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高中作文>高三作文>淺談大學生的逃課 為實踐而棄理論1600字作文

淺談大學生的逃課 為實踐而棄理論

白雲飄飄作文網 字數:1600字

  如今大學生逃課已經成為了一種主流,一種風氣。不論是哪所高校還是哪個專業,逃課現象都隨處可見。很多學生認為上大學最重要的不是學習理論知識,而是培養自己適應社會的能力,大學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學習空殼。下面就是我對這一現象的分析見解。

  大學生逃課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剛剛步入大學的大一學子,起初還是會每節課都到的,可這也不會持續很長的時間,因為大二大三逃課人太多,而且自己的課餘時比起中學來說多太多太多了,寧可呆在寢室睡覺也不去上課,這就助漲了他們的懶惰性。“純理論知識很枯燥無味,又不實用,我一上課就犯困。”一名學生小丁坦言,這就反映了課堂乏味,難吸引學生。如今就業壓力大,為積累實踐經驗,兼職、實習成為了許多大學生的“必修課”,如果與上課發生衝突,大多數學生會選擇逃課,因為在他們看來,課本上的知識可以補回來,但實習機會不是經常有的。這些學生就是認為上大學最重要的不是學習理論知識,而是培養自己適應社會的能力。換言之,他們更看重社會實踐,已陷入了理論與實踐關係的誤區。

  任何一種真正的理論,都具有三重基本內涵:其一,它以概念的邏輯體系的形式為人們提供歷史地發展着的世界圖景,從而規範人們對世界的自我理解和相互理解;其二,它以思維邏輯和概念框架的形式為人們提供歷史地發展着的思維方式,從而規範人們如何去把握、描述和解釋世界;其三,它以理論所具有的普遍性、規律性和理想性為人們提供歷史地發展着的價值觀念,從而規範人們的思想與行為。理論的三重內涵表明:理論不僅是解釋性的,而且是規範性的;理論不僅是實踐性的,而且是超實踐性的。理論之所以能夠“反駁”實踐並促成實踐的自我超越,還因為理論自身具有三重特性:其一,理論具有“向上的兼容性”,即理論是人類認識史的積澱和結晶,因而它能夠以“建立在通曉思維的歷史和成就的基礎上的理論思維”去反觀現實的實踐活動;其二,理論具有“時代的容涵性”,即理論是“思想中的時代”,因而它能夠以對時代的普遍性、本質性和規律性的把握去批判地反思實踐活動和規範地矯正實踐活動;其三,理論具有“概念的體系性”,即理論是概念的邏輯系統,因而它能夠在概念的相互規定和相互理解中全面地觀照實踐活動,並引導實踐活動實現自我超越。

  上大學就應該要更好地學習更多的理論知識,但這並不代表不去實踐。

  實踐觀點是整個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實踐是理論的基礎,是理論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但如果說它對理論起決定性作用,這是毫無疑義的。我們大學生不能因此而輕視理論,導致唯實踐主義。在我國理論界乃至其他領域,有形無形地、自覺不自覺地形成了一種唯實踐主義傾向。實踐是檢驗理論是否正確的唯一標準,只有經過實踐檢驗的理論和經受得住長期實踐檢驗的理論,才是真正正確的理論,但不能因此而否認用理論檢驗實踐的必要性。某種實踐活動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正確的還是錯誤的、自覺的還是盲目的,當然可以根據實踐的後果作判斷,但那樣只是做事後諸葛亮,已經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如果能在事前對實踐活動的目的、方法、步驟以及可能產生的後果,從理論上加以審視、論證和預測,在思維中加以預演,則可能減少失誤,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大學生涉世不深,很容易在實踐中發生錯誤,輕則得到一個教訓,重則危及到人的生命。因此大學生就應該通過認真學習理論知識,總結前人的經驗教訓,才能發揮自己的價值,為祖國貢獻力量。

  然而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強調的是理論對實踐的“依賴”,卻往往忽視理論對實踐的“超越”,並因而在強化實踐意識的同時卻弱化了理論意識。源於實踐的理論,並不僅僅是對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更重要的是對實踐活動、實踐經驗和實踐成果的批判性反思、規範性矯正和理想性引導,這就是理論對實踐的超越。

  實質上,如果一個人不掌握前人傳下來的思想材料,不掌握相關理論的概念、觀點和理論體系,沒有一定的理論修養,即使實踐再多,實踐的時間再長,也不能提出任何新的概念和新的觀點,更何況是大學生呢?

  所以,大學生不應盲目追崇於實踐,選擇逃課參加多類社團,而更應該珍惜大學這難得的學習機會,畢竟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我們既要重視理論學習與理論發展史的研究,又要勤於實踐。大學四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要是我們每個大學生都能在大學期間學到很多理論知識,畢業后也就學有所成,沒有荒廢掉大學的四年。這不僅是對自己的回報,還是對社會的回報。

  高三:moon是我



淺談大學生的逃課 為實踐而棄理論 標籤:大學生作文 我的大學生活作文 淺談作文 逃課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