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寫景散文>游普陀山

游普陀山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普陀山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它雄峙於杭州灣以東100公里的蓮花洋中,與世界著名漁港沈家門隔海相望,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國家首批重點風景名勝區,面積11.8平方公里。因海上有仙山,山中藏佛,虛無縹渺,似蒼龍卧海,被稱之“海天佛國”。它神奇、神聖、神秘,令無數香客遊人為之傾倒,為之神往。

  8月17日,也是到達華東的第二天。天空清朗明靜,天氣柔和涼爽。我們不顧前天的公務活動和參觀的疲勞,7:00在紹興咸亨酒店用完早餐后,驅車取道杭甬高速,9:50到達寧波大榭港客運碼頭,改乘“翔鴻”號快艇,經過1個多小時,渡過煙波浩渺的蓮花洋登上普陀山新港客運碼頭,開始普陀山“慧濟禪寺——普濟寺——西天景區”一日游。

  山當曲處妙藏寺

  我們首先前往位於普陀山海拔299.1米雲霧山中的慧濟禪寺。跟隨着導遊,從高大雄偉的進山門來到景區客運車場,坐上景區旅遊區間車沿着彎彎曲曲、跌宕起伏的景區公路,經過17分鐘來到普陀山索道,轉乘索道纜車凌空飛渡雲海綠濤之中。下了纜車,沿着綠樹掩映的小道再走幾分鐘,到了普陀山山頂。轉一彎,有一“同登彼岸”牌坊。穿過牌坊,順着兩邊砌有石牆的深幽古石小道拾級走到盡頭便是慧濟禪寺。

  慧濟禪寺俗稱佛頂山。原為一石亭,供佛其中,明代僧慧圓創慧濟庵,至清乾隆五十八年始建圓通殿、玉泉殿、大悲樓等,擴庵為寺。光緒三十三年由文正和尚鳩工增擴,遂成巨剎。

  慧濟禪寺隱於翠綠岩林,倚山市而建,琉璃瓦蓋頂,飛檐翹角,頗具江南園林特色,莊嚴而又十分氣派。整個寺廟殿堂樓閣145間,大雄寶殿正中供奉釋迦牟尼及二弟子佛像,是普陀山寺廟中主殿不供奉觀音而供奉佛祖唯一的一座寺廟。1989年建成的觀音殿,四壁鑲嵌着132尊線刻觀音像,它彙集了唐宋元明清五朝名家的傑作。

  從慧濟禪寺的“天王殿”進入“大雄寶殿”,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幅 “佛光普照”的奇景。遊人如織,摩肩接踵,燭火輝煌,燭光普照,香煙燎繞,誦經禮佛,信眾求拜,天像顯祥。導遊給我們介紹,普陀山慧濟禪寺與普濟寺、法雨寺為普陀山三大寺,整個普陀山還有88庵、128茅蓮、4000餘僧侶,史稱“震旦第一佛國”。每年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誕辰日、六月十九觀普得道日、九月十九觀音出家日,香火更旺,四方信眾聚緣佛國,人人阿彌陀佛,盛況空前,令人嘆為觀止。

  游完慧濟禪寺,在普陀山橫街的一家酒店就午餐后,前往普濟寺。普濟寺位於普陀山白華頂南、嶺鷲峰下。導遊介紹,普濟寺又稱前寺,前身是“不肯去觀音院”。大唐中年間(847—859年),日僧慧鍔在五台山請觀音像歸國,因風阻上岸,與山民張氏在此建院供奉觀音。梁貞明年間(915—920年)擴建為寺。宋代改建並先後賜名“五台圓光寺”和“寶陀觀音寺”。宋嘉定七年(1214年)皇帝御書“圓通寶殿”匾額,定為專供觀音的道場。明洪武十九年(1421年)朱元璋實行海禁毀寺。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重建。明孝宗嘉靖年間(1522—1566年),普陀山寺院再次被毀。明神宗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朝廷撥款重建寶陀觀音寺於靈鷲峰下,並賜額“護國永壽普陀禪寺”。清康熙八年(1669年)荷蘭殖民者入侵,寺院被洗劫一空。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齎金修建並賜額“普濟群靈”,始稱“普濟禪寺”。雍正九年(1731)再度擴建。

