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現代散文>閑話“忽悠及其歷史淵源”

閑話“忽悠及其歷史淵源”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閑話“忽悠及其歷史淵源”

  陳宣章

  《現代漢語詞典》中,“忽悠”:<;方言>;<;動詞>;:晃動。其實,其含義深廣。

  這個方言詞,經趙本山、范偉和高秀敏的《賣拐》走紅之後,在全國廣泛使用,其含義變成:讓人陷於一種飄飄忽忽、神志不清、基本喪失判斷力的狀態。“忽悠”既可作動詞,意思是“坑蒙拐騙,誘人上當”;也可作名詞,指實施這種欺騙行為的人。日常生活中,人們把類似這些江湖醫生的一般欺騙性的言行統稱“忽悠”。趙大忽悠名言:“我能把正的忽悠斜了,能把蔫的忽悠謔了,能把尖人忽悠囁了,能把小兩口過的挺好,我給他忽悠分別了。今天賣拐,一雙好腿我能給他忽悠瘸了!”

  小品《賣拐》諷刺了在經濟轉型過程中,一些江湖醫生和不正規的醫療單位利用國家在廣告管理方面的漏洞,抓住老百姓關心自身健康、生怕有病的心理,故意誇大某種疾病或者所謂“亞健康”狀態的嚴重性,誘導人們接受其醫療服務或者購買其藥品的行為。

  有人說:“忽悠”的本字是“胡誘”,即胡亂誘導,利用語言巧設陷阱,引人上鉤,叫人上當。“忽悠”的本質是“不擇手段坑蒙拐騙”,但是與“詐騙”相比,好像溫和一些,具有一些調侃玩笑的含義。人們對詐騙犯的態度是痛恨,但對忽悠者的態度往往是一笑了之。語言很多並非有任何意義,只是約定俗成的東西。“忽悠”還有深廣的含義:吹牛、煽動、慫恿、勸說、鼓動、戲虐、耍戲、戲弄以及夸夸其談、嘩眾取寵又不真實等等。

  有人說,“忽悠”古已有之。《莊子·內篇·應帝王第七》:“南海之帝為攸,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攸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攸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忽和攸以自己的小聰明,反而弄巧成拙。因此,“忽攸”古義是:取其敏捷有為之意,卻違反自然之道。“攸”是“悠”的本字,古代“攸”、“悠”通用。

  據我查:“南海之帝為儵”,儵即倐、倏,音shu,與攸不同。“倏”,走也;本義:犬疾行。作形容詞釋義:極快地,例如:倏易、倏霍、倏閃;作副詞釋義:忽然,例如:倏忽、倏然、倏已半年。“攸”,音you,助詞,釋義:所。“悠”,音you,形容詞為久、遠;閑適、閑散。動詞為盪。“悠忽”,形容悠閑懶散。古代,“倏”為“從犬,攸聲”。

  假如倏、悠混用,忽和攸是好心辦壞事,就令人生疑:“南海之帝為攸,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中國源於古代天下的“中心”,即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的中原河洛地帶。爭奪天下為“逐鹿中原”。《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忽和攸把中央之帝渾沌弄死,莫非謀害?人心隔肚皮,也許忽和攸各懷鬼胎。所以,把“好心”撇開,只看後果,忽和攸甜言蜜語把渾沌“忽悠”死了。

  “忽悠”有三要素:忽悠者、被忽悠者和忽悠技巧(尤其是巧舌如簧)。忽悠的關鍵是被忽悠者本身。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忽悠者就是投其所好。古今中外,臣子忽悠皇帝、下級忽悠上級、百姓忽悠官府、行賄者忽悠權勢……甚至兒子忽悠老子、妻子忽悠丈夫,枚不勝舉。但是,忽悠者明確告訴被忽悠者,後果是取你的財產和生命,被忽悠者仍然心甘情願地被忽悠,確實罕見。

  有一篇小說,一個絕代佳人有兩手絕活:高超廚藝和床上功夫。她嫁了幾個億萬富翁,都被她“忽悠”進了天堂,而且是婚後不久。一個著名偵探懷疑是謀殺,調查無據,就直接面談。絕代佳人供認不諱,談了任何用美味佳肴把富翁吃成“三高”一低(低智商),任何用床上功夫把富翁搞成晝夜翻滾,終於富翁在絕度享樂中高高興興進了天堂。小說結尾:偵探跪下求婚。這大概是天下第一“忽悠高手”。

