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經典散文>賒店水邊少麗人

賒店水邊少麗人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賒店水邊少麗人

  鄭長春

  一

  每每於燈下讀到“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杜甫《麗人行》)的詩句,我就想起故鄉的賒店,想起賒店水邊的朝朝暮暮,便引發莫名的傷愁。

  不為別的,就為古鎮賒店與古都長安的差距,為這塊土地長久以來的單調和冷落,而感到內心的不平。

  同樣有着悠久而厚重的歷史,同樣有着美麗而傳奇的故事,甚至同樣有着離城郭咫尺的一汪清水,然而,長安卻是“這邊風景獨好”,一派詩情畫意:“綉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而賒店河邊清靜得只有滿目的萋萋芳草了。

  水與女人可以激活一個城市的靈魂。

  漂亮的女人,如一隻敏感的候鳥,可以檢測一個地方環境資源的優劣興衰。在波光粼粼的水面,刷新着社會視野,感知着時代風向。

  可我在賒店,在賒店的水邊,卻難得一見麗人的芳容。

  二

  麗人者,美女也。

  對於“美女”的概念,大家的慣常看法是,首先要身段優美、個子高挑,皮膚白膩、臉蛋光鮮、眉清目秀、頭髮柔美,其次要有文化、涵養高、體貼人、懂生活、會浪漫。

  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不知為何,滿腦子疑問符號的我,內心裡總有一個世俗的創意,把一個古老的賒店與一個時尚的名詞——美女,溫暖地聯繫起來。哪怕是一種不靠譜的猜想,對賒店來說,也並非“雪中送炭”,而是“錦上添花”。

  雖然我也顧慮重重,擔心這種“美化”,也許會給賒店背上“風流”和“好色”的罵名。但我對這樣的“冒險”,依然抱着極大的興奮和滿足。雖然,興奮和滿足的背後摻雜着莫名的苦澀。

  疼並快樂着。一邊是,把一安靜沉穩的古鎮,與美女這個惹眼的角色纏一起,實在顯得不倫不類,毫無規矩,“老夫少妻”的感覺痛苦地密布心頭;一邊是心理快感作用,希望賒店這個“老古董”被一些新事物塗抹得年輕起來,美妙起來,風姿卓越起來。儘管,這樣的組合不夠協調。

  人們願意以幽默的假想,來向世界表明,富有傳奇色彩的賒店古鎮,必須要定位成“夠爺們”,而且被“包裝”成與眾不同的“土豪”,或“打造”成出類拔萃的“新貴”。否則,就對不起背後那一堆令人羨慕的歷史資源。

  但是,我要問:古有“寶馬贈英雄”之壯舉,今有“美女配帥哥”之美談,可誰聽說過“賒店出美女”的奇聞?

  是不是看到賒店老去了,囊中羞澀了,便斷了來往,沒了新聞?這種做法,也太勢利,太不地道了吧!

  我們常常會在書刊屏幕上看到,美女擺着腰肢傍“大款”、住紅樓、泡溫泉,披金戴銀,燈紅酒綠,就連喝酒,也是柔指微翹,送往櫻桃小嘴的不是那濃烈單調的白酒。

  把溫婉如玉的美女與一個沉鬱如酒的古鎮放在一起,難免荒誕而玩味。

  曾有外地朋友好奇地問我,賒店出美酒(賒店老酒),是不是也出美女?

  我聽了很吃驚,笑笑說,不一定。

  為什麼會說這樣模稜兩可的話?

