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片飄香的土地,山清水秀,芳草依依;
這是一片創業的土地,梁鄒子女,競造天地;
這是一片厚重的土地,沉澱昔古,迎接晨曦;
這就是我可愛的家鄉,錦繡的梁鄒大地。鬱鬱蔥蔥的長白山,氣勢雄偉;青龍山是你挺拔的脊背,承接着古老的腳步,背負着明天美好的企冀。清澈靈動的黛溪浪花是你飛騰的旋律,回應着歷史,暢想這未來。濟青高速,膠濟鐵路在你的腹地延伸,朝向夢的目的地。鶴伴山的萬般風韻豐富了你的內涵,唐李庵的美好傳說,講述着神氣的洞天福地!飄香的土地啊,跳躍着最歡快的音符,流淌着世間最美妙的旋律。
這就是我可愛的家鄉,沸騰的創業熱土,揚帆起航,乘風破浪,你永遠以弄潮兒的姿態站在改革的浪巔,引領超前的航班。“亞洲第一”是魏橋創業集團用雙手編織的七彩桂冠;“精進超群,奮進憂患”是西王集團輝煌前景的明鑒;齊星、齊明炫出梁鄒大地的璀璨;宏城、廣富、金鵬……猶如雨後春筍,在春色正濃的改革大潮中,昂首闊步,推進全國白強,奮戰於經濟之巔!
這就是我可愛的家鄉,厚重的文明沃野,人傑地靈,物華天寶。《尚書》再造,徵經明世,古老的文字在丁公部落的黑陶鼎上講述着龍山文化的遠古燦爛,范文正公“先憂後樂”澤被世代梁鄒兒女情懷,梁漱溟曠世的改革之舉,又為我們開創了一個新的天地!
道不盡悠悠古韻,看今朝,梁鄒子女競風流……鄒平,生我養我的土地,道不盡心中萬般感激,在世紀的黎明,讓我這顆年輕的心為你而沸騰,用我稚嫩的雙手去把你前行的舵 這是一片飄香的土地,山清水秀,芳草依依; 這是一片創業的土地,梁鄒子女,競造天地; 這是一片厚重的土地,沉澱昔古,迎接晨曦; 這就是我可愛的家鄉,錦繡的梁鄒大地。鬱鬱蔥蔥的長白山,氣勢雄偉;青龍山是你挺拔的脊背,承接着古老的腳步,背負着明天美好的企冀。清澈靈動的黛溪浪花是你飛騰的旋律,回應着歷史,暢想這未來。濟青高速,膠濟鐵路在你的腹地延伸,朝向夢的目的地。鶴伴山的萬般風韻豐富了你的內涵,唐李庵的美好傳說,講述着神氣的洞天福地!飄香的土地啊,跳躍着最歡快的音符,流淌着世間最美妙的旋律。 這就是我可愛的家鄉,沸騰的創業熱土,揚帆起航,乘風破浪,你永遠以弄潮兒的姿態站在改革的浪巔,引領超前的航班。“亞洲第一”是魏橋創業集團用雙手編織的七彩桂冠;“精進超群,奮進憂患”是西王集團輝煌前景的明鑒;齊星、齊明炫出梁鄒大地的璀璨;宏城、廣富、金鵬……猶如雨後春筍,在春色正濃的改革大潮中,昂首闊步,推進全國白強,奮戰於經濟之巔! 這就是我可愛的家鄉,厚重的文明沃野,人傑地靈,物華天寶。
《尚書》再造,徵經明世,古老的文字在丁公部落的黑陶鼎上講述着龍山文化的遠古燦爛,范文正公“先憂後樂”澤被世代梁鄒兒女情懷,梁漱溟曠世的改革之舉,又為我們開創了一個新的天地! 道不盡悠悠古韻,看今朝,梁鄒子女競風流……鄒平,生我養我的土地,道不盡心中萬般感激,在世紀的黎明,讓我這顆年輕的心為你而沸騰,用我稚嫩的雙手去把你前行的舵在人類社會的歷史長河中,我們勇敢、智慧和勤勞的祖先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明。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文明有的成為了歷史,有的生生不息地一直延續下來,有的相互交融產生了新的文明。
今天,人類文明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科技進步和經濟文化交往縮短了各種文明之間的距離。無論在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還是在北京的長安街,都可以看到不同服裝、不同膚色、不同母語的人們接踵而行。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人們的交往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密切,影響人們日常生活的因素已不再局限於某一種文化。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她賴以生存和延續的基礎。無論對中華民族還是對法蘭西民族來說,我們各自繼承和發揚的文化都是民族之根、國家之魂。文化多樣性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特徵。文化多樣性之於人類社會,就如同生物多樣性之於自然界一樣,是一種客觀現實。只有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才能使人類文明得以發展。如何才能使不同文明共存和發展,歸根到底在於“和”。這就是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睦,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站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高度上,我們應該把和平放在第一位。不同文明的國家之間有沒有可能和平相處?答案是肯定的。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上,有60多億人口,200多個國家,2500多個民族,6000多種語言,有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佛教和道教等多種宗教。正是這些不同文明的相互依存、相互交流、相互借鑒、相映生輝,才構成今天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中國自古就有以和為貴、和而不同、和實生物的思想。