  從忽悠技巧研究,巧舌如簧、甜言蜜語者常常偷換概念。春秋時鄭莊公就是一例。鄭莊公寤生是鄭武公的大兒子。武公死,他繼位。但是其老媽武姜喜歡二兒子叔段,就與叔段謀划裡應外合篡位。鄭莊公平定叛亂,叔段自殺身亡。老媽武姜沒自殺,鄭莊公也拿她沒辦法,憤怒地說:“把她攆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於是,武姜被流放到偏遠的郊區。

  後來,鄭莊公就後悔了,究竟是自己的親媽。古人標榜“以孝治天下”,萬一被人編成歌謠,塞到詩經里,還不得遺臭萬年?於是,鄭莊公有事沒事就掉幾滴淚,唉聲嘆氣。大夫潁考叔挖了一個地道,泉水汩汩而出,取名“黃泉”,就安排鄭莊公與武姜在“黃泉”見面。這就是後世聞名的“黃泉相會”。《古文觀止》評論:“君子曰: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庄公。”這就是偷換了“黃泉”的概念,“忽悠”得皆大歡喜。

  秦始皇統一六國后,深居簡出,大搞個人崇拜,不讓臣子見到自己。誰也不知道他到底在什麼地方。一天,他看到丞相李斯的車隊浩浩蕩蕩飛馳而過,煙塵飛揚,旌旗遮天,很不高興。秦始皇還沒來得及發飆,第二天情勢大變,李斯的車隊偃旗息鼓,寥寥幾輛車悄悄順着街邊開溜,就像一條夾着尾巴的狗!如果沒有前一天的所見,李斯“忽悠”得可以。現在秦始皇知道貼身侍衛中有李斯的耳目,李斯也不是個省油的燈!還好,秦始皇沒有多久就死了。否則,不勞秦二世和趙高動手,李斯早就被五馬分屍了。

  有一天,唐太宗李世民讚美一棵樹:“此乃嘉樹!”權臣宇文士及隨聲附和。李世民責備他:“魏徵常勸我遠佞人,不識佞人是誰,至今知道了。”此話一出,大家都震驚。宇文士及卻神態從容地說:“南衙群臣面折廷爭,陛下不得舉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將順,雖貴為天子,亦何聊?”宇文士及偷換了概念,把唐太宗“忽悠”得轉怒為喜。宇文士及明白,主宰自己命運的只卻有唐太宗一人,只要把他忽悠住,自己不愁宰相位置呆得長久。

  武則天廢掉唐中宗李顯后正式臨朝稱制,侄子武承嗣深知其有當皇帝的野心,於是請人在一塊白玉上鑿“聖母臨水(明抄本“水”作“人”),永昌帝業”八個字,說是在洛水之中發現,獻給了武則天。武則天得到此石,心領神會,稱此石為“寶圖”,下詔稱:“拜時治神(水);朕受‘寶圖’,當告謝天地。”六月,作神皇三璽;七月,將“寶圖”更名為“天授聖圖”;洛水為“永昌治水”,祭祀比江、淮、河、濟四瀆,又改嵩山為神岳,給自已加尊號“聖母神聖”,並於第二年改年號為“永昌”。後來,山西文水縣也發現了一塊石頭,上書“武興”字樣。於是,文水縣改為武興縣。此後,全國各地紛紛發現石頭,寫着各種各樣的恭維之辭。武則天都產生懷疑了,不復褒獎,自然也就再沒人獻了。

  唐·張鷟《朝野僉

  載·唐同泰》則說:“唐同泰於洛水得白石紫文,雲‘聖母臨水,永昌帝業。’進之,授五品果毅,置永昌縣。乃是將石鑿作字,以紫石末和葯嵌之。后并州文水縣於谷中得一石,還如此,有“武興”字,改文水為武興縣。自是往往作之,後知其偽,不復採用,乃止。”