  我想,一定是朋友把“瓊漿佳肴”搞成“瓊漿佳人”了。

  這不能說朋友無知。恰恰相反,是一種想象的豐富和文化的延伸。

  把佳肴看成了佳人也不出格,畢竟飯局上還有“秀色可餐”這個詞兒。

  依我看,他們能把美酒和佳人聯繫在一起,也許是認為越是沒落的千年古鎮,越有令人心動的“桃色故事”。他們大概認為,像賒店這樣在中國版圖上沉寂了千百年的小城,那裡生活的人們一定都很特別,很有另一番難以想象的情調和味道。因為,對獨特風情的體味和詮釋,莫過女人。

  從這個角度和層次上,來解讀賒店,體味歷史,審美世界,應該說是一個很有意味的顛覆和突破。

  厚重而不失溫情的賒店,在一步步地刷新着我陳舊的思路和淺薄的目光。

  隨着與賒店的親近,我像探險家考察尼斯湖怪物一樣,意象中的美麗符號開始漸漸升騰水面。

  我們知道,一個講信義、重感情的地方,從來是離不開女人的。美麗的女人,從來都是社會的磁場,生活的花朵,人類的尤物,更是一個時代經濟繁榮發展的見證。

  於是,女人的眼淚,女人的微笑,女人的一個眼神,一個姿態,就有了特別的意味。舉手投足間,一顰一笑時,都將牽引着社會的神經,充滿着驚心動魄的牽繞。

  今天,面對一段曾經改變整個中國商業格局的商埠傳奇,美女這個角色怎能輕易地繞過?

  二

  曾幾何時,社會上流行一種不成文的口號,叫“美女經濟”。

  過慣了苦日子的中國人,能夠大大方方地把美女和經濟籠絡在一起,而且放在與“知識經濟”、“市場經濟”並駕齊驅的位置,這說明,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精神需求和審美眼光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美女已經成了現代生活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從飯店的服務員到飛機上的空姐,從服裝公司的模特到電視節目主持人……甚至,有些愛美成性的男士還公開聲稱:“酒店沒有漂亮的服務員吃飯就沒胃口!”

  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人格理論家、比較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曾提出,人類潛藏着不同層次的需要,從低到高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

  我們對美女的態度,也正是追求更高層次生活質量和心理需求的體現。一個地方經濟發達、豐衣足食了,人們必然要追求精神上的愉悅、浪漫和情調。

  世上什麼事,沒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

  當賒店憑着得天獨厚的優勢,“依伏牛而襟漢水,望金盆而掬瓊漿;仰天時而居地利,富物產而暢人和”,做到從“豫南巨鎮”到“社會主義一面旗幟”的時候,美女文化就和賒店歷史,水乳交融到一起了。

  歷史上,賒店鎮與景德鎮、佛山鎮、朱仙鎮齊名,為全國的四大商業重鎮之一。建國后,由周恩來總理親自題名,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社旗縣,寓意“社會主義的一面旗幟”。

  據清光緒三十年《南陽縣誌》載:“育水以東唐泌之間賒店亦豫南巨鎮也,在城東北九十里。”清乾隆、嘉慶年間商業興隆,繁榮異常。水運發達,南通荊楚,北達幽薊,東連閩浙,西接雍涼,為中原、江南數省貨物集散之商埠。乾隆二十年(1755 年)建賒店巡檢司、設營訊、把總署。鼎盛時期,鎮內流動人口達十三萬之眾。二十一家騾馬店朝夕客商不斷,四十八家過載行日夜裝卸不停。白日千帆過,夜間萬盞燈。臨暮,船上楚湘歌舞達旦,岸上交易燈火如晝。五百多商號總集百貨,七十二道街分行划市,相聚經營,生意興隆。

  城內七十二條古街道保存完好,構成中原最大的清代建築群。其中,規模最大的清代一條街尤為完整。首批國家文物一級保護單位山陝會館,造型奇特,氣勢恢宏,木石雕刻精妙絕倫,集中外建築雕刻之精華,堪稱全國一絕。

  物產豐富、人傑地靈,當然與地理環境和自然氣候有關。

  賒店處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區,屬北亞熱帶季風的型大陸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有史記載以來,無特大洪澇、颱風、地震等自然災害,適宜永久性居住及投資。

  尤其是,賒店古鎮正好在水陸交接處,潘河與趙河在這裡交匯匯入漢水。南方水路來貨到賒店改走陸路,北方陸路到賒店轉水路,使這裡成為一個繁榮的商業碼頭。

  獨特的地理位置,在中國的工商業開始發展之際,便註定了一段精彩故事的開始。

  一段精彩的故事,若與女人無關,似乎也“精彩”不到哪裡去。問題是,千百年來,人們一提起美女,便無端地把“烽火戲諸侯”、“從此皇帝不早朝”、“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故事摻和在一起,不免令人生疑。

  其實,何止“生疑”,簡直談“美”色變,望而生畏!

