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油茶與茶包子的作坊工藝
幼時,見過路的藏民馬幫在路邊休息。
兩藏民從皮口袋中拿出中間系有許多皮條的牛皮繩,綳直並把綑在兩頭的鐵稈釘入土裡,從馬背上卸下馱子,再把每匹馬的一條前腳拴在牛皮繩的皮條上,在馬頭上套個裝着飼料的皮口袋,馬就吃起飼料來了。
其他的藏民則在埋鍋造飯,用手放鬆和擠壓皮火筒,向燃燒的樹枝鼓風,燒沸銅鍋里的水,藏民拿出一大塊磚茶,揪下半拳頭大的一塊,放入銅鍋的水中,再煮沸一會兒,濾去茶葉。傾入特製的已裝入約二兩酥油的長約3尺、直徑約5寸的木質酥油筒內,然後把像拉風箱一樣,把酥油筒的連有活塞的連桿反覆拉出、回入酥油筒數分鐘后,從酥油筒倒在銅盆里的液體,就是已乳化的白中微黃的酥油茶了。
藏民們坐於盛酥油茶的銅鍋周圍,取出用銀子鑲嵌成精美圖案的小木碗,盛滿酥油茶,喝了數口后,就把約一兩重的糌粑放入木碗中,用食指將糌粑與酥油茶混勻,用手捏成團,一邊捏着,一邊便吃起來,吃一口又用大拇指壓一下手捏着的糌粑團,以防有碎屑掉下。一邊吃糌粑團,一邊又盛了酥油茶喝,吃完糌粑團,再喝點酥油茶,這餐飯便吃完了。
這酥油茶,高寒藏區的藏民是必需吃的,酥油茶只有用磚茶才能乳化成的,而這磚茶,必須用雅州(即今之四川雅安)一帶特種的粗茶製作、裝入竹片編織袋(俗稱茶包子)中,運進藏區的。
記憶中,這茶包子的作坊製作工藝不複雜,但費力費時。
磚茶原料——特種於雅州一帶的粗茶。那時,這茶樹多成行的栽種於莊稼地邊,無成片的茶園,春末夏初,農民把新長出的帶葉的粗茶枝條割下,賣與制茶包子的作坊主。作坊的茶工們用手從枝條梢到根擼下茶葉,雖說是全葉粗茶,有的葉長近2寸,但全是當年新葉新枝,且不含農藥,乾淨、清香。
擼去茶葉的枝條幹后就當柴燒了(一些貪心的作坊主還叫茶工們將枝條嫩尖用鍘刀鍘成寸許長,和入茶葉內)。
工人們將擼下的茶葉裝入大木甑內,蒸熱,用小釘鈀撈於撮箕內,倒於麻布袋中(一麻袋約裝3撮箕茶葉),扎了口,拋向斜面一丈多高的、可供兩人并行的木製坡板上,由兩個工人手抓坡板兩面的護欄,從上面用腳輪換着踩布袋(裝在口袋中的茶葉的溫度是極高的,滾至坡板下沿時仍然很燙,工人們全是赤腳踩茶,卻很少聽見誰被燙傷,大約是長期踩茶,腳底已結了很厚老螢的原故吧),讓布袋翻滾着從滑扳上緩慢滾至坡板下沿,然後再拋上去,再踩下來,直到茶葉涼了,又再上甑蒸熱,再裝入布袋,再上坡板踩。這樣重複多次,才從布袋中倒出,於太陽下晒乾或陰乾備用。
待到所有的生茶葉都蒸制完了,就開始打包了,先將一定量的茶葉用甑再蒸熱,倒入木製制包模具中的、用與茶包子相同形態的、棒頭箍有鐵圈的質硬木棒使勁地杵多次,然後放入一竹篾片制的隔板,再倒入蒸熱的制好的粗茶,再杵,再加隔板,再倒入蒸熱的制好的粗茶,再重複操作……。然後打開模具,取出杵成一塊一塊約八、九寸長的長方體的磚茶,陰乾備用。
最後一道工序是將磚茶用清張紙(土法制的質量較好的一種白紙)包好,貼上印有藏文的商標與說明,再放入已在木製制包模具中擴展成磚茶形態的長條狀竹篾片編織袋內,每個編織袋裝有五塊磚茶,把袋口竹片編織封口,用篾條從頭到底和中間綑紮數次,茶包寫上茶坊名,這茶包子的製作工序便完成了。就可發給“背腳(背茶包的背夫)”背到打箭爐(康定縣土名)了。
這種作坊工藝,持續到解放初,後來,國營的茶廠替代了作坊,並採用機制磚茶,工藝先進,製作磚茶快且質優,這作坊制磚茶工藝也就退而作古了。
酥油茶與茶包子的作坊工藝 標籤:做懂孩子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