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哲理散文>憂樂精神與愛國主義教育

憂樂精神與愛國主義教育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憂樂”精神與愛國主義教育 國至盛時,民至強時,河南省鄧州市委、市政府修復花洲書院。公元1046年北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鄧州知州范仲淹,曾於此寫下千古不朽名篇《岳陽樓記》,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主義精神,千百年來激蕩着無數華夏兒女愛國報國的拳拳赤子之心。 “神理不應從此盡,百年草樹至今青”,花洲書院以及誕生於其中的《岳陽樓記》,不正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傳統教育的絕好素材!無疑,修復花洲書院對喚起和塑造民族愛國主義精神,推動誠信社會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有着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憂樂精神就是愛國主義精神。我們知道,新的歷史時期,愛國主義教育的基本指導思想,必須以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和黨的十七大所治定的基本路線為指導,必須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有利於促進改革開放,必須有利於促進維護國家和民族榮譽、尊嚴、團結和利益,必須有利於促進祖國統一事業。范公把天下放在至高無上“先”的崇高境界,正是一種憂國憂民、國家利益至上的愛國主義精神。古往今來,也正是這種精神振奮着民族精神、增強着民族凝聚力、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並把人民群眾的愛國熱情引導和凝聚到祖國建設的偉大事業上來,引導和凝聚到為祖國的統一、繁榮和富強做貢獻上來。我們培養為振興中華的共同理想團結奮鬥的社會主義公民,沒有以“憂樂”精神為內涵的愛國主義精神教育,就失去了培養“四有”新人的重要精神基石。 蘊含著“憂樂”精神的花洲書院,是愛國主義傳統教育的基地。憂樂精神蘊含著極為豐富的愛國主義瑰寶。挖掘和利用范公以“天下憂”為先,甘“天下樂”於後的憂國報國思想,必然會豐富國民愛國主義教育內容。 二、憂樂精神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傳統教育的一個亮點。學習千古不朽名篇《岳陽樓記》,繼承其愛國主義精神,就要了解范公其人、了解《岳陽樓記》誕生的背景。 公元989年,范公生於蘇州吳縣,幼年喪父,隨母嫁朱姓,年近12歲寄讀於應天府醴泉寺,划粥斷韭,勤學苦讀,26歲中進士。當時宋夏戰火不息,強文弱武的北宋王朝,面對勇武善戰的党項族,常常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范公知延州后清野固守、增兵屯田、征討與招撫並舉,逐漸改變戰爭被動局面,形成對峙之勢,迫使西夏不得不向北宋王朝求和。公元1044年的宋夏和議,為此後宋夏人民和睦相處奠定了基礎。慶曆年間,升任副宰相、副樞密的范公,為改變國家“積貧”“積弱”的局面,於1043年9月推行新政。由於改革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阻撓和反對,范公被排擠出朝廷,知鄧州。范公“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進亦憂,退亦憂”,在鄧州興農桑、廣教化、孜孜民事、勵精圖治。此時,范公同榜進士滕子京由於支持新政,以慶陽帥謫守巴陵郡,求范公為重修岳陽樓作記。於是范公於1046年9月15日在鄧州花洲書院寫下飽含華夏民族偉大愛國主義精神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三、《岳陽樓記》、花洲書院的傳統文化內涵,是愛國主義傳統教育的寶貴資源。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內容。《岳陽樓記》是散文史上的一顆珍珠,富含民族文化底蘊的花洲書院是寶貴的文化史跡,並將是豫西南旅遊鏈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岳陽樓記》以事帶景,由景生情,情景交融,由情入議,點明宗旨,文章環環相扣,層層蓄勢,氣象宏偉。句法駢散結合,語言凝練,節奏鮮明,音調鏗鏘,意境優美,意趣無窮。修復后的花洲書院,源於歷史,高於歷史,書院和園林輝映,南北建築風格爭艷,融神奇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人文景觀為一體,共同組成完美的中國典型園林,成為中華神州大地上的文化史跡瑰寶,其文化氣息濃郁、傳統文化氛圍濃厚。范公在鄧州這筆豐富的文化遺產,是今天愛國主義教育的珍貴資源。 復花洲書院意義重多。本文就愛國主義教育而論,無非是窺斑之意。淺薄言論,誠望見教於方家。 自評:多次觀臨花洲書院,其文化氛圍讓人思緒飛揚。思接遠古,暢想未來,愛國主義是民族永恆的主題,久思成文,一教書匠之感慨也!



憂樂精神與愛國主義教育 標籤:會議精神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教育的智慧 愛的教育 三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