“以和為貴”就是說國家之間、民族之間、人與人之間要以團結互助、友好相處為最高境界;“和而不同”就是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既能容納不同的文明存在,又能保留自己的優秀文明傳統;“和實生物”就是說只有不同文明之間相互吸收借鑒,才能文物化新,推進文明的進步。“和”是中國文化傳統的基本精神,也是中華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國的唐代對外交流就非常活躍。世界上與唐朝交往的國家有七十多個。
絲綢之路上和平的使團、商隊絡繹不絕。中國文化那時就傳播到了東羅馬帝國、阿拉伯國家,同時唐代的舞蹈、音樂、繪畫、食品、服裝、宗教也吸納了外來文化的精華,將中華文明推向一個新的高峰。人與人之間的和睦相處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誌,也是國家穩定的基礎。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說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說只要人們和睦相處,就什麼困難都能克服。要真正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和睦,就需要發展社會生產力,消除貧窮與落後,使人們過上富裕的生活;就需要實現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權;就需要提倡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們相互包容、相互尊重、與人為善、以鄰為伴。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前提。中國文化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所謂天人合一,包含着人與自然界相統一的意思。資源與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人類文明的發展從來就是依附於自然的。人可以認識自然,在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中謀生存、求發展,而不能破壞自然。有的古文明由興盛走向衰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自然界肆意開發和掠奪,最終導致自然對人類的懲罰,釀成了文明的悲劇。因此,關愛自然,善待自然,是全人類的共同利益。一個失衡的地球是支撐不起現代文明大廈的。剛剛過去的20世紀是人類文明大發展的時期。在這100年中,科技上的進步、經濟上的發展、思想上的解放和藝術上的創新,都是人類智慧空前的展現,是以往幾千年都難以做到的。然而,事情還有另外一面,20世紀同樣見證了人類之間的相互殘殺,對自然的大規模破壞和大量的貧困、飢荒、疾病。21世紀人類文明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面臨空前的挑戰。只有實現了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睦,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人類文明才能持續發展。世界上任何一種文明都是在變革中發展進步的。中國古代的哲學經典《周易》提出“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思想。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卻不是一成不變的。
幾千年來,中華文明延續發展,雖然在近代曾經一度落後,但又能奮起圖強,大步前進,這不是偶然的。中華文明發展的基礎和內在動力,在於它的剛健自強,在於它的獨立意志,在於它的開放包容,在於它的維新變革。中華文明正是通過不斷變革而傳承下來併發揚光大的。斜陽西墜,橘紅色的光環中,炊煙繚繞在每一片屋頂的上空。帶着蒸的,煮的,炒的飯味,凝成一片香雲,不一會兒便布滿整個村莊。爾後,又慢慢的向四野擴散,給大地籠罩了一層馨香的薄紗,使一切都充滿了和平和安靜的氛圍。雞上窩了。畜進棚了。辛勞了一天的人們,很快鬆弛下來,滲透進這個永恆的世界里…… 一切是那麼和平,一切是那麼安靜。就是在這個小小的村莊里到處充滿了和諧的氣息。 晨曦 ——新一天的使者,她來了,驅散了黑夜,慈母般的降臨人間,輕輕地從東邊揭開了籠罩在大地的綾紗。然後又輕輕地喚醒了群山,喚醒了大地,喚醒了甜睡的生命,使天地萬象更新,一片光明。大地蘇醒了,那麼迷人,那麼柔媚。村莊里又熱鬧起來。飼養場里牛,馬,雞,鴨一起叫喚着,似乎要飼養員早點去餵食。在小溪旁出現了幾個小身影。