  普濟寺的海印池前有一個四柱三門、高約20米的石牌坊,柱上橫楣雕刻有精緻的雲綾和石葫蘆,坊內北側樹石碑一塊,上書“文武官員軍民人等到此下馬”,以示對觀音菩薩的崇敬。

  走過石碑坊,就是海印池。海印池也叫“放生池”,原是佛家信徒在此放生之池塘,后植蓮花,也稱“蓮花池”。海印池呈長方形,佔地面積15畝,建於明代。池周圍設有古色古香石雕欄。池上築有三座橋,中間一座橋面平闊,故稱平橋。平橋上有湖心亭,也叫八角亭、定香亭。平橋北接普濟寺正門,西銜御石亭,建於清雍正九(1731年)年,中豎雍正題書的丈六白玉碑一方,高3米、寬1.5米,碑文記載普陀山歷史,碑額上雕龍栩栩如生,書法遒勁剛健,石刻精美,被稱“雙絕”。東邊一座橋為東橋,叫永壽橋,又稱蓮花橋,長40米,寬7.5米,高6米,系明歷三十四年(1606年)太監張隨所建。橋上石欄柱頭,刻有獅子40座,橋前有菩薩牆影壁,上書“觀自在菩薩”5個字,字高5尺,牆旁刻有《心經》:“海上有山多聖賢,眾寶所成極清凈;勇猛丈夫觀自在,為度眾生住此山。”西邊一座橋為長堍拱橋,也叫瑤池橋,喻光明潔白,由方石壘成,四隅鏤有龍首,逢雨水從龍嘴噴出,飄灑輕盈,似裊裊輕煙。共3頁,當前第1頁1 文/處世哲學

  海印池三面環山,四周古樟參天,楊柳依依,池水為山泉所積,晶瑩剔透,池中荷葉田田,荷花亭立,婀娜多姿,絢麗迷人。勝步其中,如履波間,心曠神怡。夏日月夜到此,或風靜天高,朗月映池;或清風徐徐,荷香襲人,一番良辰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此景為普陀山十二勝景之一的 “蓮花印月”。

  走過海印池平橋便是普濟寺。普濟寺規模宏大,建築雄偉,佔地面積37000多平方米,共有10殿、12樓、7堂、7軒計231間,建築面積11400平方米。全寺共6進殿堂,自南向北貫串在一條中軸線上。平橋正對面為普濟寺的山門,面寬5間,平時關閉,僧人遊客從東門入西門出。山門內有明萬、清康熙時御碑三塊,山門東側是鐘樓,內懸大銅鐘一口,西側為鼓樓,每天清晨撞鐘,傍晚擊鼓,也是我們所說的“晨鐘暮鼓”。

  天王殿,亦稱金剛殿,面寬5間,進深4間。進門有一尊彌勒菩薩塑像,一手拿一布袋,意為彌勒菩薩能將世人一切苦難裝入袋中,保平安富貴。佛像兩旁有對聯一副:“慈顏含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腹可容容世間難容之事”,以規勸人們慈悲大度,樂觀為懷。彌勒菩薩後面是韋馱菩薩手持寶杵,兩旁有四大天王,各自手持法器,正在護衛法門。

  從天王殿來到主殿大圓通殿。大圓通殿殿堂宏大巍峨壯觀。殿面寬7間,進深6間,黃琉璃瓦頂,九踩斗拱,門心板雕二龍戲珠。大殿可容數千人。殿前有平台,四周有石雕欄板,石中有銅鼎爐,高約4米,殿內正中端坐高達8.8米的觀音菩薩,身邊站着善財良女。東西兩壁各有16尊形態各異的菩薩,稱觀音三十二應身,中間供奉有33身觀音佛身。主殿西房建有配殿,東首為文殊殿,西首為普賢殿,兩側迴廊是羅漢堂,共塑羅漢18尊。

