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自古以來,都蘊涵深刻,不論是借酒澆愁,還是飲酒助興,亦或是應酬上的推杯換盞,都能受到不同人的青睞。
在我看來能從酒中找到詩意的有三者:一為陶淵明,二為李白,三為李煜。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被後人稱之為靖節先生,他潔身自好,但他也是個有名的大酒鬼。他喜歡沉浸在酒中,以此逃離這污濁的世間,他不慕榮利,嚮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即使生產簞瓢屢空,他也“不為五斗米折腰”,在其辭官后創作了《飲酒》,共20多首,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心志,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由酒而發,真可謂是酒中天才。
“人生能有幾回醉,莫使金樽空對月。”
李白大許多人眼裡是失敗的,他一生窮困潦倒,沒有珍惜曾經擁有的,的確,儘管他滿腹才華,卻被奸臣誣陷而辭官隱退,才華得不到施展,心中也常抑鬱。人們常說他的詩作多是離愁、慘淡的,他也是嗜酒成性: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確啊!他的焦慮太多了,是該用酒來解脫解脫。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
南唐的後主李煜做了亡國之君,他雖生得英俊有才氣,但是在政治上卻沒有什麼“神跡”。他生於七月七日,死於七月七日,這真是奇竅,剛好生死都在七夕這一天;歷史記載,他曾娶過的大小周,是親生姐妹,在感情上他是愁夠了,在亡國之後,他就更是愁雲籠罩,他除了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喝悶酒,別無他法。他無顏面對周娥皇(大周后),以及江南子民。真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望穿古今,浸在酒中的詩人創作出了不少佳作,酒成了他們千萬種情絲的寄託,如果灑真的能使人得以解脫,那麼又何來一生的愁?酒杯滿了,月兒殘了,人去了,惟有小謝樓上“輕歌曼舞”時你的身影。還有那瀰漫在灑香中的愁緒!
四川省資中縣吳仲良三中初二:黃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