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寫景散文>牽記周庄

牽記周庄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牽 記 周 庄

  劍谷

  倏忽之間已有整整二十年沒有去周庄了。其實,如今交通發達,從我所在的城市到那裡只需兩個多小時的車程,而且,這些年來周庄的朋友不時來電、捎信,熱誠邀請我去做客、聚舊,我也曾經真的作好了前往的準備,可是陰錯陽差的結果,至今也未能成行。2000年10月初,我原本說好了要去的,可是那年稍晚我將參加高級職稱考試,由於心裡沒底居然臨時改變主意把全身心投入備考,後來考試總算通過了,而我的周庄之旅卻也泡湯了。

  有時甚至連自己也覺得難以置信,一線相連的周庄、上海竟然成了咫尺天涯。公事纏身,生活匆忙,還有功名的追求等等,難道都可以成為時間短缺的理由、不可逾越的鴻溝嗎?在向朋友表示歉意及自責的同時,我這樣地捫心自問。 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沒有也不會淡忘周庄,沒有也不會淡忘周庄的朋友,正像他們沒有忘記我一樣。我對周庄始終存有一份深深的牽挂。往昔走進周庄的情景至今依然歷歷在目。

  初去周庄,是在1975年的春末夏初。此前不久,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我認識了周庄中學的陳偉元、張英老師以及下鄉知青冬元、楊弟等幾位周庄朋友,許是前世有緣吧,我與他們一見如故,特別投緣。兩位老師向我發出邀請,真誠地歡迎我到周庄去白相。

  那時的周庄,對我來說既是陌生的,也是新奇的。她就像停泊在寧靜港灣里的一隻小船,隨時等候着來自東方臨近省(市)的一位旅人。

  沒有七月的酷熱,也沒有纏綿的春雨。蔚藍的天色,宜人的氣溫,和煦的清風,使我的首次周庄之旅顯得格外的愜意,而且充滿着那時特有的“水鄉”特色。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從我所在的滬郊青浦到周庄不通公路,惟一的“公交”工具便是輪船。我在朱家角輪船碼頭乘上了一艘開往周庄方向的小客輪。輪船辟波斬浪,沿着寬闊的漕港河,穿過浩瀚的澱山湖,再七拐八彎的在鄉野的小河上逶迤而行,前後一共大約化了近三個小時。客輪終於在一個圩角上停靠,原來輪船並不直通周庄,上岸后還需要步行約一刻鐘晨光。好在陳、張兩位老師等周庄朋友已經在岸上熱情迎候。彼此一別數月,再得相見。有朋自“東”方來,不亦樂乎?朋友的臉上滿面春風。

  一條鄉間小路彎彎曲曲卻並不漫長,它把我們由廣闊的鄉野引向前方的古鎮。朋友指着南邊草木扶蘇、濃濃綠蔭蔭之中的一個“目標”說道:快了,快了,周庄馬上就要到了。

  真的,就像一位攏起了縷縷青絲的亭亭少女,周庄漸漸地收起了神秘的面紗,一步一步地向我走來。近了,近了,古鎮的輪廓出來了,由粉磚黛瓦、黑白分明的民居為主體的古鎮建築群由小到大、由“暗”到明地顯現出周庄的英姿和風采。正是向晚時分,我們跨過鎮邊的一座小石橋,進入東頭一幢民居的一條長長的弄堂。起初在入口處還可以看到兩邊班駁的牆壁,老舊的木柱,可是由於弄堂太深了,太窄了,漸漸的就什麼也看不到了,朋友叮囑我小心碰撞,我呼吸着縈繞在弄堂深處的陳年隔宿的空氣,彷彿在穿越千年的時光隧道,亦步亦趨地跟着朋友走向通往石板街的出口。小心翼翼地終於走出弄堂了,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頓時油然而生,彷彿從“明清”時代走進了20世紀。

  這裡的街頭靜悄悄。一幢幢緊緊相連的民居大多關着門,為數不多的商店也陸續打烊了。大街上很少有行人來往,映入眼帘的除了沉澱着千年雨漬的的青石板,就是兩邊飽經風霜的褪色的陳舊門窗。不大的鎮區里,星星點點地散落着大小不一的古橋,在落日餘輝映照下顯得格外蒼勁古樸。石橋下面則悄無聲息地流淌着清清的小河。如此寧靜幽雅的古鎮,不由得使人聯想起陶淵明筆下“世外桃源”的意境。共2頁,當前第1頁1(作者:劍谷)

  陳老師一家就在離富安橋不遠的一撞帶庭院的獨立的老宅里,門前的小河邊緊連着一隻河埠。走進園子,只見底層往裡正面是客堂間,左側是一間小廂房。樓上則是卧室。整個住宅乾淨整潔,清靜別緻。雖是初次在周庄相會,我和陳老師一家卻沒有一點“生份”的感覺,就像同在一個鎮上生活多年的好鄰居。那時我是一個窮知青,去做客時也拿不出什麼像樣的東西,而他們全家卻毫不在乎,雖然當時的工資水平普遍不高,可是他們卻極其隆重而真誠地款待我,使我食宿無憂,盡享江南人家精心製作的佳肴與一片真情。

  在陳老師家度過了一個安寧舒心的夜晚。次日起得較遲。用過早餐,陳老師、張老師等便領着我到鎮上領略古鎮風光。當時張廳、沈廳尚未修繕開放,熱情好客的陳老師通過“關係”讓我先睹為快,雖然這兩處景點看起來有點破舊不堪的樣子,可是我相信也許它們比日後“整容”過的廳堂更接近歷史的原狀。

  走過一條條老街,跨過一條條小河,自然也見識了一座座古橋。在周庄眾多的古橋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當數“雙橋”。陳老師特意把我領到銀子浜旁,指着縱橫相連的兩座古橋告訴我,那是建於明代的“鑰匙橋”。江南的古橋我見得多了,但是如此構思獨特、形態優美、狀似古代鑰匙形的古橋,卻還是頭一回看到。

  周庄之美,在於寧靜,在於質樸,在於本真。在此後的十多年裡,我一次又一次來到周庄,一遍又一遍地徜徉在周庄的每一條古巷,聆聽周庄之水流淌的清音。也一次又一次地感受着周庄朋友的那份熱誠與寬厚。我的周庄朋友漸漸多了起來,其中就有當時的鎮文化站站長(後來擔任周庄鎮鎮長)的庄春地先生。周庄近乎原生態的景緻,處處散發著“小橋流水人家”的意韻。我感受着周庄那震憾人心的水鄉經典之美,同時也深深地感念着周庄人那一份淳厚的情意。我牽挂着周庄,也牽挂着周庄的各位朋友。

  2006年9月25日星期一 21時24分

  共2頁,當前第2頁2(作者:劍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