  唐·張鷟《朝野僉

  載·郭純》:“東海孝子郭純喪母,每哭則群烏大集。使檢有實,旌表門閭。后訊,乃是孝子每哭,即撒餅於地,群烏爭來食之。其後數如此,烏聞哭聲以為度,莫不競湊,非有靈也。”據說,材料很快轉到隋文帝手中,馬屁官員也趁熱打鐵,說如今出了這樣的孝子,是上天降下的祥兆。龍顏大悅,立即降旨,提拔郭純到縣裡做縣令,原縣令升知府,皆大歡喜。《朝野僉

  載·王燧》:“河東孝子王燧家,貓犬互乳其子。州縣上言,遂蒙旌表。乃是貓犬同時產子,取貓兒置犬窠中,取犬子置貓窠內。飲貫其乳,遂以為常,殆不可以異論也。自知連理木、合歡瓜、麥分歧、禾同穗,觸類而長,實繁其徒,並是人作,不足怪焉。”宋·李昉《太平廣記》卷第二百三十八“詭詐”中還有許多。

  上有所好,下必興焉,皇上想“忽悠”臣子,臣子想“忽悠”皇上,最後不知是誰“忽悠”了誰。公元701年,監獄犯人們聽說了武則天的癖好,也搞了個祥瑞。深夜,犯人齊心協力在牆角挖了一個酷似腳丫子的大坑,然後大聲喊叫。獄卒問發生了什麼事?犯人們說,剛才來了一個聖人,身高三丈,金黃的臉膛,對我們說:“你等都是冤枉的,不要害怕,天子很快就會赦免你們!”此事上報武則天,於是大赦天下,下令把這一年改元為“大足元年”。沒有多久,武則天越想越不對勁,改年號為“長安”。

  盧杞為人陰險狡詐,居相位期間,忌能妒賢,先後陷害楊炎、顏真卿,排斥宰相張鎰等。唐德宗貶盧杞為新州司馬,卻常常想念他。後來想提升盧杞為饒州刺史。朝臣們紛紛上書勸阻。德宗:“盧杞清忠強介,人言其奸,朕殊不覺。”李泌曰:“人言而陛下不覺。此杞之所以為奸也。倘陛下覺之,豈有建中之亂乎?”孔子曰:“遠佞人。”倘佞人而不遠,必有與之俱化者。不然,何足以為佞?可見。德宗被盧杞“忽悠”得不輕。

  宋太祖趙匡胤半夜想吃羊膽,猶豫着不肯下令。太監問:“皇帝有什麼事儘管吩咐,我們一定照辦!”趙匡胤答:“我若說了,每日必有一隻羊被殺!”宋仁宗某次出遊,屢屢回頭找飲水的器具,沒有。回宮后,他渴壞了,喝了好幾瓢水。太監問:“皇上,你渴成這樣,幹嘛剛才不說話呢?”仁宗答:“如果我說了,一定會有人因此獲罪啊!”趙氏祖孫明白:皇帝一個不經意的小指令,下面就會有人大“忽悠”,弄得興師動眾、沸沸揚揚。

  明·正德皇帝偶然在宮中得到一根蔥,揪下蔥葉吹了幾下,覺得很好玩。孰料,太監們此後每天一車一車地把蔥拉進宮裡,蔥價陡然上升了數倍。明·隆慶皇帝想吃果仁餡餅,告訴了太監。某日,他去御膳房視察,見裡面和面的、剝果實的、製糖的,無數的人在忙活。一問開支,答:“不多,一個月才五千兩白銀。”隆慶笑道:“哼!只需五錢銀子,我在東華門就可以買一大盒餡餅!”原來,隆慶在當皇帝之前,下去體察民情,早已知道價格。下面的人要“忽悠”皇帝,必投其所好。拿皇帝的錢討皇帝的“好”,還可把錢“忽悠”進自己的腰包,何樂而不為?