  細細一想,這都是幾千年來“男尊女卑”思想惹的禍!

  從今天賒店古鎮遺存的戲樓、廂房、茶館等消費場景看,歷史上的賒店也曾經美女如雲,爭奇鬥豔,而且充滿着許多耐人尋味的故事。只是,時過境遷,我們離那一層美輪美奐的詩意愈來愈遠了。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詩人溫庭筠的這首詞,堪稱典型的賒店版《望江南》。

  一位思婦獨自倚樓望江,希望看到遠行的夫婿乘船歸來。無奈何,征帆過盡,夕陽西下,她的期望卻成空,好不傷心!

  這在賒店的往昔歲月,應該是司空見慣的的畫面:“猶疑望可見,日日上高樓;唯見分手處,白頻滿芳洲。”(趙徵明《歸思》)。

  這長滿蘋草的“白蘋洲”,何嘗不是賒店女子與情哥哥們含淚分手的趙河橋和湖心島?

  三

  栽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

  美女是寵出來的。那麼,寵美女靠什麼?

  當然,首先得有錢。有錢的男人才有資本向女人炫耀,才能給女人足夠的保障。

  漂亮的女人除了要錢,更要安全感。而錢和安全感,相對來說,大多在富人身上。

  依這個邏輯推理,盛極一時的賒店,在過去的輝煌年月里是不缺美女的,那些腰纏萬貫的巨商大賈金屋藏嬌,身邊妻妾成群、美女如雲,也不是什麼稀罕事兒。

  僅賒店作為中國萬里茶路水陸中轉站這一“資本”,不知當時要引多少帥哥美女競折腰!

  據史料記載:清雍正年間,正是晉商在商界叱吒風雲之時。一天,一位山西商人來到了這個中原小鎮,他看到這裡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可以將自己的生意擴展到全國,於是便在這裡設立商號,構築他的商業王國。這位商人就是清代著名的萬里茶道的開拓者,山西常氏家族的常萬達,他將賒旗鎮作為萬里茶道的一個重要的中轉站。以常氏家族為首的晉商壟斷了中國南方數省轉運俄羅斯、外蒙的茶葉貿易。

  從南方採購的茶葉,形成批量后,大都由水路運抵漢口,再由漢水北上達賒旗,從賒旗改陸路,用馬匹馱運至洛陽,入太行,再經太原、大同分別到張家口或歸化,然後穿越戈壁大漠到達恰克圖或庫侖,最終到達俄羅斯的聖彼得堡或莫斯科。

  賒店山陝會館,儼然一個舉世矚目的國際俱樂部。可以想見,每到華燈初上時,南來北往的美女帥哥把古城賒店攪得多麼喧鬧!

  這就是賒店人“栽下梧桐樹”的效應。

  其實,賒店人栽下的不是金碧輝煌的建築,煙波浩渺的碼頭,而是誠信為本的商業理念,博大深沉的情懷和福海連天的夢想。

  那時那地,誰能說賒店水邊無麗人呢?

