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情感故事>壽比南嶽

壽比南嶽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我第一次去南嶽,是兩年前的秋天,與幾位同事自駕車去的。遺憾的是,那回遇上了雨天,上下山都是坐車,既沒有感受到一覽眾山小的磅礴氣勢,也沒有瀏覽完南嶽的每處姿容。此後,我就一直夢想有機會重遊,將南嶽細細品讀個夠。今年“五一”期間,遇到難得的晴好天氣,我攜好友作伴,再向衡山行,總算了卻了一大心愿。

  ??我們是上午從南嶽大廟出發登山的。南嶽大廟聳立於衡山腳下,是五嶽之中也是我國南方規模最大、總體布局最完整的廟寺。千百年來,南嶽大廟是僧俗信徒朝拜的聖地。為了早點登山,友人提議不去大廟了,反正山上廟宇眾多,有的是燒香拜佛的地方,我欣然同意。我們沿山中小路開始攀登。一路上,遊人如織,車水馬龍,情侶雙雙,給五月的南嶽帶來一道亮麗的風景。走進古木參天、花香鳥語的林區,我們很快感受到大山深處的幽深,每一陣林濤的泉鳴,每一處溪流的歡叫,都顯得格外地動人。呼吸着清新的空氣,宛如呼吸滿山植物葉洗滌出的綠色汁液。路旁的林木,有的軀幹大得要兩三個人合抱,有的樹身布滿了斑斑苔蘚,有的纏滿了蛇樣向上蠕伸的古藤。各種植物在這裡讓自己的生命力展現到極限,靜悄悄地在陽光下進行着生命領地的絞殺與擴張,向人們演繹着自然界優勝劣汰的哲學。那直插雲天的蒼松翠柏,那清澈的流泉飛瀑,那翻騰如浪的雲霧,使人猶如走進仙境,榮辱皆忘。

  ??上山的路儘管坡陡路險,我們卻毫不感到累,興緻勃勃,說說笑笑,欣賞着大自然恩賜的美景,共同感悟歷史與人生。無論是站在華嚴湖邊還是置身麻姑仙境,無論是坐在靈芝泉的岩石上還是走上磨鏡台,我們都能靜靜體驗到所有樹木與花草生命的全過程。綻芽的聲音、撥節的聲音、開花的聲音、葉落的聲音……如各種管弦一樣共同奏響屬於它們自己的樂曲,混響成一支生命磅礴的交響。當來到位於半山亭中心景區的磨鏡台時,友人才情大發,口佔一詩:“紫殿祥雲入夢來,層巒疊翠山花開。登高放眼紅塵外,自在由心磨鏡台。”友人是一個詩人,也是一個至真至情的人,十五年前為了所愛的人背井離鄉到外地工作、生活,在同學中留下一段愛情佳話。然面,就是建立在這樣刻骨銘心愛情基礎的婚姻,近幾年就出現了嚴重危機。夫妻長期冷戰,使友人十分孤苦。近期友人迷上了佛學,以此排遣苦惱。友人是我最好的知已,我常勸其多去外面遊玩,在山水中消除孤獨與憂愁。此次來南嶽,正好逐了友人的佛緣。每到一處廟宇,友人必在佛像前虔誠朝拜,並收穫了一疊佛書。

  ??由磨鏡台向南行200多米,有一座歷史上極為著名的寺廟——福嚴寺。福嚴寺建於南朝陳光大元年(公元566年),由佛教天台宗師慧思禪師創建,原名般若寺,座落在衡山擲缽峰下。我們來到福嚴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對聯:“福嚴為南山第一古剎,般若是老祖不二法門”。福嚴寺建築雄偉恢宏,莊嚴肅穆,寺內的殿堂有岳神殿、方丈室、祖堂、蓮池堂、右神堂、左齋堂、雲水堂、藏經閣、法堂等建築,雖規模不大,但布局規整,形成一個完整的寺廟整體。在福嚴寺東邊,有一股清泉從方形石井裡湧出,這就是“虎跑泉”。相傳慧思建般若寺后,見寺周圍沒有水源,就將寺僧領到山下的山坷里,舉起錫杖用力向沙地刺去,一會兒,一股泉水涌流而出,徒弟們把泉口擴大成井,這就是“卓錫泉”的來歷。有次慧思帶徒弟們來泉邊汲水,突然叢林中竄出一隻猛虎,從泉邊銜起慧思的錫杖走到般若寺后的岩石前,大哮三聲,泉水就從岩石里流了出來。慧思在泉井修一石井,命名為“虎跑泉”。這兩處奇異的泉水至今潺潺不斷。福嚴寺右側有一棵古銀杏樹,樹圍有1.5丈,據《南嶽志》載,這棵古樹是慧思手植,有1400多年的歷史,仍枝葉繁茂。我和友人站在這棵樹下,一邊感慨生命的神奇,一邊拍着照片。

