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正宗地討論一下“正宗”。 正宗原為佛教始祖教義的嫡系相承者,泛指嫡傳承繼,現在大多被用來指物出原門、派出原系、並非假冒之類。在商品社會,正宗已被當作是品牌產品的一個重要標識,凡是名牌產品都要求正宗,否則便被冠以偽劣之嫌。因此,在很多商品上為了聲明物品的真實度,都會打上“正宗”二字,以正視聽。 一次,在吃阿爾卑斯糖的時候,我看見偌大的兩個字“正宗”赫然映入我的眼帘,比“阿爾卑斯”四個字要大多了,看來,品牌已退居到真偽之後了,想必人們首先關心的是是否正宗,然後才看重是什麼牌子,或者這個牌子已得到人們認可,但人們希望的是吃到的是真正的該種產品。那麼,寫了“正宗”就一定正宗了嗎?當然不一定。而且很多人還告訴你,寫了正宗的往往並不正宗,是為了讓自己抬高身價,顯得更正經一些才這樣做的。另一部分人會告訴你,現在制假的能力簡直可以以假亂真了,像這樣的包裝輕易就可以模仿,假冒的產品就這樣堂而皇之地披着一樣的外衣迷惑消費者。由此,人們要最先識別的是外包裝的“正宗”是否正宗了,只有正宗的“正宗”標誌,才是真正的正宗產品。 消費者的判斷能力受到了一次又一次考驗,“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廣告也是鋪天蓋地而來,為了證明自己的產品真、效果好,往往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宣告自己“師出名門”之純,“物自天然”之真,是具有真材實料的東西。各種打擊假貨的活動也是屢見不鮮,像全國的“百城千店無假貨”活動,就是為提倡產品的正宗性、真實性。但同時也說明有太多的假活充斥着市場,有時外形、包裝完全一樣的東西卻賣兩種差別相當大的價格,內行人士就告訴你,這裡有正宗不正宗的關係,比如香煙,各種名牌香煙都有人假冒的,而它們的價格也就因正宗度的不同而不同了。假冒的為了達到正宗的水平,凡是正宗產品有什麼特徵,它就盡量模仿,以至於哪怕是經常吸煙的煙民要想在外觀上辨出真偽來也很困難了,“正宗”也只有在吸食以後才有知覺了。假冒的就是這樣為接近正宗而努力着,唯獨在內容上沒有達到正宗。不僅食品,其它物品如玩具、電器、裝飾材料也都是真假難分,我想人們僅僅在包裝上寫上“正宗”二字已遠遠不夠,或許在“正宗”前面再加一個“正宗”才能區別假冒的“正宗”了。 正因為非正宗的東西對人們的危害極大,所以大凡人們在買東西時就寧買貴的也不買假的,有時在辨別不清真假的情況下也就只能認貴的買了,這也是消費者被當作冤大頭的原因 了。如果物的正宗與否還能鑒別,那麼人的假冒與正宗就很難了。比如假冒交警、保安的,假冒碩士、博士的,假冒軍人、記者的,假冒領導、職工的等等,凡是人能做的職業都能有假冒的,而實際上這些人有的是小偷,有的是強盜,有的是詐騙犯,有的是殺人犯,等等,都是一類社會的渣滓和害蟲,但他們為了讓自己冒充得正宗些,就偽造和配備了相應的證件、器具,甚至讓自己變得看上去善良、厚道或沉穩、有涵養等,以騙取他人,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對於現在社會上的各色人等,我們不知道他們的真實度有多少了。那些貪官污吏也是如此,你以為他在那兒耀武揚威、一本正經地做着人民的父母官,可說不定哪天就成了階下囚了,也成了一個不正宗的官了,這時,我們便要懷疑他原本的人格方面的正宗性,以及作為黨員的正宗程度有多少了。 正宗的東西總是自始至終在那兒的,物品也好,言行也好,它不因時光的改變而轉變。外在的正宗就像廣告一樣只能是一種宣傳而已,只有從內心到外在全都正宗了,才是成為了真正正宗的有用之材。 (時2006-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