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到它還是在上六年級的時候,這並不是一個很大的中學,好像只比我的小學大那麼一點點,但在父母的鼓勵下考來了這裡。
初一的時候我們是在附中度過的。在那裡可能因為我們是客人,而且也並沒有什麼負擔,初一我們過得無憂無慮。還是稚嫩的我們在那裡是這裡走走,那裡看看。彷彿那裡就是我們的校園,那短短的一年就是在這歡樂的時光中度過的。
初二了,我們正式的回到了我們的本校。一開始認為這裡是那樣的簡陋,又是那樣的無聊,一棟灰暗的四層樓房佇立在那裡,上面還有着同樣灰暗的幾個紅色大字“xxxxx中學”。操場也是灰暗的,跑道中間是一個足球場,西面則是五排籃球架,當時唯一一個還有一些光彩的,就是剛建的新樓了。誰又會想到這卻是今日我們的樂園呢。
在對這裡漸漸熟悉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這裡的精彩與美麗。據我們老師說北達資源中學的前身是北大二附中。附中原來招生是與我們分開的,附中招收4-6個班級。後來附中一度決定取消初中部,近幾年附中只招收兩個課改實驗班(80人),以及兩個藝術體育特長生班。所以一些附中的老師調到了這裡。這裡曾還是個危樓,但想起之前看着同學們在這樓道里又跑又跳,就也沒太去在意。對我們來說在這裡更多的是歡樂,樂在這裡的春夏秋冬。記憶最深的也就是這裡的春與冬。
春天,也就是這裡最美的一個季節。玉蘭樹上,那沉睡了一個冬天的毛球,開始進行蛻變,不一定在哪一個早晨你走進校園,就看見花開滿了校園。那花外形極像蓮花,盛開時,花瓣展向四方,使校園青白片片,白光耀眼,再加上清香陣陣,沁人心脾,使人陶醉其間。在花開的為數不多的日子中,幾乎每天經過是那裡的人總是是最多的。可有花開也有花謝,那潔白的玉蘭如曇花一現般逝去了,只留下了一瓣瓣花瓣融入泥土。
冬天,雪便是這裡的天使,雪給我們帶來了歡樂。我們不約而同的分成了兩組。一組佔領着乒乓球台那一片,剩下的就歸另一組了,大家玩的不亦樂乎。更有甚者走上了三層的那個平台。結果,經常被管財務的徐老師看見叫下來臭罵一頓,然後叫我們回班。我們一群人哪有那麼聽話,都是先到走廊里藏起來,等老師走了就繼續開始遊戲。
上了初三學業成了主業,那些歡樂也只留在了心中。可風景依然如舊,那玉蘭還是照常開放,可圍觀的人已不是我們。雪,今年還沒有下,可能人還是那樣的多,只是我們已成了旁觀者了。我的朋友一個個離我們遠去,有的出了國,也有的轉了學。我身邊的所有人也開始努力,為了最後的三次考試發奮圖強。中考,即將來臨。
“開始的開始,我們都是孩子。最後的最後,渴望變成天使。歌謠的歌謠,藏着童話的影子。孩子的孩子,該要飛往哪去。”這首歌我們聽了兩年,沒想到第三年也已經過了。離開已成了倒計時,我們要好好珍惜着中學的日子。
初三:無名氏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