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是否每個人的內心都有成為一個詩人的渴望,但我有。總是很嚮往生活中會有詩人筆下的噠噠馬蹄,三月柳絮抑或是花開花落,雲捲雲舒。
我會很努力地把生活詩意,喜歡細細凝望屋檐下滴落的細細水珠,喜歡不急不緩踏着碎步穿過一條窄窄的小巷,然後思索着多年前是否有一個人也在這方磚瓦上走過,他是否在沉思着什麼,當時他的心境是不是和我的一樣?有着在暖暖日照下的些許感動和對此刻生活的熱愛?我們有一天是否會很巧合地在這裡不經相遇?這樣的心境似乎會讓我在現實中有比常人更多的落寞。也許沒有人會體會到我內心的深切渴望。在當下,我似乎只有在觸景時才會感到詩意的存在。我很喜歡凌晨給我的感覺,天色有點潮濕,環境有點寂靜,我獨自地在重複生活。這時候的我,總會莫名其妙地想到曾經感動過我的很多鏡頭,但這些鏡頭在我的生活中沒有親身經歷過,是在閱讀或觀影時感動過我的鏡頭。這種時候,我的耳畔總愛響起一些悲傷的旋律。
我感性過1912。4。14那個夜晚,憧憬過那晚寫在在北大西洋海面的愛情故事。我本身不喜歡悲劇的存在,我憎恨它發生在歷史和現實的每個角落。但我卻不得不承認,悲劇的存在,是很多故事真正地走向經典,走向每個數十年,數百年,數千年,萬年,乃至更遙遠的時空的聽過或讀過或偶然想過這個故事的人的內心,他們會因此而唏噓,因此而慨嘆,因此而珍惜……也是很多故事在千百年後永葆着感人情愫的原因吧。有時候真的很想,很想自己能夠作為這個故事的見證,當然,我也願意做這個故事的主角。我想念那個男主角的炙熱的擁抱和深情,想念那個女主角的天真的允諾和義無反顧的抉擇。當然,我不會否認自己對這個故事的偏愛有很大的因素是:由這個故事改編而成了電影,電影的藝術和商業手法給這個故事增添了不少的浪漫。此外,這部電影是由我本人非常喜愛的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和凱特溫斯萊特來演繹的。但最重要的因素還是這個故事本身符合我對詩意的審美。
可能我對詩意的理解是經不起推敲的,也不會很符合大眾對於詩意的理解。在我看來,那種很感人,值得自己付出所有來換取擁有的情感是我的詩意。而假如我能讓我的讀者或聽眾也擁有感動的話,那麼,我也就是一個詩人了。其實,有很多故事的確不那麼美麗卻感動了我。那種言情的小說,有的真的寫得很蒼白,但卻有感動我的能力,他們里我的生活很遠,但我並不喜歡追求沒有生活氣息的詩意。因此,讀來讀去,記憶也沒有因此而停留,這樣的沒有真正的詩意一說。
詩意的景或人或故事總會讓人有一種刻骨銘心的記憶。一棵經年的古柏,一個懂得的人,一段穿越千年,破空而來的故事都具有詩意的。因為他們總會給我們生命最初的體驗,這種體驗可以是似水柔情,卻也可以是野蠻。野蠻的味道不一定是惡臭的,可以是醉人;野蠻的愛不一定是霸道的佔有,可以是對愛的含淚肯定;野蠻的詩意不一定就沒有感動與美麗。其實這也是我對《呼嘯山莊》的一中情感偏愛。基於這種偏愛,我更喜歡英格蘭的那種詩意,不像中國的傳統詩意。曾有人說英國人陰暗,我本身並不了解。我只是對它有鍾愛,從英國的景到英國的人到英國的文,無一遺漏。我還不知道英國的詩意,只知道它的古老。但本着這種喜愛,我會去找尋的。
我對詩意的體驗不會只是一篇文章,我用一生去體會,無怨無悔。坐在寫字檯前打完這篇文章,感受着窗外8月的火辣陽光,我的內心卻詭異般充滿着溫馨。生命很短,日子很短,我要走的路卻很長,我要的體驗也很長。我從17歲的這個起點開始,可能會經歷很多的風雨險阻,可能以後的我不再年輕,沒有現在對生命的熱情衝動,我可能會被生活折磨得心力交瘁,可能會嘲笑自己追求的如此虛無。但我知道,等到我臨終的時候,再想起我曾經有過的詩意,我會不舍和感謝。
我有一個詩人的渴望。
惠安嘉惠中學611高三:王巧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