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經典散文>記憶中的電影

記憶中的電影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曾今的電影在大家的心裡是那樣的美麗,像是靈魂深處綻開一朵永不凋謝的花朵,芬芳在無形的世界,讓精神有些許子虛烏有的滿足。從此,生活變得絢麗多彩。

  叩開記憶的大門,開啟流年的扉頁,翻開過去的篇章,走進悠悠歲月。

  那時,電影還沒有走進大家的生活,僅限於每一個鄉有一所固定的電影院,供那些容易接納新鮮事物的年輕人青睞電影的新潮或時髦。大部分人還是專註延續下來的社戲,搭一個台,唱戲的人,把臉塗抹成花紅酒綠的臉譜,在台上比比劃划,咿咿呀呀地拉長着唱腔。或許大家鍾愛於這種唱腔,圍在戲台前,把一塊寬敞的空地塞得滿滿地。可惜大家雖鍾愛於這樣的社戲,一年到頭難得看上幾回戲,除非是那些有錢的人家老父老母高壽,才會請劇團唱上幾天,供大家欣賞。

  記得第一次看電影,可能是在70年代末吧。我黏着祖母去姑姑家。姑姑家旁邊就有一所鄉電影院,正熱播《梁山伯和祝英台》。可能是祖母偏愛於電影里男女對唱的腔調演繹着古老傳說的愛情故事,就不吝那幾毛錢的戲票。其實錢是姑姑出的,但是祖母向來節謹,一般是不會亂花錢的,在她的眼裡,像看電影要花錢買戲票,不如買些實質性的東西填填肚子,過過嘴癮來得實在。幸好,祖母也有心觀看電影,我才得以沾祖母的光第一次看上了電影。

  祖母一手捏着戲票,一手牽着我走向電影院。電影院的門口有工作人員在那裡檢票,怕沒票的人溜進電影院白看電影。祖母檢過票,緊抓着我的手走過那一排排木質的長椅,椅子上都編着號。祖母拿着手上戲票終於找到自己座位,帶着我坐下,專等電影放映。此時的電影院人影憧憧,挨個的在拚命的往裡擠,找尋着自己的座位。把電影院吵得喧囂不靜,像沸騰的開水在那裡噗嗤噗嗤地叫囂着。人流混雜的噪聲把耳朵塞得滿滿地,以致祖母喊我都聽不大到。

  終於在急切盼望魔幻般的電影放映了。電影院內原先沸騰的噪音戛然而止,就像拉閘斷電般的迅速,鴉雀無聲。電影院內黢黑黢黑,只能隱約看到前面白色的熒幕。這時從後面的放映室里射過來一束強烈的光線,就像我拿着手電筒在漆黑的深夜,把手電筒的開關打開,陡然在黑色里擠進一束光線,照亮了前行的路。而放映室里射出的光線照在牆壁上掛着的熒幕,就會從裡面走出古代人來。他們的穿着與我看社戲的穿着差不多,似乎又有點區別,但我又說不清楚。滿腦子疑惑,熒幕上的人跟真人一樣,他們是怎樣走進熒幕里、在那裡談情說愛?我能不能走進熒幕去當個小書童?於是,就問祖母,那些人是怎樣走進去的?祖母那雙眼睛死死盯着熒幕,耳朵聚精會神的聆聽着咿咿呀呀地唱調。突然聽到我的聲音,打擾了祖母觀看電影的興緻。只見祖母惡恨恨地瞪了我一眼,煩悶的說:“莫打岔,看戲”。如此,我也就不敢多問,只能在心裡嘀咕着。

  當我第二次走進電影院,是80年代初,我已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了。那時懂得電影是怎樣一回事。不再像第一次跟祖母看電影,疑是電影里是真人走進熒幕,像社戲那樣的登台演出,以至我問祖母,祖母也答不出來,只得恨恨地瞪了我一眼。看完電影后我總有些奇怪的想法,想自己要是能走進熒幕里去唱戲該多好。後來上學了,在書本上知道了電影是要製作,有導演精心策劃,演員全身投入,用膠捲把它錄製下來,再由製片廠製作成電影。難怪一部電影要換四次片,才能放映完。