  美女用亮麗的姿色升溫着經濟,經濟又用強大的力量包裝着美女。

  美的元素,已經通過商人的眼球和高貴的建築,深深地鑲嵌在古色古色的記憶中。

  人與建築,美與文化,二者相得益彰,內外呼應。

  只是到後來,夢想還在,理念老去。

  四

  提起賒店,我們便會不由自主想起它以往的金碧輝煌,想起它陳藏經年的瓊漿玉液,浮想聯翩之後,再加上一個“美女”招牌,便更風情十足和有姿有色了。

  但不管是“瞎想”還是“亂想”,現在,我們站在賒店之外看賒店女人,就會發現這裡的許多“美中不足”,慢慢地,竟讓人有些臉紅。

  平心而論,美女不是賒店的“特產”,賒店自從經濟衰落後便風華不再了,僅有的幾家商鋪也是“門前冷落車馬稀”。昔日依靠的“梧桐樹”沒了,花枝招展的美女只好“孔雀東南飛”另攀高枝。於是,賒店年輕漂亮的姑娘出現“斷層”。

  何況,賒店在歷史上也未曾出過像褒姒、西施、貂蟬、趙飛燕、王昭君、楊玉環、李師師這樣驚艷世界的人物,甚至連宋祖英、鞏俐、范冰冰、王小丫、林志玲這些重量級的明星都沒有一個。

  所以,現在硬把美女往賒店身上扯,簡直就是給一個千年古鎮製造“緋聞”。

  這樣的做派,賒店肯定不願意!

  於是,就有一個疑問蕩漾心頭:一個修建九座城門和皇城有一樣的規制中原古鎮,在商業繁榮與衰敗的背後,賒店的那些年輕女子,在一個以男權為勢利中心的世俗舞台,曾經扮演着怎樣的角色,她們與一個社會體系的命運如何?

  我還很想知道,一個名揚天下的歷史文化古鎮,緣何會出現“談女色變”的問題?還有,即便今天那些相對條件優越的家庭成長起來的90后姑娘,能配上“天生麗質”的有幾?

  按說,賒店水質也不差,氣候也不錯,是應該出美女的。水土豐饒、四季分明,卻偏偏與“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的麗人無緣,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怪的問題。

  細品賒店,我們發現,此地自古至今屬於典型的農耕文化:“待農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傳統的農耕經濟,帶給賒店人的是思想保守,“三從四德”的觀念在這裡的婦女頭腦中根深蒂固,戀家守舊的賒店人,思想里壓根就沒“名媛”意識和“淑女”觀念。

  而且,我還知道,在賒店,有不少家庭對孩子的管教,尤其是對女孩子的教育是不夠重視的,認為女孩子早晚是“潑出去的水”。因此,對女孩子平時的穿衣打扮也不捨得投資,總是處於“窮養”狀態。

  有一個我實在不想在這裡說,卻又忍不住不得不說的事實,就是在今天賒店的不少家庭里,依然存在着家裡來了尊貴客人女人不能“上桌”(坐席)的風俗。

  我曾經細心地留意過,在賒店的大街上,那些說話嗓門大、穿着齊整、面目嚴肅的女人,不用問,十有八九都是賒店人。有些家裡女孩子比較多的,這個家庭的父母,一般在自己女兒十七八歲、甚至十四五歲的時候,就會找各種理由使其結束學業,開始托親求友幫着給孩子找工作、尋出路,且美其名曰:“趁着孩子年輕好找事干!”

  那樣的做法,表面上看是十分關心孩子的未來,實際上是一種私慾的膨脹,無知的表現,就是趁着孩子年齡還小還沒到出嫁的年齡,趁早讓孩子給娘家做點“貢獻”。

  多麼自私而狡黠的表現啊,那些勤懇樸實的父母做得冠冕堂皇。

  這些可憐而又短見的父母啊,常常會自我感覺良好地把“小聰明”當做大智慧來使,最後稀里糊塗在孩子身上注入自己的意志,把孩子送上重複自己人生軌跡的套路。

  非常有意思的是,這些女孩子結婚前最聽她媽的話,覺得父母的“恩情”一輩子都換不完。所以,就是結婚了,還常常往娘家跑。父母也就逢人便誇:“俺妮兒(女兒)最顧家,最孝敬父母,對俺老里(父母)特好,這不,才給俺買了個紅夾襖,又拿來個灰毛褲……”

