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雜文>茅台隨想

茅台隨想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自己花錢,斷然捨不得喝茅台、五糧液的。不是買不起,是心理消費不起——那是奢侈的象徵。於是想,哪天能喝上茅台、五糧液,一定是件幸福、愜意之事。

  五十大壽,弟弟送五糧液,五十一小壽,送我茅台。咦?口感不過如斯!遠不及想象之美妙!忽而感慨:世事如斯,幸福如白駒過隙稍縱即逝!未得到時盼,真有了,也就那麼回事了。(弟弟非官者也,有點小錢而已。)

  低於皮膚溫度的水,涼感;等於皮膚溫度的水,不涼不熱之感;高於皮膚溫度的水,熱或燙感。嗚呼!幸福感如斯——比較得來!無時欲有,盼之,得到的瞬間——滿足、幸福!置口於五糧液茅台中,也自然無感覺了,自然無所謂幸福了——身在福中不知福說法的緣由。天天茅台五糧液的,恐怕二鍋頭也美味無比了——賤字的由來。

  幸福,還真不是容易抓住的東西!有點像量子物理學的“測不準原理”——知道了你的速度,就不知道你的位置;知道了你的位置,就不知道你的速度。“盼”與“得到”,產生幸福的關鍵兩大要素!盼,就是沒有;不幸福?未必!得到了,無盼,幸福?未必!盼與得到,速度與位置的關係類似。大量事實及自己的體驗表明,幸福在盼中,在似得非得之間。故有婚姻的圍城之說,民間諺語:進了門扔過牆,形象。

  在盼與得到、似得非得之間,人最興奮——體內的激素大量釋放的結果,那種幸福感自然是最強烈的時候。但這種感覺如果總是維持着,那就一定要有物質基礎——激素的大量持續釋放來維持,理論上,這是不可能的事。造物主不可能讓個人幸福滿滿的。就像變性人、人妖若維持女態必用大量的激素而導致生命的早逝一樣,追求幸福的長遠無論如何是辦不到的。突然強烈的幸福導致的暈厥或猝死,就是激素的大量釋放使然。明白了幸福感與激素的關聯,也就不必把幸福看得神神秘秘的了。須知,長期的大量的激素在體內而不排泄掉,不是好事情!

  何謂幸福?簡單地說:人的慾望(物質與精神的慾望)得到了滿足!滿足之後,於是喜悅,於是蕩漾着一臉笑意。所以“幸福”總是和“喜”聯繫在一起的。“幸福”和“喜”是一表一里、一外一內的關係。幸福了,喜了,於是不問場合、不分對象、不問別人的心境如何而眉開眼笑地說出、表現出自己的幸福、喜悅——成了“炫耀”——討人嫌了!有三句話很經典:一,幸福不會從天降;二,慾望無止境;三,人比人,氣死人!——你氣,他(她)幸福呀!說明幸福是要追求的;幸福也是易消失的;幸福也是比較后得出的。

  幸福喜悅多多益善?非也!范進中舉不是“喜”瘋了?治他的辦法:一個嘴巴外加一句:“該死的畜生! 你中了甚麼?”——打嚇醒了他。中醫認為,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都要有節制的,任何一種情緒都不能太過,太過則傷身!喜也一樣,所以,有“過喜傷心”之說。治法:重鎮安神!一個一天到晚“喜悅”滿滿之人,非送到“瘋人院”不可——非痴即傻也!

