剿滅了山中近萬人的敵軍,掃除了唐朝大軍揮師東進的障礙。
慶功宴上,薛帥與眾將把酒歡慶,有人問元帥為何要先退後進,再擊敵軍。薛禮言道:“敵軍贈魚之前,我等真是無法知道山中虛實。敵軍飛箭贈魚,其意是告我簸箕山中有水有田,糧豐魚肥,絕不怕你圍困。正是這兩尾鯉魚,暴露了山中的虛弱之處。我已試過從簸箕山中流出來的水,寒冷透骨,水寒到此,可以斷定山中即便有田,亦不會太多,養魚有塘,也不會廣。仲秋贈魚,正說明敵軍糧草不多,故以魚示強,企圖騙我退軍。”
有一偏將再問,既然斷定敵軍糧草不多,為何不繼續圍困,逼迫敵軍投降?薛元帥再言:“敵軍以魚示強,斷不會在糧草盡絕之時才想起這一招法。他們或許還有三五月,甚至一年半載的糧米可用。如若再圍下去,我軍耗費宏大不說,若至冬天,曠野奇寒,我軍必是自敗退走,前功盡棄。”
“敵贈魚,可謂奇計,我便將計就計,率軍退走,暗中留下一小隊兵士,化裝成本地百姓,在敵軍出山搜羅糧草之時,裝成運糧的百姓,在敵軍慌亂退守之時,混入山中。待我大軍掩殺回來,裡應外合,奪了入山的豁口,殺進山中,破敵軍於意外。”
這時,被派去勘察地形的兵卒回來稟報說:“簸箕山中,計有良田三十餘畝,魚塘一座,不過半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