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飄行中升華
認真的讀完孫夢秋先生的《沿着鐵路飄行》,深深的被那些文字感慨打動,雖然文中某些篇章略帶偏激固執,話語也有冷幽默的意味,但文中處處卻孕育着激烈的感情。今又在新浪博客中,在《柳色原地》和中作散文中搜索到更多的文章。初看孫先生的《沿着鐵路飄行》,讀第一遍時,只覺得有一點點辛酸,數日後再看,淚水會隨着篇章情不自盡的流淌,如;《世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和《一個農民的最後歲月》以及《父愛如山》讀來讓人痛徹心菲,摧人淚下。(因我也是失父痛之人)我讀文不喜歡流水賬裹腳布那樣的文章,那對我這個讀者來說沒有意義,我不可能透過一篇無聊的文去看,然後還要勉強自己去為這種熱情捧場。在孫先生的文中,我看到的是他在沉默、孤獨中的奮進和獨立。那份綿綿不盡的鄉愁,那種流浪路上的感覺與感受,真讓人讀來無法釋懷。
一個作家能把他的思想準確的傳播到讀者身上,讓讀者深深的被打動 。這其中的關鍵就是傳播思想的真實性,現在有很多作家的思想總是被誤讀,這不僅是作家的悲哀,也是讀者的悲哀。孫先生本就是資深記者,我所感觸是;有的時候,作家也是記者,記者也是作家。二者是相同的,很好的將這兩者的身份融合在自己的身上。孫先生做到了,從其作品中我能感受到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這種情懷並不是每一作家都能做到的。可嘆若冰筆拙寫不出這份這骨形,可喜的是今在網上無意間找到一篇由作者:午夜品茗;2010年03月05日09:43寫的一篇《在飄行中升華》的文章,我好感動啊,我心中想說,想寫,想表述的文字,但苦於文學水平有限不能表達的,在`` 午夜品茗``作者的文字中全部的感受到了,真的好謝謝這位友人的。下面我把`` 午夜品茗``寫孫夢秋老師的這篇文章還原於我的好友們閱讀和若冰一起共賞美文,在此若冰先謝謝所有分享此篇的友友們!
2010年03月05日09:43 作者:午夜品茗
《沿着鐵路飄行》是林西/林夕/孫夢秋(下稱林西)的散文作品集。是作者十餘年飄行生活的寫照,滲透着作者生命的體驗。讀者在獲得人生啟迪和華瞻知識的同時,一份沉重也是揮之不去的。於是就想讀下去,想讀到最深處。
林西是記者。是黃土高原的一方熱土孕育出的知識性遊子。做記者的特殊工作性質,使他常年處於一種飄行的生活狀態,也造就了他善於觀察、思考的性格。他的飄行過程也是他心路跋涉的過程。飄行成了一種宿命。飄行在思考、沉默中升華出一種責任和道義。
一部作品倘若能讓讀者感覺到他所敘述的那些歲月、晨昏,感覺與感慨,好象就發生在自己身邊,讓讀者隨作品的文字進程而喜怒、歌哭,使讀者從中體味到文字意蘊的升華,並在升華中進入一種精神的凈化境界。這樣的作品就堪稱藝術之佳作。林西的《沿着鐵路飄行》一書正是如此。
那麼,是什麼開啟了他窺望人生的天眼、肩負責任和道義呢?他在本書的代自序中這樣說:“我的父親,一個生活在底層社會裡,受盡了罪,吃盡了苦,最終又在土地上磨蝕完一生光陰的中國農民,用他的死,升華了我的生命,我的文學!他讓我幡然醒悟,一切作家,一切文學,如果無視大多數人生活的悲慘狀況,無視弱勢群體的生活真實和心靈真實,那就不是真正的文學,真正的作家。它成為我的感情,我的閱讀和寫作,我做人做事的終極坐標。我願意在對父親無盡的思念和痛苦的折磨中,思考,寫作,沉默,生活... ...”於是從這些血脈親情,百姓情懷中便升華出一種思想。在飄行中的思考,使思想更富血肉和生命感,並隨時可以在思想中觸摸現實的脈搏。