  法堂。面寬5間,樓下是法堂,樓上為藏經樓,收藏經書萬卷,兩側有配殿,東首為普門殿,西首為地藏殿。再東西兩側為客堂,是接待香客和外來僧人以及接洽佛事之用。

  在普濟寺東南、海印池旁立有普陀山“多寶塔”,是普陀山最古老的建築,與“普陀鵝耳櫪”、“楊枝觀音碑”合稱普陀三寶。元元統年間(1333—1334年),普陀山僧孚中托缽江南,見姑蘇盛產美石,便立志建塔。塔全用太湖石砌成,呈方形,共六層,高32米,取《法華經》“多寶佛塔”之義定名。第二層之蟋龍柱,體態雄健,紋飾線條流暢。上面三層,塔身每面鐫有佛像一尊。此為普陀十二景之一的“寶塔聞鍾”。可遺憾的是多寶塔尚在維修之中,我們看到的是大概的外型結構。

  古樹奇石更添普陀秀色

  從普濟寺出來,沿着長達1.5公里的西天景區區間路拾級而上,我們來到了“千年古樟樹”。如果說普濟寺內的600餘年古樟樹使你嘆為觀止,那麼西天景區內的千年古樟更令你震驚。千年古樟長在山崖上,南臨深谷,高大挺拔,樹枝鋪展,茂盛雄偉,十分氣派。千年古樟為普陀山之最。導遊介紹,普陀山被譽為“第一人間清凈地”,除了山上有寺塔崖刻、梵音濤聲之外,還在於山上樹林豐茂,古樟遍野,鳥語花香,素稱“海島植物園”。全山共有百年以上樹木66種、1221株。不僅有千年古樟,還有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普陀鵝耳櫪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繼續前行,便是“心字石”景點。“心字石”位干西天門的下方,是順山而卧的斜石,圓渾平滑,面積300平方米,中間鐫刻一巨大的“心”字。字長5米,寬7米,周長近50米,中心一點可容8—9人同坐,整個心字可容近百人打坐,為普陀山最大的刻石文字,題刻於清末民初。相傳觀音菩薩在此說《心經》。有《心字石》詩云:“海山勝跡在西天,一字紅心耀眼光”。心字石右上方約5米處的小谷間有一石向外伸展,隱現於草莽荊棘之間,其狀酷如蛇頭。距此石不遠處的西天門西側又有一石,形似蛤蟆,翹首向蛇,坦然自若。傳說有一蟒蛇精經觀音菩薩指點而得道。一天,觀音菩薩在蛇背上放一蛤蟆,以試蛇心,可那蛇絲毫不動。這便是“佛試蛇心”故事的由來,後來有人便在蛇首右左下角斜坡巨石上刻了一個巨大的“心”字,可謂神奇又妙趣橫生。共3頁,當前第2頁2 文/處世哲學

  二龜聽法石位於磐陀石西五十三參石下端的崖石上。一龜蹲踞崖頂,一龜緣石直上,形態傳神,令人驚嘆。相傳兩龜受龍王之命前來探聽觀音菩薩說法,因聽之入迷,誤了歸期,遂化成石。在二龜聽法石上端有五十三參石,大者側立百尺,小者相累如卵。五十三參石參差錯列,隨着視角的不同其色相各異。普陀山多奇石,而五十三參石是普陀山奇石薈萃之處。元詩《游補陀》云:“澗草岩花多瑞氣,石林水府隔塵寰”。

  在梅岑峰東南山崗,從梅福庵西行約100米處是磐陀石。磐陀石由上下兩巨石相疊而成,下塊底闊頂尖,周長約20餘米,中間凸處將上石托住,稱為磐;上塊上平底尖,高達3米,寬近7米,呈菱形,稱為陀。上下兩塊石接縫處間隙如線,睨之通明,象接未接,似乎一石懸空於另一石之上。兩石險如滾卵,安穩如磐。遊人至此,嘆為奇觀。磐陀石相傳是觀音大士說法之處。石上刻有明代抗倭大將侯繼高題書“磐陀石”3個大字,蒼勁有力。磐陀石旁有“金剛石”、“大士說法處”、“天下第一奇石”等題刻。“磐陀夕照”為普陀山十二勝景之一。傍晚時分,登石遠眺,極目千里,磐陀夕照抹殘紅,蔚為壯觀。

  離開普陀山,站在回寧波的“舟鷹”5號快艇的甲板上,似乎心藏佛心,靈魂凈化,超塵脫俗,換了人間。

  (寫於2006年9月13日)

  共3頁,當前第3頁3 文/處世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