  呵呵。順便強調一下,賒店自古至今不知何故,很盛行“女當家”。在當地,有一個順口溜,叫“要想發,女當家”。另外,在民間很流行的“里裡外外一把手”,說的也是賒店“好姑娘”。這也是我在上文中提到的“這些女孩子結婚前最聽她媽的話”的根本原因。

  這些“女當家”,一心都想着“當家”,日夜想着咋“聽她媽的話”,想着咋養兒育女,想着咋勤儉持家,“好姑娘“就不能整天像花木蘭那樣“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否則,就成了父母的眼中“半吊子”、“二鍋醋”、“三腳貓”、“瘋喳精”(社旗話,缺心眼、沒出息、不合群、沒教養的意思)。

  已經記不清“女人要對自己狠一點”這句話是誰說的了,反正我敢肯定,不是賒店姑娘的肺腑之言。賒店女人會過日子,會過到連“對自己愛一點”的工夫都沒有,你能讓她狠起來嗎?

  “想漂亮就要狠下心做整容,想苗條就要去做抽脂瘦身,想‘上位’就自願接受潛規則買衣服、抹香水、戴首飾,總之要不怕挨刀、捨得花錢!”這樣的廣告詞,在大城市花花綠綠的地方擠眉弄眼,賒店的女人看了一定會覺得可笑。

  你要“厚顏無恥”地要她狠,那些女孩輕則說聲“不要臉”面紅而過,重則一句“神經病”怒目圓睜。

  這就是現實中的“賒店美女”。

  聽起來,真比“鳳凰傳奇”都傳奇!

  針對外界的偏見和爭議,也有賒店姑娘別出心裁地自我辯護,說那些水性楊花、衣着暴露的外地女人是“狐狸精”,那些打扮得花里胡俏、描眉塗唇的女孩是“花瓶”,還說自己“心靈美才是真的美!”

  是的,勤勞和心靈美確實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賒店女人至今視美德為生命,把勤勞當發家致富法寶,以心靈美為人生追求。但她們哪裡知道,辛勤勞動的品質會導致身體太過結實粗壯,過度地注重內心平衡就會“養在深閨無人識”,這樣的結果,就會在一個競爭激烈、崇尚完美、享受浪漫的世俗前沿“稍遜風騷”。

  不識“時務”就難獲得機會全面展示自己的形象氣質,稍遜風騷就會失去跟人公平競爭的舞台。沒有機會和舞台,人生的價值就很難實現。

  經濟的落後和思想的保守,使賒店漂亮的女孩受到遮掩。走在賒店長長的小巷裡,很難遇到一個香艷溫婉、純情典雅的亮麗女子。就算在某個茶樓或酒店看到出色的一個,細細一問,卻不是賒店人。於是,一臉遺憾。

  那麼,賒店土生土長的美女都跑到哪裡了?

  飛紅流綠的都市夜生活,在無聲地宣告:暖風熏處,才是美女天堂。

  五

  是海燕就衝擊浪波,是彩虹就高掛天空,是潮流就翻過海面……時代需要美女的笑聲,賒店需要魅力的裝點,一座城市不僅需要含蓄獨立的古典美,也不可拒絕前衛開放的現代美。

  城市如此,人亦如此。

  在我看來,真正的美麗,不是青春的容顏,更是綻放的心靈;不是俏麗的服飾,更是內在的自信;不是台前翩然的舞姿,更是幕後執著的堅守;不是巧言令色,而是真誠與人;不是物質的附庸,而是知識的光芒……如出水芙蓉,如草尖晨露,夾帶着歲月的余香,浸潤在生活的靜好里,承載着人性的光芒。

  世人皆愛美,美是一種文化,美女是商業文明和市井文化的重要體現,這種文化的背後,折射着一個時代一個區域群體性的生態方式和精神方式。世界歷史上,曾不止一次地出現過“為美(女)而戰”的事件,中國的唐詩宋詞、古典名著中也多有“窈窕淑女”的描述,現實生活中和戲劇故事裡,多少痴情男兒“寧為花下客,做鬼也風流”,為心儀的美女朝思暮想,甚至獻出戚戚性命。

