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的觸角在遊走,深深地紮根在童年,唯有童年記憶像棵樹,根深葉茂,隨歲月瘋長,不斷在記憶中開出五顏六色的花,不斷招搖我心底積壓的不斷發酵的童年情結。
一頭走入童年的衚衕,捉着迷藏,忽又爬上高大的桑葚樹,將又紫又甜的桑葚塞滿嘴,嘴角流着紫色的口水,滴滿衣服。忽又與夥伴趁看瓜老頭中午回家吃飯的空擋,偷偷溜進瓜地將一個個香香的甜瓜,大大的西瓜,脆脆的稍瓜抱回家,雖然挨一頓訓,還是將瓜吃到肚裡,撐得不想吃晚飯。那時我們腦中可沒有偷東西可恥的念頭,只感到快樂好玩。
童年與泥巴親又親,瓦屋(把泥巴捏的像瓦屋,中間是空的,然後用力摔在地上,聲音非常響,而且中間被拱破)放的賊響,捏的哨子與鳥鳴相比美,印的梅花、小狗、桃子小人等模子到處是,用捏好碗瓢盆,餃子窩頭饅頭過家家。把捏好的各種各樣的玩具晒乾,留到冬天在母親點燃的炭爐里燒成磚樣,比誰的結實,比誰的花樣多。捏泥巴使我們的小手越玩越靈活,心智更加成熟。俗話說“心靈手巧”嘛!
毽子踢得滿天飛。幾個小夥伴逮住羊,把它的鬍子剪掉,騎上狗,把它的尾毛剪掉,攆上大公雞,把它最漂亮的羽毛拔掉,做成各式各樣的毽子,比賽看誰的毽子最漂亮,誰的毽子最好踢,誰踢得毽子高,誰踢得毽子數多,誰踢得毽子花樣多,個人踢,兩人對踢,三人不落腳踢,毽子上下翻飛,好像比我們還快樂。踢毽子讓我們的身體更加靈活自如,讓我們的身體更能茁壯成長。
下六周是兒時的智力遊戲。兩個小夥伴,找來石子樹葉或是小木棒,在一塊比較乾淨平整的地面,用樹枝或石子畫上六道橫線,六道豎線,形成三十六個方格,然後一方下樹葉,一方下石子,如果一方的子下成了方格,就要吃到對方一個子,盡量吃對方將要周上或者方上的子。如果一方的子佔滿了一條線,就是周上了,要吃掉對方兩顆子,雙方鬥智斗勇,盡量不讓對方周上或者方上。下滿方子后若果有被吃掉的子就拿掉。然後開始走子,盡量使自己周上或者方上,又不要讓對方方上或者周上,盡量限制對方的子,讓他不能調遣,最後將對方全部吃掉,或者使其不能周上或者方上,或者不能再走一步子為止,就是贏了對方。雙方往往殺得難解難分,真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連觀戰的都叫好,這時雙方都細心周密的思考自己的路子,生怕有閃失,讓對方得勢,這場廝殺真不亞於戰場上真槍實彈的爭鬥。這是我們最喜歡的遊戲,它讓我們體會到了聰明機智的內涵,誰能看得遠,想得周全,誰就能勝。
童年是快樂的,是美好的,是令人難以忘懷的,是永遠能夠津津樂道的共同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