  勞累一天,安眠一夜;勤勞一生,幸福長眠! 不追求,無幸福,這是公理!富翁與乞丐同曬太陽而得出乞丐也幸福的結論,恐怕有點矯情:如果乞丐真是幸福的話,人們一定效法並趨之若鶩的——捫心自問:你願意嗎?勝利者幸福喜悅的眼淚,是因為:為了勝利、成功,他(她)付出了太多的汗水、辛勞。輕而易舉的幸福,人們是不會為之眼淚的!而通過艱辛的努力追求得到的幸福,一般人也是不易體會的——登山者歷盡千辛萬苦站在珠穆朗瑪峰頂端時,其滿足幸福,常人是難以想象的。

  人與地球其他動物的根本區別是什麼?是情感?是語言?是工具的利用?生物學的研究都否定之。我以為人與其他動物的根本區別在於:人的貪得無厭的本性並把它付諸行動!鈔票利息的“複利指數”難道不是很好的例證?人的這一特質,決定了人的幸福都是短暫的、一過性的。這種幸福的一過性、對幸福的不滿足性其實又是幸福的大敵!GDP——國民生產總值,有人戲稱是國民污染總值。不是嗎?最後不都是垃圾?有多少是生活必須品,又有多少是奢侈品?我們的地球因為這“狗滴屁”難道不已經是千瘡百孔?無處不在的污染已經使人們痛苦不堪!所以,慾望是幸福的動力,無休止的慾望也是幸福的大敵。如何辯證地看待人及事物,我以為也是幸福的關鍵。研究表明,銅牌得主最幸福:她(他)在想啊,真幸運——差點就沒有獎牌!銀牌得主“悔”呀,哎!差一點我得金牌!金牌得主“愁”呀,哎!怎樣保住金牌!——儘管剛才還是幸福無比的!趙匡胤黃袍加身幸福了沒兩天又“愁”了:爾等也可黃袍加身做皇上的呀?哎!咋辦?於是杯酒釋兵權了;安得猛士守江山?又愁了······

  慾望滿足的可比性,也導致了幸福感的上下浮動。啃骨頭的比喝湯的覺得幸福,吃肉的甚之,吃山珍海味的又甚之。粗茶淡飯較之錦衣玉食自然覺得不幸,但較之飢不擇食寒不擇衣者恐怕又覺得幸福。 官本位社會裡,官大一級壓死你的幸福感那一定是自然而然的吧——儘管此官可能正不幹人事!身體健康之人較疾病纏身之人,感覺一定幸福多多!看到有人“因嫌烏紗小甚至把命丟”,草根也一定心滿意足的。

  眼耳鼻舌身,不同感官有着不同的要求,於是就有不同的滿足感。就有了不同的幸福。中華飲食之所以被稱為“飲食文化”,我想,“色香味形”俱佳的要求不正是最大程度的滿足了眼耳鼻舌身的要求?——當然要有“樂”——滿足耳朵,“一人”向隅,舉座不歡嘛!沒有樂,“老虎、杠子、雞”的喧囂那一定是少不了的。悶頭酒是沒有意思的。研究表明:孤兒院的孩子最渴望擁抱,於是肌膚之親便成了孩子們最大的幸福。古人云人生四大之喜: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提名時。都從某個側面揭示了幸福的含義:即慾望的滿足性,幸福的一過性、可比性、追求性,幸福感的多樣性。所以央視的“幸福”追問是大而無當的。

  或曰:我追求了,我比較了,我也不是太貪,為何幸福不多? 難哉,幸福!倒也未必,長壽之人一定是幸福較多之人。就生活習慣而言,可謂差別大也:有的吸煙,有的不吸;有的喝酒,有的不喝;有的喜葷,有的吃素。共同點是:樂觀、開朗、豁達、淡定,做着力所能及的勞動或執著於自己熱愛的事業。人的一生,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都是免不了的,所以詩云:“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只是希望“喜”——幸福,多一點罷了。人生在世,心無旁騖,執著於某一事業,努力做到優秀,或許可以抵擋其他的誘惑。當明白了大千世界里,人不可能什麼都“能”時,有一技之長的你自然少了很多浮躁之氣。此時,你就會有所比,有所不比:面對他人的成功,從容、豁達、淡定地欣賞,明白那正是世界如此多彩之原因。於是,你一定是幸福喜悅較多的人了。

  人生在世,盼得之間,於是有了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我以為,較之於相對坦途的人生,波瀾跌宕,似乎更接近生命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