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崗一分鐘,就要干好60秒”
——記明凱照明有限公司一車間主任王海周
王海周,大學學歷,中共黨員,於2009年6月應聘進入明凱照明有限公司,現任明凱照明有限公司一車間主任。在日常工作中,王海周能嚴格以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注意以身作則,在他的帶領下,一車間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環境井然有序,標識清楚,員工們和睦團結,積極進取,奮力拚搏,使車間的各項工作得到穩步的提高,得到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好評。
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王海周進入明凱照明工作三年以來,始終以高度的責任心,飽滿的工作熱情投入到工作之中。
明凱照明一車間是一個新建車間,主要以貼牌生產為主,為松下客戶代加工,該產品生產要求高,產品更新快,要求較多。有時,每周的生產計劃要調整4次以上,有時候材料剛到就要出貨。記得有一次,一個新產品上午剛剛做完試樣,下午3點材料才到,客戶要求明天一早就要出貨。按照平時的生產流程,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訂單。但是他急客戶所急,把生產線分成兩個部分連軸轉,為了保證質量和產量,他連續上了36個小時班。像這樣的事例,對他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了。
王海周每天早上7點半到公司,下班就沒有定數了,加班對他來說已經習以為常,每周休息一天是他的工作習慣也是工作的需要。妻子在寶山工作,他在浦東工作,一個在上海的最西邊,一個在上海最東邊,貫穿整個上海市區。雖說不遠,但在今年LED生產最緊的時候,他們夫妻竟有兩個月沒有團聚。
有一次,王海周當年在部隊服役時留下的腰肌勞損突然複發,此時正巧有日本客戶到公司來審查,他硬是沒有休息,堅持到客戶審查完畢。同事們看他疼得齜牙咧嘴,滿天大汗,領導讓他回家休息,他憨憨一笑,說:“這算啥,這比以前當兵時輕鬆多了”。
對於這些超常的付出,他沒有抱怨,他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我是一名黨員,在我們部隊有這樣一句話,在崗一分鐘,就要干好60秒”。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善於學習、技術過硬
王海周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后,並沒有因為工作繁忙而放棄學習,對他來說學習與工作密不可分,學習是為了工作,工作也是學習。
王海周剛進SMT車間擔任主任的時候,對於從未接觸過生產流程的他來說,什麼都是新的,對各種設備的性能、產能等一無所知。一個主管不知道這些,就無法合理安排生產,就會導致很多浪費。於是他就利用下班時間到車間向老師傅學習,學習機器的簡單操作,學習現場生產計劃的安排。同時,他還多留了一個心眼,對各種規格的產品在不同機器上的產量是多少,有哪些要求;對每種機器各個崗位需要多少人,對不同產品在生產中應該注意哪些事項等等,他都一一記錄在心中。就是憑着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憑着吃苦耐勞的敬業精神,他很快就熟悉了整個車間的生產工藝流程,之後就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舉措:首先對現場部分工藝流程和崗位設置進行了調整,減少人員三分之一,使產能提高了一倍;接着,針對現場管理薄弱,組織了基礎管理培訓;最後,針對現場人員流失率高,現場標識不清楚等問題,他又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進措施,如:設立生產看板、建立會議制度、制定問責制度等等。他就是這樣一個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勇於動手改變現狀的人……
作為車間負責人,他還學習了很多實用的生產管理知識,他說,學管理跟帶兵打仗一樣,要有謀略、有技巧,才能打一場漂亮仗。短短的四個月之後,一車間面貌煥然一新,連廠里的一些老員工都嘖嘖稱奇。
強化管理、大膽實踐
圍繞公司的規劃和工作部署,王海周在車間里經常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保證不影響生產的同時,實現了靜電車間的改造和SMT車間機器的重新布局。
松下LED生產任務很緊,產品更新快,光LED產品每周就有3到4個試樣,車間里每天基本上都有試樣生產,有時候最多一天要生產3-4個試樣,可又沒有事先安排在計劃中。王海周就是在這樣非常有限的空間中,想盡辦法完成了各種試樣。他還幫助T8車間培訓插件技術人員,使兄弟車間技術水平大幅提高。他還是車間產品質量的主要承擔者和主要推動者,與公司計劃人員一起制定合理的車間生產計劃,在保證質量的同時,也保證了產品的順利交貨。
也許是軍人出身,王海周保持了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那時,當他剛剛來到這個車間的時候,由於管理人員都是從以前國企轉制過來的,“有困難找領導”是國企的慣例。他接手以後採取了一系列有效的辦法,每次下面基層管理人員來找他,他都是默默聽他們說完,然後再笑嘻嘻的問:“你想了哪些辦法呢?現在你解決到什麼程度啊?你現在找我需要我幫什麼忙啊?”慢慢的,下面基層管理人員就不再來找他了,現在變成遇到問題先想辦法自己解決。不知不覺中就培養了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記得有一次同事們在一起聊天,他說他喜歡狼,他說狼有以下幾個特性:一是敏銳的嗅覺,二是不屈不饒,奮不顧身的精神,三是群體奮鬥意識。的確,很多同事都能從他身上感受到這些優秀的品質。
在SMT車間,由於生產設備是二手貨,故障率很高,現場管理又跟不上,導致產能上不去。針對這一問題,他經過調研之後,發現車間里的設備一部分是自己的,一部分是租賃的,操作人員情況複雜,難以統一管理,工資差異比較大,人員流失率較高。對此,他通過出改變運營模式,把租賃機器部分人員全部納入公司進行統一管理,對組織架構進行規劃整合。他針對不同規格的產品在不同機器上具體產能進行了詳細統計,再根據實際情況折算出合理的計件方式,實行多勞多得的計件工資。激發了工人的積極性,有效地提高了產能,控制了人員的流失。
為了保持生產設備的完好率,他提出了三養制度:月保養、周保養、日保養,並制定了相應的表格,責任落實到人。對機器嫁動率不高的現象,制定出用停機記錄的方式來分析是機器問題還是人員問題,從而將考核目標落實到相關的責任人。
經過大膽改革和實踐,一車間產能有了很大提高,人員結構也變得相對穩定,為製造中心繁重的生產任務提供了有力的軟硬件保障。
細數王海周的點點滴滴,我們看到了軍人出身的他在事業追求中毫無遮掩地袒露了本色率真的性情,無怨無悔地書寫着樸實無華人生,他為上海明凱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