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幾次的考試,我發現現在的教育制度需要大家來好好的思考一下!
我不妨引用韓寒的一句經典話:如果這個世界能夠出全才,那麼他便是應試教育的幸運和時代的不幸,現在時代是需要的是人才。
真的,去好好的體會一下這句話吧。尤其是那些高調的教育領導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和興趣,但是,現在的少年都很悲慘,有的不是小時候父母的逼迫,去讓他們去學這學那;有的青少年擁有自己的愛好,但是又由於父母的思想及教育的觀念,自己的愛好和興趣永遠都是不允許的,他們只有服從,好好的學習,這一類是屬於好孩子。還有的孩子少小離家,踏上自己的尋夢只路,有的找到自己的一片天,有的在這座城市下面過一輩子。
我看過許多青春的書,像韓寒,郭敬明……寫出的青春是如此的悲傷,叛逆。在城市的下面過上一悲子的人,我很為他們而感到可悲,但是有迫不得已,把自己的青春浪費在自己不喜歡的事,也許,到老了,才會仰天長嘆,為什麼我的花樣年華是這樣的?然後潸然淚下,不禁會讓我們想起這樣一句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現在的時代需要的是“人才”,是指那些有專長的人,而我們的教育制度有是什麼全面發展。時代需要那些特別有特長的特長生,不是那些全面發展的全校第一的人,這樣的人,我也會為他可悲,第一的人不是一定符合企業要求的人,不同的企業有自己的招聘條件,那些死讀書的人是不是可以覺醒一下呢?我喜歡看央視的《絕對挑戰》,我觀察到很多的企業都是在考驗其選手的能力,而不是在叫他們去做大學或者初中的選擇題,實驗題。
而是更多的去考他們對待事物的一種能力:團結協作,創新,開拓進取。雖然我們一直在提倡素質教育,但是我們更多的是面對的是那些應試,而不停的拚命的學習,做題。試問那些教育的工作者們,在應試的巨大壓力之下,何談素質教育。只不過素質的教育更側重與小學,中學,大學只管一卷定終生。
回顧我們跨世紀的這幾年,馬加嚼殺人,以及着名大學傷熊事件,都暴露了教育的諸多問題,在重視成績的時候,卻忽視了對我們心理的教育。
考試壓力過大更是教育部門所關心的問題,現在在高考是換上心理疾病的人不在少數,輕者對考試失去信心,重者自殺。沒有辦法,我們也很無能無力,我們需要教育制度的改革,去培養更多在個方面優秀的學生。
我今天在看雜誌的時候,關注到國外的教育制度就是與我們的不一樣。可能我們受科舉制的影響太久了,分分分,難道就是學生去奮鬥的目標嗎?不是,也許在高考是會因一分而落榜,也因為學生更去追求分數,而在考試是作弊的事件屢見不止,學校刻意追求升學率,也不足為怪。在國外,考試考差,改善之;在中國,考得差,淘汰之。所以有更多的好學生願意到國外去求學,其次,外國的教育,很重視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也因此有許多的諾貝爾獎的獲獎者都在國外(楊振寧,丁肇中是在外國接受的高等教育,初外),其實,中國的學生其實也有創造力,但是又受到教育制度的限制,無法使他們更好的進行探索。
我們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希望看了我的同學能夠過得快樂,自由。能夠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