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一個限制級國家中,我們上網是被限制的,我們說話是被限制的,我們生孩子是被限制的。現在,他們出台了“限娛令”。
有2種方法可以讓文化精神枯萎:一種是讓文化成為一個監獄 另一種就是把文化變成一場娛樂至死的舞台。
我理解“限娛令”的初衷,網絡時代對於電視的沖級空前,電視台要生存,就必須革新。這種革新體現在節目低俗化,過度娛樂化。
誠然,沒人願意天天看《新聞聯播》。即便是《快樂女生》、《非誠勿擾》充滿着爭議,你看或者不看,收視率就擺在那裡。
同樣是高收視率,一個靠壟斷,一個靠競爭。市場選擇了後者,可是道義會不會選擇後者?過度娛樂化的節目總會充斥着大量的爭議內容,在我們無休止的討論春哥,曾哥亦或是馬諾之流時,我們本身就被捲入了這場遊戲之中。
我們需要娛樂節目,忙碌的生活過後必然要有調味劑來緩和疲勞。無論你認為那是低俗或是低端,只要達到了讓人們放鬆愉悅的目的,就不違背娛樂節目的初衷。
我能否將“限娛令”解讀為一種宣傳壓迫?上星衛視必須增加新聞類欄目,必須建立“道德類欄目”。前者或許可以理解為人民需要,而後者是否是挽救道德滑坡的又一無奈舉措。
娛樂節目為何非要與道德掛鈎,《快樂女生》讓無數少女開始做起明星夢,《非誠勿擾》掛起一股拜金主義熱潮,但這些全部是電視的錯嗎?
就如同小時候父母教導我們的一樣,上網的都是壞孩子,所以不能去網吧,那個時候父母惡魔化了網絡。
如今廣電總局教導我們,某些娛樂節目太過低俗、太過不雅,所以不要看這些,這個時候廣電總局妖魔化了娛樂節目。
我們這個時代,有太多誘惑,有太多誘導,自我的分辨才是首要,教育才是根本。
倘若我們有一個良好的教育體系,倘若父母能夠給予我們正確的指導,“出淤泥而不染”並不是難事。
我們不能因為楊XX瘋狂追星而封殺劉德華,我們也不能因為眾多年輕人模仿陳浩南而封殺《古惑仔》,那些都只是表因。
而限制級國家的做法是:我限故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