  ??到過南嶽的人,都知道南嶽有“四絕”,即“祝融峰之高、藏經殿之秀、方廣寺之深、水簾洞之奇”,均為道佛分佔。其實,道佛並存正是南嶽的一大奇觀。這裡道家則有二洞天、四福地、三十八宮觀之說,而佛寺更是星羅棋布,最為出名的就是有六大佛教叢林之稱的祝聖寺、南台寺、福嚴寺、上封寺、清涼寺、大善寺,無不顯示着此地佛教的歷史興盛。南嶽的書院也是一大文化奇觀。清代名相李泌、散文家韓愈、宋代胡安國父子,朱煮、張軾等都曾到此講學,並留下鄴候書院、清獻書院、文宣書院、南軒書院、甘泉書院、白沙書院、集賢書院等一批書院。南嶽的文化堆積,就是在道、佛、儒竟相發展中繁榮,形成了“中華文明的奧區”。此次登南嶽,我們吃住在山中,花了兩天時間,走得最多的就是尋訪這些佛寺、書院。在這裡,我們的心靈被深厚的宗教文化、儒家文化所震撼,也感到了生命的個體在歷史與大自然面前是多麼地渺小。共2頁,當前第1頁1

  本散文作者:朱文科

  ??仁者愛山,智者愛水。五嶽獨秀的衡山,歷來誘惑着文人墨客前來遊歷。他們一個個滿懷豪情壯志,非得徒步登上峰頂才能釋懷。據說南嶽衡山對應星是28宿的軫星,軫星主管人間蒼生壽命,故南嶽又稱壽岳。踏上南嶽這塊神聖宗教之地的文人們,基本上都是圍繞“壽”字,或著文賦字,或題書刻石,或形於圖,或謳於歌。“衡山蒼蒼入紫冥,下看南極老人星。回飈吹散五峰雪,往往飛花落洞庭。”詩仙李白的詩句如南嶽一樣氣勢磅礴。而這裡的人們對“水甘土美”所賜予的“壽山之蔭”莫不懷着厚的感情,他們對“壽”字達到了痴迷的地步。我們拾級而上,時時可見俱如“壽比茲岳”、“壽比南山”等等之類的摩崖石刻。據說南嶽山上的壽字有上萬個,而以“壽”命名的物所比比皆是,如萬壽宮、壽方宮、壽澗橋、百壽亭、延壽亭、壽佛殿,形成了南嶽獨有的壽文化。自宋徽宗在南嶽留下“壽岳”石刻后,千百年來,世人一直視南嶽為“長壽、昌盛”的象徵。生活在這個天氣清新、負離子濃度高的人間仙境的人們無疑會平添一份長壽之福。難怪南嶽自古聖僧高道壽星輩出。南台寺的石頭希遷壽高91歲,定聖寺的承遠和尚享年92歲,黃庭觀的魏華存女道士活了83歲,南嶽大廟司馬承福高齡88歲……這些在今天看到雖不是太高的壽年,在“人生七十古來稀”的古代,畢竟是少有的。如弓,南嶽的壽星越來越多,只有5萬人口的南嶽鎮,健在的百歲老人有6個,90歲以上的有40多人,80歲以上的有600多位,南嶽算是名副其實的長壽長福之地了。近幾年,南嶽成功舉辦了多屆壽文化節,產生了世界上最大的“中華萬壽大鼎”、“無保險裝置高空走鋼絲”等十多項世界吉尼斯記錄,使得“生命在於運動”、“挑戰生命極限”的主題在這裡得到了最好詮釋。

  ??我和友人登上祝融峰時,已是陽光燦爛的午後。祝融峰海撥1290米,而最新測量結果顯示它已有1300米,“長高”了10米。歷經億萬年的歲月滄桑,南嶽不僅沒有老去,反而仍在蓬勃生長,真是名副其實的“長壽之岳”了。放眼祝融峰,滿山遍野盛開着一叢叢映山紅,舒枝展蕊,在萬木蔥蘢中展現獨特的嬌媚。友人欣喜跑到觀日台附近的樹林中,摘了一串映山紅抱在懷中,引來許多遊客羨慕的目光。紅花映照着友人快樂的笑臉,我真希望友人一輩子這樣春天下去,笑笑地走下去,不再有煩惱和憂愁。

  ??屹立於祝融峰制高點,極目運眺藍天白雲下的群峰,我們突然感到人類的卑微與無奈。人類一直夢想長生不老,卻不知道生、老、病、死是任何生命無法逃脫的自然法則。生活在天地之間,若只是隨波逐流,讓身軀隨着時間而靜靜走向消亡,這是沒有意義的人生,縱然活五百年也不過是自然界的行屍走肉。只有胸懷寬廣、堅定信念、真誠為社會付出不求回報的人,才活得不平庸,活得洒脫自在,活得有價值,縱然肉體早早消失了,靈魂與精神會像山水一樣永恆,達到“壽比南嶽”的境界。

  共2頁,當前第2頁2

  本散文作者:朱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