  事實上,在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處於眾目睽睽的漂亮女性,總是與權力和金錢有關。她們憑藉自身優勢步入上流社會,出入高檔場所,結交上流人物,提升着審美意識,推動着物質生活,豐富着情感空間。大凡是美女相對集中的地方,其經濟實力也不容小覷,“紅花需要綠葉配”,這種社會現象古今留存,中外類同。

  我以往在談論賒店美女的時候,儘管也有一些嘆息和感慨,但更多的是樂觀和欣慰。

  因為,我們已經明顯地看到,賒店經濟復蘇的跡象和旅遊開發的願景。

  鳥擇佳木而棲,人擇秀水而居。城可無山,不可一日無水。

  故此,幾乎所有城鎮設立之初,都考慮到臨水,世界上所有知名城市都自此而來。倫敦有泰晤士河,巴黎有塞納河,柏林有施普雷河與哈維爾河,莫斯科有莫斯科河,里斯本之有特茹河,羅馬之有台伯河,伊斯坦布爾有博斯普魯斯海峽。諸多城鎮臨河而立,都在說明水道在社會生活和發展中無與倫比的重要性。

  千年古鎮賒店,是潘河與趙河的交匯點,史上有名的“商埠碼頭”。因水而生、因水而興,潺潺流水在見證了古鎮的歲月變遷之後,又開始孕生一座生活品質城的未來。如何復興水鄉古鎮特有的生態環境、經濟發展、人文建設三者和諧成長,成為古鎮建設繞不開的主題和持久的思考。

  這裡的領導還算精明和有魄力,敢於直面資源稟賦不足、經濟基礎薄弱的現實,大膽提出以“爭先晉位,跨越發展”為基調,以打造產業社旗、都市社旗、文化社旗、生態社旗“四個社旗”為定位,以產業集聚區、縣城新區、賒店商埠文化產業示範區、現代農業先導區“四區”建設為載體,奮力使這個延續千年的古鎮“老樹開花”,在城市化進程的歷史圖景中煥發新活力。

  他們注重歷史文化的恢復與傳承,加強生態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還青山綠水於民,還風情古鎮於民,從而構築一個和美家園與和諧社會協同創建的良好格局。如今的賒店古城,是自然美、人文美與創意美交融的景觀長廊,恰似鑲嵌在潘、趙二河之間的一顆亮麗明珠,展現着傳統與現代韻味的的城市風采。

  按照打造中原明清第一古鎮的發展定位,先後投資四億多元全面啟動古城保護與開發,傾力打造賒店商業文化古鎮,古城風貌和歷史文化魅力初步凸顯,旅遊產業不斷壯大。按照成規模、成系列和景點聯珠成串、連線成片的要求,強力實施“三大工程”: 青石鋪築,完成興隆街、新華街、紅旗路3條道路建設和南北瓷器街、永慶街等街道的青石鋪路;街景布置,完成瓷器街的修復和紅旗路古城立面改造;景點恢復,建成關公銅像、挹爽門、厘金局等景點,恢復一批老民居、老作坊、老字號,賒店商埠文化產業區被列入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區。

  徜徉在古鎮,遊人不僅可觀賞山陝會館,還可穿梭古宅廊檐,細細品味新城古韻。

  悠悠趙河,雖經滄桑卻依然躍動靈秀。

  漫步街頭,可以深切地感覺到,賒店在華麗轉身,未來不是夢,“幸福樣板”跟着一泓波光在動。

  正如著名作家二月河在談到對中原經濟區和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的理解、期待時,用“金尊玉貴、花團錦簇”這樣美好的詞語,來描摹他心中的大中原。

  這個說法,我很贊可。因為,他表達了一種嚮往和象徵。

  好一個“金尊玉貴,花團簇擁”——讓美的生活,美的人兒,美的氣息,在這個世界,在古老而年輕的賒店多一些,再多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