  “忽悠”上面(尤其是皇帝),不但要有口才,還要反應敏捷。眾所周知,紀曉嵐“鐵齒銅牙”,才高思敏。乾隆問他:“為什麼說用籃子盛東西,而不說盛南北?”紀曉嵐張嘴就來,忽悠得天衣無縫:“東西為土木,南北為水火。所以籃子只能盛東西,不能盛南北。”軍機大臣和珅新修了一座竹園,因紀曉嵐墨跡珍貴,便要他題個亭額。紀曉嵐揮筆在紙上寫了“竹苞”兩個大字。和珅趕快讓工匠刻成匾額,懸挂起來。乾隆皇帝來遊園子,見到“竹苞”的匾額,哈哈大笑。和珅在一旁陪笑。誰料乾隆說道:“好一個紀曉嵐!這‘竹苞’二字,拆開來不就是‘個個草包’嘛!”《清朝野史大觀》卷6:當時,官員見皇帝,即使大熱天,也得頭戴官帽,身穿蟒袍,不能有絲毫失禮。紀曉嵐才思敏捷、學識淵博,皇帝偏偏選中他每天入值南書房。紀曉嵐胖,最怕熱,下朝一回到南書房連忙脫衣納涼,涼快一陣后再穿衣出宮。乾隆聽太監說后,決計找機會故意戲弄紀曉嵐。這天,紀曉嵐到養心殿見過乾隆皇帝后,回到南書房時已全身濕透,連忙脫衣服,與幾位同僚打着赤膊,邊扇着扇子邊談笑風生。乾隆皇帝突然來到,眾人一見,慌忙披起官服,跪伏在地。紀曉嵐近視眼,乾隆到跟前才看見,披衣已來不及,乾脆伏到桌子底,不敢抬頭。乾隆暗自發笑,坐下來也不說話,一直坐了兩個小時也不走。紀曉嵐熱得吃不消,從桌子底下探出頭問眾人:“老頭子走了嗎?”乾隆佯裝惱怒,大聲呵斥:“紀昀無禮,竟敢說出這麼無禮的話來?沒穿衣服還可饒恕,老頭子,三個字作何解釋?你說得有理倒也罷,說不出理來,定斬不赦!”紀曉嵐說:“臣尚未穿衣服,不好回話。”乾隆吩咐讓紀曉嵐穿上衣服,又催問:“為何叫朕老頭子啊?快說。”紀曉嵐從容答道:“萬壽無疆之為老,頂天立地之為頭,天父地母之為子。”“忽悠”得乾隆哈哈大笑。

  乾隆身邊還有一個劉墉,也是才高思敏,歷史上有名的“劉墉跳河遇屈原”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劉墉說了一句“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乾隆無意中說那你就去死吧,和珅想藉機置劉墉於死地。君無戲言,那是聖旨。如果劉墉真的死了,太傻,也不值得;如果劉墉認為自己無錯,不該死,那就是冒了抗旨不遵之罪,還是得死。劉墉去後堂洗了個澡,全身濕淋淋地回來告訴乾隆:“我本來想投湖自盡的,可遇到了屈原,他說自己遇昏君才投湖而死,問我怎麼也來了。我一想我不能死,我保的是明君啊!”“忽悠”得乾隆心花怒放,劉墉就不必死了。

  紀曉嵐、劉墉投乾隆愛聽奉承之好,耍嘴皮子“忽悠”並無惡意。歷史上最大地“忽悠”者是和珅。和珅10歲入安宮官學,課餘搜集乾隆詩詞文章,模仿乾隆字體,研究乾隆的內心世界。乾隆號稱文才武略天下第一,擁有十全武功的“有道明君”。和珅科考名落孫山,靠岳父推薦入宮。因乾隆最關心的是太后、十公主,他馬屁拍到極點:他身為軍機大臣還給太后抬輿;他能夠給十公主當馬騎;他能夠伸手接住乾隆吐痰、磕吐的瓜子皮……因此,他27歲升為軍機大臣,一步步掌握清朝的人事權、財政權、軍事權、文教權民族事務權和外交權。他“忽悠”乾隆,排斥戰功赫赫的首席軍機大臣阿桂、“鐵齒銅牙”的紀曉嵐、才高八斗的劉墉、作戰勇敢治軍有方的福康安。乾隆當太上皇以後,和珅派吳省蘭監視嘉慶帝企圖利用乾隆換個惟命是從的皇帝。嘉慶韜光養晦,終於在乾隆死後除掉49歲的和珅。抄家時,和珅家產9億兩白銀,相當於國庫十年總收入。乾隆被和珅“忽悠”,至死還稀里糊塗。

