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忙的害處
傅伯勇
向來,幫忙是有好處的,即使不能得到獎賞,至少可以得到慰藉。
當然,這只是一個方面;還有另一方面,就是幫忙的害處。這個方面,只是樂觀的人們不願意提起,我在這裡不妨說說。
小時候,我家與表妹家緊緊挨着,我與表妹也一起長大。她家的牛是一頭黃牯牛,脾氣不是很好,動不動就傷人,尤其是遇到陌生人時,往往就將牛角直抵過去。因此,遠遠近近的孩子都避之不及。一次,我與表妹同去放牛,那頭牛的牛鼻繩斷了。我想,我應該幫幫忙才是,主意打定,我就如英雄般奔跑過去,一下子就拉住了牛鼻子。結果,那頭牛將我抵在石壁上,讓我半天喘不過氣來。如果不是牛最終的良心發現,我可能早就見了閻王。
這可能就是幫忙的害處之一,即差點除脫了生命。當然,幫忙的害處,還不僅僅是這點。我記得在鄉下工作時,我給一戶貧困戶評了救濟糧,根據評的數量,應該說能夠為他家度過難關的,因為他家只是暫時困難。但讓我意想不到的是,每個季度救濟糧來臨時,他幾乎都準時到了我的辦公地點,問我:“我的救濟糧來了沒有?”在他眼裡,救濟糧似乎就是配給制。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幫忙居然幫出了一個懶漢來。這不是作孽嗎?這不是幫忙的害處嗎?
幫忙的害處還有。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那些受戰爭破壞遠較中國輕的東南亞國家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賠償,其中緬甸、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所得賠款分別為2億美元、5。5億美元和2。23億美元,甚至連當時尚未統一的越南南方吳庭艷政權也獲得了賠款3900萬美元。而中國呢?在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中,傷亡人數總計高達3500萬,各種損失摺合當時美元計算數額高達1000億以上,“受害最久,犧牲最烈”,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居然沒有得到一分戰爭賠款。不但如此,還留下了釣魚島的後患。這可能也是我們慷慨的幫忙,結果幫出了麻煩,幫出了當前的是是非非。
大凡幫忙,是要做出犧牲的;犧牲也無所謂,只要能夠釀造出美好來,也無妨;怕的是,偏偏幫出是非恩怨來,甚至造成《農夫與蛇》里,那個農夫的悲劇來。如果不看條件,不看對象,不講方式,一味地幫下去,不但達不到效果,還會害人,還會將自己搭進去;如果幫忙因此而死了,別人當然會為你敬獻花圈,但是在敬獻之後,則暗地裡在嗤笑呢。
總而言之,還是要記住“幫忙的害處”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