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媽媽,我有無數事情可說,反而不知如何開頭,只好遠遠的扯起。我長的據大家說是很像爸爸的,我自己倒不覺得,但我的頭髮又粗又黑又多,這一點毫無疑問的像媽媽。媽媽的頭髮這幾年來掉的很厲害,但是看上去還是很濃密,這就是基數大的明證了。乾隆皇帝用純金造寶塔放他老媽的落髮,連孝心都是金光閃閃的,我這樣的窮學生可學不起。人在外地上學,媽媽生日也無法回去煮一碗長壽麵,大概也就能寒假回家時給媽媽染染頭髮。再早一些的時候,我有時還承擔替媽媽拔白頭髮的任務,後來拔不勝拔,就在方法上與時俱進了。雖然我媽抱怨我不熟練,染得太慢,但她還是表揚我染得很好。這麼說來簡直有些傷感,這完全不是我的本意,不知何以至此。其實我媽媽很顯年輕的,人家全不相信她有我這麼大的女兒,對於這一點她在漫長的歲月里曾經多次帶着不加掩飾的得意跟我和我爸轉述,我稍大后就懂得立即奉上諂媚的附和,不過我爸就不會像我這麼配合了。
我媽可不止是顯的年輕,雖然她經常在家喊:老了老了,並列舉各種證據,其實她的工作比年輕時還多還忙,人好像比年輕時還愛買愛穿新衣服。我爸就笑話說,“比女兒還愛打扮,*******(為尊者諱,此處略若干說法)^_^”,不過我媽是不會理會的。每每上街歸來,不管多麼疲勞,總有精神把燈都打開,在鏡子前把新衣服試來試去,還要找出舊的搭配來搭配去,並對我賴在沙發上懶得去試衣服的行徑極度鄙視,逼我要向她學習,換衣服出來給她看。這也就罷了,如果上班回來非常高興,也多半是因為新衣服受到恭維讚美了,這種開心往往能持續好幾天!就是諂媚如我,也忍不住公開嘲笑她的虛榮。我媽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笑,但是拒不承認,說:“我這是熱愛生活,不像你們兩個懶惰無聊。”說實話,我經常覺得我媽是很好看的,但是這個感覺可能感情色彩太濃。不過既然我媽都能昧着良心說我是美女,那我自然也該投桃報李一下。
寫到這裡,想起一個童年印象來。我的童年過的非常混沌,只剩下些片斷而已。我記得我媽有一件淡青色的絲綢襯衣,她穿着很好看,所以也常穿,後來越洗那青色就越淡的發白了。這個回憶的重點是,我小時候拉着媽媽的手,很喜歡偷偷把袖口上的那個扣子解開,把手伸進去摸她的手她的腕她的胳膊,那麼溫暖光滑豐腴,那種親昵的撫摸的感覺真好。有一個印象就是她穿着這件青色的襯衣在街上走,我就又亂摸她,結果忘了她有沒有阻止我,只記得她當時另一隻手拎着給我買的糖。我也喜歡摸我外婆的手,她那時就已經老了,手上的皮鬆松的,觸感不同,可是也很好。我小時候的比較結果是:媽媽的胳膊摸着更有彈性,更舒服。現在我還是喜歡摸媽媽的胳膊,把臉湊上去小狗一樣蹭來蹭去的,不過我有點兒不好意思,所以比較克制,不比小時候肆無忌憚了。但是我就不記得我媽怎麼溫柔的撫摸過我,肚子疼的時候媽媽會給我揉揉,但是平時她就只喜歡亂掐我捏我,還說“嗯,真結實。捏着也有成就感。”太邪惡了!