  台灣有人競選時聲稱:“如果我選輸了,我就去跳海。”這裡的跳海,按一般理解是去死。後來他果然輸了,在媒體的催問下,只好到大海里遊了一會兒泳,表示自己踐行了諾言。這也是偷換概念“忽悠”。

  俗語說:“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一個人被“忽悠”后,常常追隨而去,被騙了,還千恩萬謝。一旦覺醒,悔之晚矣。如果從拜金主義出發,讓人人成為“忽悠”之人,處處發生“忽悠”之事,那就適得其反,破壞了建設和諧社會的大局。

  現今竟然還有傳授“忽悠”的學習班。收徒的條件:1。臉皮厚:不怕出醜,不怕挨罵,不怕當面揭穿騙局。2。心腸黑:騙人不論對象,逮誰騙誰,不論親朋好友、男女老少、窮人富人甚殘疾人。3。嘴巴巧:能把死人說活,醜人說美,大的說小,胖的說瘦,好的說壞,有的說無,方的說圓,長的說短……其實,這是《厚黑學》那一套,不過加上“技巧”而已。

  《厚黑學》和《三十六計》曾經紅極一時,成為拜金主義泛濫的幫凶。借“忽攸”使之死灰復燃,於國於民均是大患。一切“忽悠”的目的都是牟利。現今社會,最容易被牟利的人群依次是“少”、“老”、“女”、“男”。

  “少”:由於社會等級森嚴,到處都是“圈子”,成年人自己想擠進“圈子”,爬上去很難,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從胎教起,家長不惜工本進行教育投資、營養投資。為了誘導、逼迫孩子學習,言聽計從,一家圍着獨生子女轉。各種“忽悠”人的學科學習班、輔導書、營養葯……還有各種樂器、棋類、體育、藝術等等學習班,各種證書、考級、小記者等等。這些無底洞,不知吞噬了多少錢財?據說,北京某業餘英語學校校長就牟利3個億。這些都是“忽悠”的結果。

  最近,《新聞晨報》廣告版連續幾天整版刊登“快樂超速學習法”,而且版面是固定的。該廣告以13歲考上中國科技大學的何德耀為“忽悠”物,以“神童”為榜樣,以特殊代一般,以應試代素質,以“提高學習效率”為誘餌,行牟利之實。

  還有一個領域是潛能測試。龍年伊始,“皮紋測試”就成了教育界的熱點詞語。這無疑讓一些人看到了有利可圖的商機:想知道孩子哪些方面強,可以測潛能、可以測基因;想知道孩子有多強,可以測智商、情商、財商;想知道孩子為什麼不強,可以測孩子到底有什麼“障礙”。“這當中很多是在打着科學的幌子騙家長。”心理學博士、首都師範大學副教授李文道說:“這就像趙本山賣拐。”

  這些帶着商業目的的“忽悠”,不僅要掏空家長的口袋,而且一頂頂壓人的“大帽子”更讓家長焦慮不安。

  “老”:隨着老年社會的現實,老年人對保健養身和健康長壽的需求,引發各種機構如雨後春筍一樣成長。小區居民信箱里,健康養生的免費講座通知多如牛毛。他們以贈送養生書籍和經絡挂圖之類禮品為誘餌,推銷養生、保健產品。

  保健品市場繁榮昌盛,目標都是老年人。當然,利用節、假日年輕人給長輩送禮的習俗,保健品銷路長盛不衰。保健品包括國葯食字保健品、衛食健字保健品、保健醫療器械。最多的還是保健食品。

  據報道,家住南京天山路年過九旬的張老先生,生前在南京兩家保健品公司“忽悠”下,買了十餘萬元保健品。身後竟然還有數萬元的保健品寄存在這兩家保健品公司里。這些保健品,老人甚至要吃十多年才能吃完。

  在中醫“葯補不如食補”的宣傳下,把食品誇大為保健食品、偽造保健食品批准文號的現象很多。2005年,中國保健協會發布《中國保健食品市場零售終端品類調研報告》:涉及的2025家企業的2951種產品中,767種屬非法保健食品,佔25。99%。保健品市場准入門檻之低、投入之少、成本之小,質量低劣、無序競爭、同質傾向、盲目跟風等不良行為在保健品領域滋生蔓延,大搞價格大戰,什麼促銷價、折扣價、會員價等等,搞得整個市場信譽度急劇下降,消費者無所適從。