說到血脈親情,還體現在他的《一個農民的最後歲月》和《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以及《父愛如山》等諸篇文章里。對父親的追念是那麼深、那麼重、那麼痛,感人至深、摧人淚下。語言樸實沉重,甚至沉重得讓人想哭,想以流淚來洗盡傷口、來祭奠生命里曾經擁有的愛和痛。對於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父親、對於貧窮,對於不公平的反抗描寫以一種痛楚的摯朴的情感力量讓人難以忘懷。這些雖然在我心裡烙下了印記,我卻始終找不出確切的語句來描述他追念父親的那種切膚之痛,因為這個世界上最真切最切膚的感悟都是用語言和文字難以表述的,只好一任淚水跟着他的文字流淌,然後,把要表述的感受統統歸於悠遠深邃的人生況味中。刻到歲月的深處。
一個歷盡了磨難、痛苦而仍然熱愛人生的人,他的胸中一定藏有從痛苦磨難中提煉出來的珍寶,這些珠光寶器會驅動其製造出很多驚嘆和刮目相看。這些在他寫鄉土鄉情的文章裡面均可體味。比如《家園》、《窯洞前的山丹丹》、《塬上的記憶》等。那種對鄉土的至愛深情、眷戀不舍,好象鄉土是一樽陳釀,又苦澀又甘醇,有一口飲盡的不舍,又有淺嘗輒止的不盡意,開心了想它,不開心也想它。貧瘠的鄉土是他永久的牽挂,黃土高原是他身體與心靈烙印上永遠抹不去的胎記。於是鄉土就成了這個飄行着的離鄉人的難解情結。那份綿綿不盡的鄉愁,那種痛也揪心愛也揪心的感覺與感受,讓人不能不靜下心來傾聽他在《沿着鐵路飄行》中對鄉土鄉情的深情訴說。這訴說沒有大鑼大鼓的熱烈與張揚,猶如一管洞簫,時光喧囂聽不見,靜夜聽見又忘不掉。於是我就懂得了鄉土的不可替代。對於飄行着的有思想的學問人,鄉土永遠是思想和學問的靈感源頭。這些思想和學問於林西必將返回到鄉土中去,去拯救那些在田野中呻吟不已的本土文明。
林西是一個沉默的人,而沉默恰是他華美的外衣,罩着他的苦悶和孤獨。他在苦悶和孤獨中努力作着獨立自由的發展。離開了故土家園,但是他沒有辜負故土。他不斷地為平民呼籲為百姓奔走。他在真理和良知的“慫恿”下追慕着一種冒犯“規則”的生命狀態。在他的人格結構深處,藐視一切虛假的成功,藐視那些早已被開除人籍的鯨吞民脂民膏的虎狼之輩,以一種救贖的信念笑傲一切空洞的名位。
他在《為什麼流浪》一文中有這樣的感慨:“10年的流浪中,每當心靈遭受傷害,或者疲憊不堪的時候,我都會向自己要一個流浪的理由,一個當初離家出走的合理解釋。”這個理由在同篇文章中就有了解釋:“10年的流浪讓我習慣了寂寞,深味了寂寞的淵博和深沉。那大海一樣深沉博大黑暗的寂寞呀,讓我看清了生活的另一面,讀懂了我的背叛,我的故土家園,我的過去了的歲月和苦難。使我在更高的層次上沉思默想生命的意義和本質,探求生活的底蘊和價值。梭羅曾經悲愴的問過,我們究其一生,究竟為誰而受奴役?為生活?為慾望?為生命?抑或是……”於是就讓人懂得了真正有價值的思想和行為都來自於對現存世界的懷疑。思想是被現實逼迫出來的,不是憑空想象也不是向壁虛構。
背叛是一種揚棄。沉默是一種美麗。
人類只要還崇尚思想、崇尚文明,書籍就有它的地位。一部好書定當引發必須的思想、行為。歷史上凡有變革的時刻,往往產生反映當代形勢的作品,這些作品對時代承擔著特別的責任和道義。
一部好書或許讓人一生都讀不完,那麼,你就不能不對其敬重和臣服。
附:林西/林夕/孫夢秋先生是白鹿書院的作者。早在書院讀林西先生文章的時候,就想寫關於他、關於他文章的文字,只因我的能力離我想達到的太遠了,因此便不敢貿然。今小恙初愈,心情也較好,又有窗前明月枕邊書,這就很愜意了。再讀那些文章一些感慨不免搖曳不休,於是就寫了以上文字。雖文不盡意,好在我的心是真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