個個頭上帶着綠色的大荷葉,手裡拿着小鉤子,光着小腳丫,在河裡邊彎下身子尋啊找啊,試探着從一個個泥洞里釣鱔魚。每當一個夥伴釣上一條時,大家便歡呼雀躍起來。大家便在水中嬉戲起來。 炊煙繚繞,這好象是小孩子回家的信號。在水邊嬉戲的孩子,在田野玩耍的孩子,在果園裡穿梭的孩子都興高采烈地奔回了家,因為他們知道家中有可口的飯菜等着。吃完午飯急急忙忙跑了出來,叫喚着鄰居小朋友來家門口打彈子,打的一身泥回到了家。 月,一彎新月,帶着難以描繪的含羞掛上了深藍的天。天,好悠遠好悠遠,綴滿了星斗,像寶石,似珍珠,又似如瑪瑙,點綴着這明凈的夜。月色潤潤,星光盈盈。村莊的一切,早已沉浸在這月色中。村莊的人們在月光的陪伴下昏昏欲睡,小孩子的腦中早已沒有夜的黑暗,夜的恐懼,夜的一切一切。 清晨,大地剛從寧靜的夜中蘇醒,晨間的鳥囀在林梢間穿梭,在微涼的風中來去,像一首大自然間最動人的奏鳴曲,沒有語言,也毋須語言,就吹響出天地萬物間最樸素的旋律。 集市上同往常的一樣,鬧哄哄的:小販高聲吆喝的聲音;買菜賣菜的人們討價還價的聲音;小孩子們打鬧的聲音,無不洋溢着熱情,愉悅。最後,每個人都滿手收穫地回到家。 日中,是一天最暖和的時候了。女人們有的為不久將到的冬天而打毛線,有的圍坐在一起嘮嗑,吃手中一把把的瓜子,。可從她們的神情當中,不難看出她們都很快樂,不時可以聽到她們清脆的笑聲。剛休息了不會兒,女人們又忙起來了,從家中拿出一大盆衣服,三三兩兩地往河邊走去。這是她們每天的必修課,有些調皮的小孩在河邊玩耍,看到媽媽來了,都逃之夭夭,惟恐受到責罵。 黃昏時分,小路上熙熙攘攘,女人們靠在門框上,手中抱着玩耍歸來的孩子,家中的桌上瀰漫著飯菜的清香。 輕輕踏進月色里,沐浴在月色的銀輝中,清風送來陣陣涼爽,調節起了大自然的舞台。田園演奏家——蟋蟀,首先登台彈起了小曲;河邊的蚯蚓也跟着哼起了“嘀,嘀,嘀”老態龍鐘的青蛙放開渾厚的嗓子唱起了“啦啦啦”動物的歌聲讓夏夜熱鬧凡非。 斜陽西墜,橘紅色的光環中,炊煙繚繞在每一片屋頂的上空。帶着蒸的,煮的,炒的飯味,凝成一片香雲,不一會兒便布滿整個村莊。爾後,又慢慢的向四野擴散,給大地籠罩了一層馨香的薄紗,使一切都充滿了和平和安靜的氛圍。雞上窩了。畜進棚了。辛勞了一天的人們,很快鬆弛下來,滲透進這個永恆的世界里…… 一切是那麼和平,一切是那麼安靜。就是在這個小小的村莊里到處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共建美好家園 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潔凈的淡水和可耕作的土壤,已成為21世紀人類最為重要的戰略資源。
毋庸諱言,在人類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全球面臨的資源、環境問題也日益突出。近幾十年來,氣候變化、森林減少和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加劇,沙漠化擴展,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受到威脅。全球目前有65%的土地面積受到不同程度土地退化的影響,其中土壤侵蝕、沙漠化以及鹽漬化等是主要的發生形式。嚴重的水土流失直接導致環境惡化、地區貧困和社會落後,已經成為影響區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進入21世紀,我國水土保持面臨著嚴峻挑戰。全國有近200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需要治理,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惡化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我國的現代化、城市化、西部大開發以及人口的增長將對生態環境構成很大的壓力。一些地區由於水土流失,導致土地退化或沙化,土地資源更為短缺,人地矛盾十分突出。防治水土流失,保護水土資源,改善生態環境已經成為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讓我們攜起手來,防治水土流失,保護水土資源,改善生態環境,共建人類賴以生存的秀美家園.熱愛武鄉,共建美好家園花壇的土壤已經鬆開,搖曳的吊鐘花像雪一樣白;番紅花天得如火如荼,櫻草好奇地得意洋洋,淘汽的紫羅蘭故意在躲藏;任何一切,欣欣向榮。大地春回,萬物復蘇。 不知不覺中,幾個“無名英雄”向山西省武鄉縣的某一地帶灑下了“房子種子”, 我那家鄉荒涼貧瘠的地區“一夜之間” 便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瞧!那寶塔街,商品房幢幢拔地而起,隨着“十”字路口馬路兩旁不斷延伸,給人以順暢、自然之感;人行道上,給人以靜謐、安詳之感;那馬路邊參差不齊的“風景樹”,以及齊排的花花草草,綠意盎然,給人以清新、明朗之感,綠色的使者隨處可見。 這時,不知眾哪裡飄出了音樂,像天使在鼓翼,交織着千千萬萬各色的妙音,鑽進我的心裡,使它被一種永恆的至美充盈。我漫步街頭,滿心想把這家鄉的金山長街一覽無餘。 小 荷 作文網 走着走着,我不禁這樣想:寶塔街,是誰賦予它如此繁華的大街?撥灑那希望種子的人是誰?