  記得第二次看的電影是《武林志》,當時十分的火爆,連學校都組織學生去看這場電影。80年代初,大部分孩子都還沒有看過電影。只知道有電影,而不能站在熒幕前去觀看一場電影。所以當學校組織我們去看電影,大家興奮得連覺都睡不着,大清早就來到學校,等着去看電影。到了規定的時間,老師把學生集合在操場上,然後分年級排着隊沿着馬路向電影院進發。

  電影院現在姑姑家的旁邊,從學校到電影院有十來里路。也許當時電影在我們心裡的誘惑是大過所有的困難,以至十多里路的距離,變得也不是距離了。為了能看上電影,小腳短步很快就丈量完十多里的距離,誰也沒有落後,我們的隊伍像戰士一樣整整齊齊的跑到電影院。

  看過電影后,我們像一盤散沙似的在馬路上遊走,沒有來時那樣的興奮和勁頭了。大家筋疲力盡的在馬路上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沒有一點看過電影后的高興和喜悅,只有抬不起腿邁不開步子的狼狽象。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樣走回家的?現在記不清了。只記得第二天上學,第一節課,班主任老師從頭到尾繪聲繪色又講了一遍。如今才懂得老師組織我們看《武林志》的苦心,是要我們從小學會愛國,像東方旭那樣,為了名族大義,可以放下私人恩怨,和武術館館長何大海冰釋前嫌,成為生死兄弟。東方旭不負重望,打死了狂傲一世的俄國大力士達德洛夫,為國爭光,挺起中國人的脊梁骨,揚眉吐氣。那一刻,東方旭是一個頂天立地的中國人!

  到80年代末,電影走進了大家的生活里。誰家有喜慶的事,譬如過生日、生小孩、建房子、考大學……等等,都會放上幾場電影,供大家欣賞。而那時為了看上一場電影,往往會跑五六里的路,看過電影后,又深夜跑回家。而電影從窄熒幕發展到寬熒幕,片情從單一的幾種也變得多樣化,不再是武打片、槍戰片了,已有現實生里愛情片、生活片、古裝片、紀錄片、還有外國名片等等。所以那時一場好的電影,會引得我們痴狂不已,常常是抹黑跌跌撞撞地、泥泥水水的、深一腳淺一腳趕往前去。往往到達放電影的場所,電影早就放映了,我們卻特別的高興,擠在黑壓壓的人群里聚精會神的看着電影。

  到90年代,黑白電視開始走進農村。幾乎每一個村都有一台到兩台黑白電視,一到晚上就會擠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地鄰居們,觀看着電視。所以,這時大家對電影就沒有那麼濃厚的興趣了,不再跑上五六里夜路專為看一場電影。除非在自己屋門前,或是在本村,跑上不超過一里路遠的距離,大家在會懶散散地前去。如若電影的劇情不合口吻,還會早早地離開。不像以前,無論電影好看與否,都會從一而終的看完,待到放映員拆卸機器,才戀戀不捨的離去。

  到2000年,彩電也走進了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了電視,各在各自的家裡看電視。這時的電影已被電視所取代了,誰也不會因喜慶事去放上幾場電影?誰也不會因哪家放電影趕去看電影?電影基本上就淡出了大家的生活。

  如今,有送電影下鄉。可在放映時,除了就近的幾個孩子和幾個老年人湊在一起,寥寥十幾個人在觀看着電影。小孩子可能是在湊一份熱鬧,老年人可能在回味過去看電影的熱情。

  電影已成會了過去。現在,誰也不會為了一場電影而激情澎湃,興奮不已,從家裡搬出一條小板凳,早早的守在熒幕前,等待着電影放映。大家只願坐在家裡,看着自己喜歡的電視劇,或是坐在電腦前敲着鍵盤,與天南地北的網友們聊天,玩一些虛擬的遊戲。

  哎,大家都宅在家裡,會不會變得沉默寡言?人與人之間似乎也變得生疏了,不像以前大老遠就打着招呼,相互滿臉堆笑哈哈而過。或是跑到同伴們的家裡,相約去哪裡哪裡看電影?可是這樣的熱情只能留在記憶里,大家都板著臉孔宅在家裡,相互之間變得老死不相往來了。

  電影隨着時代的發展,被現代的車輪把她碾碎,拋在曾經的輝煌里、歡樂里,已成會過去的記憶。



記憶中的電影 標籤:雨中的樹 青澀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