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寫物散文>彝家的油茶

彝家的油茶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說起喝茶,從茶葉、茶具到沖茶的水和沖茶的技巧,網絡、媒體、書報多有介紹,挺專業的。我輩只有看、學的份,看、學都還忙不過來。就別提說的資格啦。

  可提起前些年彝家的喝茶,與漢族人喝茶,那就是兩碼事了。

  那時,我常進出彝家,彝族社員親切地稱我是“他們的人”。

  住房寬敞的彝家,從大門進去,“客廳”——即有火塘的那間屋,是在堂屋左側,堂屋左側的土牆開了兩個門,右邊的門是主人家進出的,客人只能從左邊的門進去,在火塘周圍的地上,鋪着竹籬笆,放着坐人的草編成的園凳。當家的主人坐位正對土牆處,本家坐右側,客人坐左側。坐下后,主人便開始遞煙、敬茶了。住房較窄的人戶,火塘的那間屋很小,也沒有兩門進出的講究了。

  火塘里燃着柴火,火上一個掛鈎上煨着燒開水或燉肉的鼎鍋,火塘里有放鐵鍋做飯的三腳架,火塘里煨着一個小砂罐,裡面熬着本文要說的、做油茶的茶水。

  倘是一般的客人,主人就往早就煨着的、不知傾出了多少次茶汁的茶罐里加點水和鹽,煨開,然後倒在小茶杯里就敬客了。

  倘是貴客,那就不這樣了,首先把罐內的剩茶倒掉,當著客人的面重新放入茶葉,加入水和鹽,那時節用三級花茶就很不錯了。茶葉放得夠多的了,煨好后要佔大半罐。

  罐內茶水在火塘邊煨開后,還要繼續煨十餘分鐘。主人從客廳內掛着的、過年殺豬時特意留下的邊油上削下一塊,用鐵瓢在火上熬出油后,才把茶汁倒入小茶杯內,然後把熬出的豬油淋下去,發出“茲、茲”的響聲,這油茶便做成了。

  主人恭敬的用雙手把茶杯遞給客人,一面用半彝半漢的話說:“莫里巴沙(我想,大約是請別見怪,做得不好的意思),T醫生,請喝點茶!”。

  我第一次喝這油茶的時候沒經驗,那滾燙的豬油浮在茶水上面,把我燙得說不出的難受,而且喝了一口是豬油,喝第二口還是豬油,原來一杯油茶中,半杯都是豬油,而下面的半杯茶卻又咸又苦又澀,我喝完了主人敬的三杯茶,就像吃了一大塊肥肉那麼膩。而且那晚,我在那彝族社員家睡覺,睜着眼翻來覆去了一夜,那膩、咸、苦、澀的三杯茶啊,勝過了0。2克咖啡因!

  講究一點的彝族社員家的油茶又不同了,油茶是在廚房的灶上熬制出來的,加了許多作料,每個客人盛上一小碗,油茶麵上浮了一層剛放入的油炸麵粉果子,吃起來又香又脆,這油茶汁味與廣東人煲的湯相仿,還略帶甜味,茶味也不很濃。但做這油茶的人戶極少,我也只在公社的彝族副書記家喝過,亦不知是否真是彝家的另一種油茶,況主人家亦有廚房,不能親見其油茶熬制過程,出於禮貌,亦不便訊問,其製作過程及用料就不得而知了。

  上世紀八十年初,我離開彝鄉時,彝族同胞多已告別了睡竹籬笆地鋪的歷史,有了木床和舒適的新被褥,也有了廚房。但火塘、鼎鍋、三角架和喝油茶的風俗依舊繼續着……

  我已多年未再到彝鄉了。但這油茶、玉米面醪糟,和那一張張純樸的彝族朋友的笑臉一樣,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永遠地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