使我們家鄉那土地壯美地龜裂,竟會如此欣欣向榮的又是誰?那商品房,那安劾的馬路,那綠色的使者,使人感到親切,無比溫意。他那愛國愛鄉的精神與熱枕是多麼慷慨激昂!啊!那顆奉獻,深受着自己家鄉的心啊,無處不見?這愛國愛鄉的心,永恆!勝於源遠流長的任何大江湖海!不是嗎,豈止是寶塔街,我們還在着手建設迎賓街,太行街……,以徹底改變武鄉風貌。 “只要人人都有有一顆心,家鄉將變成美麗的宏偉藍圖。”是的,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僅憑几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我們應攜手共創美好家園,用彩筆描繪吧!大家應該共同擁有一顆永恆、慷慨的心。 我從內心深處,心靈深處敬仰你們,在這我不住吶喊:“永恆的時間無休止地領着你們大群巡行廣闊的天空。你們已經走完了許多旅程。請不要停下你閃豪邁的步伐! 讓我們跟隨你們新的腳步,邁讓我們來一起共建美好家園,實行“管住手,管住嘴,管住腳。”的三管住政策,把我們的家鄉——武鄉縣創建的更美好!進美好未來!” 在人類社會的歷史長河中,我們勇敢、智慧和勤勞的祖先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明。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文明有的成為了歷史,有的生生不息地一直延續下來,有的相互交融產生了新的文明。今天,人類文明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科技進步和經濟文化交往縮短了各種文明之間的距離。無論在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還是在北京的長安街,都可以看到不同服裝、不同膚色、不同母語的人們接踵而行。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人們的交往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密切,影響人們日常生活的因素已不再局限於某一種文化。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她賴以生存和延續的基礎。無論對中華民族還是對法蘭西民族來說,我們各自繼承和發揚的文化都是民族之根、國家之魂。文化多樣性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特徵。文化多樣性之於人類社會,就如同生物多樣性之於自然界一樣,是一種客觀現實。只有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才能使人類文明得以發展。如何才能使不同文明共存和發展,歸根到底在於“和”。這就是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睦,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站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高度上,我們應該把和平放在第一位。不同文明的國家之間有沒有可能和平相處?答案是肯定的。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上,有60多億人口,200多個國家,2500多個民族,6000多種語言,有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佛教和道教等多種宗教。正是這些不同文明的相互依存、相互交流、相互借鑒、相映生輝,才構成今天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中國自古就有以和為貴、和而不同、和實生物的思想。“以和為貴”就是說國家之間、民族之間、人與人之間要以團結互助、友好相處為最高境界;“和而不同”就是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既能容納不同的文明存在,又能保留自己的優秀文明傳統;“和實生物”就是說只有不同文明之間相互吸收借鑒,才能文物化新,推進文明的進步。“和”是中國文化傳統的基本精神,也是中華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國的唐代對外交流就非常活躍。世界上與唐朝交往的國家有七十多個。絲綢之路上和平的使團、商隊絡繹不絕。中國文化那時就傳播到了東羅馬帝國、阿拉伯國家,同時唐代的舞蹈、音樂、繪畫、食品、服裝、宗教也吸納了外來文化的精華,將中華文明推向一個新的高峰。人與人之間的和睦相處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誌,也是國家穩定的基礎。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說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說只要人們和睦相處,就什麼困難都能克服。