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蔭區第十一個五年計劃衛生事業年發展規劃
一、我區衛生事業的發展情況
(一)衛生事業現狀和健康水平
近年來,我區的衛生資源更趨豐富,區直醫療機構進一步發展,特色醫療取得長足進展。目前全區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96家,病床4226張,衛生專業人員5357人(其中本區共有醫療衛生機構220家,衛生專業人員835人,病床215張),平均每千人擁有病床12.1張,擁有衛生專業人員15.3人。預防保健工作成績顯著,特別是在災情嚴重的時期,確保了無重大疫情發生,全區的衛生狀況進一步改善,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得到更加有效的保護。衛生法制建設不斷完善,相關行業的衛生質量不斷提高。愛國衛生工作和創建衛生城市活動成績斐然,農村衛生水平明顯提高。全區人民的健康水平進一步提高,2001年全區的人均期望壽命男性75.7歲、女性79.8歲,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2003年嬰兒死亡率10.8‰,無孕產婦死亡,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234.65/十萬,處於較低的水平。人群疾病結構和死亡模式進一步發生變化,急性傳染性疾病所佔比例逐步下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所佔比例逐步上升並已佔主導地位。
(二)衛生事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1.防病治病任務艱巨
雖然我區的傳染病、地方病等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導致傳染病流行的因素和環境依然存在,在短期內不可能有重大改觀,SARS的發生和流行又為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提出了新的嚴峻課題,而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機制尚不成熟。消滅脊灰、新生兒破傷風、碘缺乏病、麻風病及降低麻疹發病和死亡率,繼續保持高水平的免疫接種率的任務十分艱巨。性傳播疾病發病逐年增多,並面臨艾滋病的巨大威脅。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所佔比例日趨上升,而針對新的疾病譜的預防戰略和預防體系尚處於幼稚階段。
2.衛生資源總量不足、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不高
衛生資源總量不足表現在衛生部門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其他部門之間的資源分配不平衡。衛生資源的配置不合理問題主要表現在對預防保健的投入強度明顯低於醫療事業,以至“預防為主”的方針未能全面落實,防保事業基本上仍在實行“以衛養衛”的政策。教你怎樣把有限的衛生資源調整到成本效益好的預防保健上,仍亟待解決。由於補償機制和運行機制不盡合理,醫療機構普遍存在服務效率不高、衛生資源短缺與浪費並存的現象。
3.衛生行政執法體制尚待理順
衛生事業的法制建設雖不斷取得進展,但多頭執法、執法隊伍與執法主體脫節的問題仍未得到根本解決,衛生執法機構依然採用“事業編、行政用”的過渡模式。要徹底理順衛生執法的管理體制,儘早納入行政執法的統一軌道,需在各級政府的領導下有關部門密切配合才能解決。
二、今後五年的形勢預測
1.隨着工業的高速發展,將帶來環境、生態等一系列問題,特別是小型企業的發展,接觸有毒、有害物質的人員有可能增多,職業衛生問題將日益突出。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必將導致衛生領域的一系列變革。衛生部門所面臨的主要任務,將是研究、調整資源配置方式和籌資政策,強化政府對衛生事業發展的責任和宏觀調控手段,加強行業管理和指導,搞好區域衛生規劃,引進必要的市場機制,提高衛生服務的效率和效益,促進人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
3.隨着公費醫療、勞保醫療等社會保障體制改革的深入,大力發展面對全體公民的基本衛生服務以體現社會公平的原則,將是衛生工作中長期的熱點問題。
4.城市化趨勢加快導致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建築、人口密度過高,居民生活空間縮小,生活節奏加快,帶來新的生存環境和公共衛生問題,環境、行為、精神等因素所致的疾病將日益增加,SARS等新型傳染病有可能再度發生甚至流行。
5.隨着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全區65歲以上老人占人口總數的比例從1997年9.5%上升到2001年的11.2%),老年病、慢性病增多,疾病譜進一步發生變化,針對老年病、慢性病、功能障礙性疾病的預防、康復和護理服務問題將日益突出,這對醫療衛生特別是中醫藥服務領域的擴展提供了新的天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隨着社會發展和個人收入的增加及居民保健意識的提高,醫療保健服務需求增加,用於改善生活質量和健康的消費支出將持續增長。
7.醫學科技進步一方面增加了防治疾病的措施,使發病率下降,療效提高,病程縮短,另一方面又使醫療費用大幅度提高,並可能成為沉重的社會和個人負擔。
三、總體發展戰略設想
今後5年我區衛生事業發展的總目標是:建立和完善適應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滿足人民基本需求的衛生服務體系,特別要加強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傳染病救治體系的建設,為全區人民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提供切實可靠的保障,使全區人民都能獲得與社會經濟發展不同戰略階段相適應的基本的衛生保健服務,滿足人們不同層次的健康需求,不斷提高健康水平。
總體方針是:全面貫徹“預防為主、依靠科技進步、動員 區衛生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來自-,僅供學習,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