我媽年輕的時候特別瘦,大學時一度連80斤都不到。一直到結婚還是很瘦,我爸爸也很瘦,我小時候也不愛吃飯,很瘦。我媽說,我小時候我們一家三口出去,人家的眼光都是充滿同情的。-_-b…汗。為了我小時候不愛吃飯,我媽可是操盡了心,每天都要挑着花樣做飯,為了吸引我吃飯,還把別的小朋友都叫到我家來請人家吃飯,希望造成大家搶的局面來促進我吃,各種開胃健食的葯更不知試了多少。好在我小學三四年紀以後就慢慢變得很能吃了,現在我就很結實啦!如今我也不瘦,我媽媽也已經不可抑制的變胖了,爸爸的腰也要控制不住了,哈哈。經常聽到我媽抱怨小肚子的問題,叫囂着要減肥,吃飯時要剋制,要運動,真是此一時彼一時啊。
我媽除了虛榮,還小資無比。而且還是那種欲小資而不得的小資,這太致命了。多年來的愛看愛情片,讀言情小說,喜歡漂亮東西,長吁短嘆,傷春悲秋,顧影自憐,附庸風雅,種種表現,我簡直羞於描述,雖經我和我老爸無數冷嘲熱諷,熱情始終不改,庶幾可用“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形容。我媽這樣一個敏感自戀並且酷愛抒情的女子,生不逢時,出身貧寒,錯過了成為小資的最佳季節和土壤,事實上只曾做過80年代所盛產的文學女青年。其實80年代那種宏大的理想主義氣質部分的與她的本性相違,所以最後她的文學女青年也做的比較業餘。真是可惜了她對“優雅”“精緻”“豐裕”“遠方”“多情”“藝術”種種詞語和它們背後所指向的一切的迷戀。為人女兒,我本不該這麼刻薄,但是我媽是我見過的最可愛的偽小資,我對她的小資特質的親切和熱愛,是非為人女兒者體會不到的,所以我也就懶得表白了。
我的媽媽還很不講道理。這一點在她和我爸吵架時表現的最為明顯,其他時候屬於偶爾露崢嶸型的。她的不講道理和虛榮小資一樣,是絕對不屑於掩飾的。例如在她和我爸爭執的時候,我就必須站在她一邊。小時候我還比較天真,還說:“我也得考慮你們誰說的對,才能決定幫誰啊。”結果我的媽媽給我當頭一棒:“我要是對,還要你幫忙幹什麼!就是不管我對不對,你都站在媽媽一邊,才能見出你和我親!”——醍醐灌頂,受教受教。從此我才明白人和人交往時,特別是和女孩子交往時,有時也要尊重人家不想講道理的權利。有的人對這一點明白的很晚,這就是沒有家教或者領悟力太差的表現,因此吃虧那也是成長的代價了。我們家吵架的一般過程是很程式化的:1,我媽發難(總歸是我爸做錯了什麼)——2,爭吵——3,冷戰若干小時——4,我百般遊說我爸道歉(這時候要戰略性地忽略誰的錯比較多的問題),安撫我媽??5,我爸道歉,我媽擺架子,反覆挑剔道歉的用詞用語,猶如一個嚴苛的外交官6——我媽終於被我們兩個逗笑——7,做飯,吃飯,恢復正常??8,餘震,偶爾還提起一下表示不滿。這種場面我不知經歷了多次,所以遇到的時候全無害怕,偶爾厭煩,因為過程實在太相似了,結局一望而知,只能一邊默默感嘆他們兩個沒有創意,一邊完成屬於自己的那部分使命。步驟5是幾乎永遠沒有例外的——大家都是學過概率論的人啊,你們想想…算是作為本段段首句的支撐句好了。另一點經驗就是爭論正義之所在有時是沒有意義的,放下無謂的爭執,在恰當的時候進行妥協,其理論依據在於收益大於成本,並被實踐證明是推動事情向好的方向發展,避免拖延使雙方受損的重要手段。這一重要的思想有人要通過血淋淋的歷史事實或者冷冰冰的政治理論分析才能得到,還自以為是什麼獨得之秘,得意洋洋的講來講去。我可不相信他們是在沒有爭吵的家庭長大,所以不得不感嘆某些“學人”大概面對生活這一偉大寶藏時缺乏理解力和總結力^_^。
面提到步驟8——餘震,這就是我媽另一個特點,小氣小心眼的例證了。小心眼是我媽媽極少數平常就肯承認的缺點之一。像“我就是不講道理”這種大實話,她就只肯在步驟5和6之間偶爾無心的說出。而虛榮和小資,她是不以之為恥的。據我媽自己供稱她是從小就很小心眼的,很容易和小朋友生氣,一旦生氣就不理人家,巷子里遇到時正眼也不看一下,只斜斜的瞅着別處,差一點要撞到牆上去。像這種事情,我可從來沒幹過。她要不是愛生氣,也不會和我爸發生那麼多次沒創意的爭吵了。而且吵架的時候言詞也很沒新意,還總愛把很久之前的舊帳翻出來,都快能整理出段子了,雖然我不敢建議她模塊化操作,但是對這種明顯落入下乘的吵架不知腹誹了多少次。我當然很少跟我媽爭執,幾乎只有聽訓的份兒,但是有時也難免解釋一兩句。這種時候就形成一種類爭吵的局面,顯然,從來都是以我低聲下氣的求和來結束的。生氣的時候不是沒想過從此不理她了,但是我從小就非常有理性,考慮一下我能不能一輩子不和媽媽說話呢?顯然不能也沒有必要。那麼堅持三個月不說,和堅持三天不說,和現在就去求和有什麼區別?難道能指望她主動示好嗎?所以我雖然很多時候並不認同她的意見,但是總是抱着委曲求全,大局為重的良好心態迅速打破僵持,在表面上放棄自己的看法。在這一點上我比我爸爸要識時務的多。所以我媽承認自己在三點上不如我,不如我大度,不如我狠心,不如我有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