要真正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和睦,就需要發展社會生產力,消除貧窮與落後,使人們過上富裕的生活;就需要實現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權;就需要提倡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們相互包容、相互尊重、與人為善、以鄰為伴。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前提。中國文化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所謂天人合一,包含着人與自然界相統一的意思。資源與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人類文明的發展從來就是依附於自然的。人可以認識自然,在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中謀生存、求發展,而不能破壞自然。有的古文明由興盛走向衰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自然界肆意開發和掠奪,最終導致自然對人類的懲罰,釀成了文明的悲劇。因此,關愛自然,善待自然,是全人類的共同利益。一個失衡的地球是支撐不起現代文明大廈的。剛剛過去的20世紀是人類文明大發展的時期。在這100年中,科技上的進步、經濟上的發展、思想上的解放和藝術上的創新,都是人類智慧空前的展現,是以往幾千年都難以做到的。然而,事情還有另外一面,20世紀同樣見證了人類之間的相互殘殺,對自然的大規模破壞和大量的貧困、飢荒、疾病。21世紀人類文明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面臨空前的挑戰。只有實現了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睦,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人類文明才能持續發展。世界上任何一種文明都是在變革中發展進步的。中國古代的哲學經典《周易》提出“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思想。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卻不是一成不變的。幾千年來,中華文明延續發展,雖然在近代曾經一度落後,但又能奮起圖強,大步前進,這不是偶然的。中華文明發展的基礎和內在動力,在於它的剛健自強,在於它的獨立意志,在於它的開放包容,在於它的維新變革。中華文明正是通過不斷變革而傳承下來併發揚光大的。 一直來,我對中國的傳統節日知道的不多。現在到處是外國節日充斥着市場,每到聖誕節、情人節甚至是萬聖節,都被大家炒得熱熱鬧鬧的,商家忙得不亦樂乎,我們的傳統節日反而被淡忘了。看了《我們的節日》一書,令我一番感嘆。書里詳細介紹了中國傳統節日的起源、習俗、趣聞佚事、詩詞佳句及節日暢想,使我對中國的傳統節日及傳統文化有了新的了解,我真正體會到了書正氣、揚美德、顯智慧、懲惡揚善的民族精神。隨着了解的不斷深入,我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為了我們祖國不斷繁榮昌盛,應該從小做起,從我做起,大家努力,共建和諧家園。在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和重陽這七個節日里,最吸引我的就要數春節了。春節是我國,最重要、最隆重,也是最熱鬧的民族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淵源流長,從古到今,留下了不少美麗的傳說。從除夕開始,我們就會放鞭炮、剪窗花、串親戚及除夕守歲,好不熱鬧。那時,大人還會發壓歲錢、包餃子、煮年糕……以圖吉祥。關於春節的傳說,真是數不勝數,令人回味無窮。春節期間,人與人之間友好相處,舉手投足都彬彬有禮;馬路上車來人往,井然有序,人們多了理性,少了急躁;家家戶戶喜氣橫溢,乾淨明亮。一切是那麼溫馨,那時的世界是那麼和諧、美好。如果日子每天都像“春節”樣過,“共建和諧家園”這個願望便不再遙遠。我們作為新世紀的主人,也要好好學習古人的愛國主義精神,從小努力,學好本領,共建和諧家園。在生活中,我也見過許許多多的好人好事。就像有一次雙休日的下午,我獨自走在大街上,忽然,看見一位騎車的小女生撞到了一位老爺爺。有許多人奔過來,搶着扶起老爺爺。那女生連忙向老爺爺道歉,而老爺爺也不追究,兩邊都沒發生爭執。一切是那麼和諧,美好,令我十分開心。因為大家都是這麼熱心的幫助別人,關心別人,人與人之間是那麼友好、親切。我們要創造一個和諧的社會,首先要做好自己,如果每個人都能由衷的熱愛自己的祖國、自己的家園,那麼我們才會有發自內心的、為每個人試着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性,為創建和諧家園行動,這個世界的明天一定會非常和諧、美好、安寧、強大!
熱愛偉大的祖國,建設美好家園 標籤:兩個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