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過一篇文章:蔣勛拋開了手機、電視等一切智能設備,隻身一人前往台東鄉村生活。他只帶了幾本書,屋裡簡約而清凈,他每天讀書、寫作、散步、做飯,日子很是滋潤,近乎“與世隔絕”。
我很佩服他,竟然能擺脫掉手機無形的魔掌。現在的我們,生活在網絡這張大網下,難以脫身。雖然我並不十分依賴手機,但我能離開手機生活嗎?我認真思考了一下,不能。
寫作業時,幾乎每天都會被幾道難題難倒,不肯苦苦思索,第一反應就是借母親的手機來搜下題,看下解題思路或是發個微信請老師答疑。剛開始我覺得很不錯,思路彷彿被理清了,但細細想來,似乎自己思考鑽研的時間在減少,不自覺地就想用手機來代替自己的苦思冥想,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習慣。看到一時解不出的題,甚至不會再認真反覆地讀題,而是習慣性上網搜答案,心裡暗示自己“這道題很難”。各種各樣的題目答案在網上廣為流傳,它們給我們的只是答案嗎?我想不是的,它似乎像一劑麻藥一點點地麻痹了人的思維,催生了人的惰性,慢慢地,人的大腦也生鏽了。
老師每天在學校強調:不要抄網上的答案。可是抄襲還在班級中流行。學校與老師都嚴令禁止帶手機進校,並讓家長沒收學生的手機。我很贊同這條規定,但真的有用嗎?有同學告訴我,他父母沒收了他的手機並藏起來,於是他每天在家和父母玩“藏貓貓”,為了找手機,衣櫃床底翻個遍。找到手機后,偷走手機溜到自己房間,為了不讓父母發現,還製作了黑色紙板冒充手機放回原處,上演了一出“狸貓換太子”……手機已經成為他們寫作業的依靠,他們的精神寄託。
而同時手機也已經成為社交的紐帶,五花八門的社交工具是溝通的新方式。我想找誰總是自然地用微信,撥打電話已經顯得太不時尚。但是手機鍵盤敲出的信息似乎並沒有太多的情感張力,它只是一段文字。幾年前,我寫了封信給我喜愛的外教,她回信給我,紙上的字跡傳遞着濃濃情誼,倍感親切,那種美好的情愫自然是手機溝通所無法顯現的。但是比起它那麼長的耗時,我更願意使用手機。
有一篇文章提出,怎樣使用手機才正確?我們需要擺脫手機嗎?確實,手機的好處太多了,以至於蒙蔽了我們的理性,我們看不見了它的隱患。小屏幕的世界幾乎滿足了所有的需求,誘惑讓雙眼不再清澈,忽略了身邊更真實、更鮮活的美好,腳下的道路不再明晰堅定……我想:有自制力與不沉迷就是最好的使用。抵制誘惑,剋制慾望,畢竟只有越自律才能越自由。
有了這樣的認識后,我願意相信,我們可以用好手機,而不是被手機所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