  據說,保健食品有27種保健功能:增強免疫力、輔助降脂、輔助降糖、抗氧化、輔助改善記憶力、緩解視疲勞、促進排鉛、清咽功能、輔助降血壓、改善睡眠、促進泌乳、緩解體力疲勞、提高缺氧耐受力、對輻射危害有輔助保護功能、減肥、改善生長發育等等。

  我國保健食品的營銷方式首先是企業直銷,這就是各種“忽悠”講座的基礎。保健食品審批權限在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而對保健食品的執法權卻是衛生部門,多頭監管造成保健品市場得不到規範。

  “女”:現今社會的女性,衣飾、美容、化妝品是一直離不開的。

  面對梳妝台上成堆的化妝品,你才發現:自己的的腰包都為它們做了貢獻。化妝品的“忽悠”招數:1。為達到最好效果,必須使用我們整套產品。2。本產品貴是因為成份比別家高級。3。面膜可刺激皮膚血液和氧氣循環,促進毛孔排出毒素。4。保濕產品適合油性與混合性肌膚,因為不含油脂。5。隔離霜可阻隔外界的污染。6。完全使用天然成分,純手工製造。7。維他命和植物萃取物讓皮膚變得光滑。其實,這些都是無稽之談。

  相反,長期或濫用化妝品有害:1。導致中毒;2。導致過敏,胎兒畸形;3。化妝品皮炎4。出現貧血與脫髮;5。內分泌紊亂;6。皮膚粗糙。7。刺激反應或過敏反應;8。粉底是遮瑕的“利器”,也是毛孔堵塞的禍首。

  衣飾方面,美容方面的“忽悠”更多。同樣一件衣服,在高檔商場的價格翻好幾倍。假名牌滿天飛,真假難辨。美容手術不談,那些美容美體連鎖機構通過各種渠道發放禮品卡(680元、880元等),一進門消費就是一千元以上。禮品卡就是“忽悠”陷阱。

  “男”:主要是職場“忽悠”和春藥“忽悠”。

  現今職場“招聘難”、“難招聘”。老闆“忽悠”應聘者;職員“忽悠”老闆。

  老闆“忽悠”招數:1。“誠聘英才”、“招納賢士”、“誠邀加盟”:其意圖有二:廣告效應和斂財策略。2。提高員工待遇:理想與現實之間永遠有差距,所以頻頻跳槽。3。暢所欲言:首先要看清管理者的真實面目,以免上當。企業里,職工只是勞動工具,吃飯幹活少說話。4。出謀劃策:在老闆面前逞能,弊大於利。5。雙向選擇:勞資雙方何來平等?年頭一到,承諾該漲工資時解聘了。6。公平競爭:在用人制度的暗箱操作,工資制度的秘而不宣,獎懲制度的任人唯親等等面前,何來公平?7。學習交流、職業培訓:在現代化企業中,勞動的技術含量下降,即使是白領,也只是老闆的一種工具。有些崗位辭職必須承擔高額培訓費。8。以人為本:在此口號下,老闆仍然是唯利是圖。員工權利、情感、尊嚴算得了什麼?

  春藥“忽悠”也是小區信箱廣告的重要內容。

  現今的世界是“忽悠”的世界,美國人可以把日本人的財富“忽悠”進自己的國庫;現今的社會是“忽悠”的社會,各行各業都在“忽悠”:“專家”在“忽悠”;媒體在“忽悠”;營銷人員是職業“忽悠”;20年股市“忽悠”掉股民2萬多億元,2011年“忽悠”掉5000萬股民人均虧損4萬元(《新聞晨報》2012。4。6。A33版);廣告則完全是“忽悠”的領地。君不見,《新聞晨報》快成了《廣告晨報》。凡是有暴利的地方,“忽悠”最烈。“忽悠”已經成為社會文化現象,有“忽悠”網、有“忽悠”吧、有“忽悠”電話、有“忽悠”視頻、“忽悠”移動客服等等。嗚呼!古今中外的“忽悠”,有沒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