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是多元性的,理性選擇與主動選擇雖然會在兩個主題上彰顯各自的亮點,個性選擇與惰性選擇同樣能表達潛在的意識構建,但都會根據所需綜合考量,作出比較合理的時事判斷,這種判斷來自於真實和虛假的驗證,來自於沉澱和積累的真實感受。
中國的強大來自於付諸實踐和勇敢探索,來自於去偽存真的優選過程。大家都清楚,一個民族的崛起和頹廢必然有其相關的歷史成因,完全取決於統治集團選擇、頂層設計的結果。曾經和以往算是翻過沉重的一頁,就30年改革開放的艱辛步伐就會讓人感慨萬千。從最初改革的摸着石頭過河到實驗區的逐步放開;從開放引進到制度制約不能適應;從市場經濟已經深入到政府政策強加干預。如同一開始就想砸碎“鐵飯碗”,導致越砸保護的越緊局面,緣由一觸及損失利益的痛處就會以虛假來包患,形成泡沫式的毒瘤,這幾乎是人人都能看到又無法阻止的事。幸好歷史是用事實書寫的,不是用虛假來堆積的。社會規律的走向是大浪淘沙,最終要剔除雜質鍾情純粹,把篩選的功能建立在對後代負責的態度上。
我們面臨的選擇是複雜的現象而不是沉重的腳拌,好像是管理上混亂其實是制度上的不暢。大家都知道,中國現存的法律和政策有很大一部分都在沿用改革前的觀念,脫節的理論不能指導現實就等於阻礙改革發展的步伐。雖說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但面對紛繁複雜的亂象彷彿都已經到了必須扭轉的地步,如何選擇?如何捋順制度在改革方向上的決定性作用?最近十八屆三中全會作了比較全面的闡述,作了改革開放以來最艱難的抉擇,這就是黨面臨執政地位生死存亡的嚴重考驗。
複雜形成的因素是改革開放的政策。黨選擇改革開放是面對閉關自守經濟落後的事實,把解放思想和掙脫一切不合理的束縛作為鼓動提倡,讓世界自由之風任意吹拂。制度無法接軌但文化適應的很快,體制嚴重捆綁但市場經濟不可阻擋。跟隨和模仿,以錢為中心的網絡關係迅速衝破幾千年一直操守的判別標準,不適應和處處被淘汰的感覺人人都存在。表面繁華和不斷失去自我的陰影籠罩着整個社會。社會不斷湧現貪污腐敗、道德下滑、觀念貶值、制度腐朽、收入差距巨大、矛盾突出人心失衡等現象,由於互相不能適應,由於人人都有選擇的自由,由於僵死的制度還繼續執勤,人們選擇投機和虛假來獲得更大利益化同樣是一種需求。如何選擇和如何判別是人人思考最多的問題,可是社會已經告訴人們:人是社會的產物,只有社會環境造就人而沒有誰能夠脫離這個社會獨立生存。國家在選擇、人民在選擇,我們彷彿從來沒有這樣艱難地選擇過,會讓虛假裝飾自己的表情,讓潛在的靈魂無辜呻吟。
全國人民都能感覺到:深化改革勢在必行!這不是剛剛改革初期的口號,更不是官方高調語言的美化,而是要徹底實施手術的時候了。要改革必然有傷害,要選擇必然要有犧牲。說複雜而不沉重,是指要站在歷史的高度看待選擇繼續改革的必然性。大家都知道,改革初期的願望能調動起所有人的激情,那是人人都想得到表現自己的機會、施展才能的舞台、實現人生價值的最大化,這非常符合人性和理性的思維運籌。今天同樣在選擇改革,是因為虛假阻礙發展,極大地傷害了人民真正發展創造的動力。搬開絆腳石是發展的需要,這不是某個領域出現的危機感,而是整個社會系統出現了呼救的聲音。
好政策和好制度就是一劑救世良方,而這個良方又是什麼呢?每天醞釀的聲音中不乏智慧的經典,可是要實現美好的願望必然是人的行為,必須是一大批有識之士敢為天下先的犧牲精神和負責任態度。自然我們無怨無悔地選擇了改革,就應該知道改革意味着刷新自己創新社會,首先從革新自己完善自我做起,讓自己的思維儘快經受市場經濟與市場文化的考驗,這種考驗是全方位的,是針對每個人的、沒有迴避餘地的接受現實,任何虛假與僥倖都將是暫時的保留,人們最終會選擇一種高尚的情操感動後代優化生命的,或許曾經的浮華只是浮躁,或許曾經的擁有隻是裝飾,對內心來講永遠逃脫不了渴望的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