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文化隨筆>編輯是人不是神—淺論“詩歌”

編輯是人不是神—淺論“詩歌”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據說詩是同小說、散文、戲劇文學和影視文學並列的一種文學體裁,而且較文學、藝術更高。人們通常把美好的東西似乎都要冠以“詩的”,譬如:詩的境界,詩的語言,詩的人生。

  古時便沒有給詩下個嚴格的定義,現在就更無辦法了。狹義的詩有人歸納了四點:[一]詩的外形要分行(不包括散文詩);【二】大多具有一定的韻律、節奏,通過押韻產生音樂美且便於記憶。為什麼現在的詩寫上一稻籮,而別人讀後難記下一個字,古人卻憑二十個字可傳誦千載?正是這一方面缺失的原因;【三】要有更精美雋永的語言,抒發美好的情感,或表達發人省思的哲理以及描繪動人的場景;【四】同其他文學藝術一樣,來源於生活。

  那一篇幾千字的小說可以用幾十字概括清楚,而一首幾十個字的好詩或許用上千的字也不易闡敘清楚。這便是詩的涵泳,詩的意蘊,詩的美感,詩的朦朧。譬如大海,從視覺講,是蔚藍的;從嗅覺講,是咸苦的;從深度講,是不可測的;從廣度講,是不知邊際的;而又有人從海洋學來講:海只是為島和島嶼所分割的大洋的邊緣部分。等等。回答一個具體的海尚且如此,更無論那愈抽象而複雜的詩了。

  我對於詩的理解大約停留在小學生的時代,(不知道這世道需不需要謙虛的態度,)我深知自己寫不出好詩,既使寫了,也只以“三腳貓”的功夫微敘心境,不可能為別人詠誦或深記,只是有詩的情結而並不准備作詩人且層樓勇上。卻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居然當上詩的編輯,甭說別人不相信,我對自己也抱懷疑。既然當了輒略拭一番吧。

  我請老父將從前買的詩集及鑒賞評論詩的書從老家捎來,約有十餘本。有二角五的集子,有五角的集子;還有厚厚的【現代詩精品賞析】,卻僅五元來錢,那以前的書真不值錢呀。遂開始啃讀起來,也懂得幾個術語了,例如:意象及其種類;深層意蘊,也大至懂得從哪些方面來理解,如:語言的技巧,表現手法以及詩中體現岀的虛實形神動靜正反藏露等。我也只撿緊要的苦啃了兩宵,便膽顫心驚的充當起有學問的詩之編輯來。

  我評了幾回,便自覺壓力特大。此時管理員說了一句話:“編輯是人不是神”,不嚳驚天醒鍾。別說人了,既是神,亦不盡如人意。何況詩本來沒有嚴格標準。一首詩可以稱“火”,另一人可曰“水”。皆根據作者對紙面文字獲得初步感知,然後視其意象的流露,評者再以自已的人生經歷和文學修為而進行挖掘它的深層意蘊,才寫下自己對此詩的評斷。但寫手中肯定有修為高於編輯者,或許評語略失公允,自是再所難免;而編輯之中亦有相交好者,評論末免有溢美之詞。(這便是人之常情,可誇大其詞也定遭有修為人的鄙笑:還精品,別現眼了。所以編輯亦不能亂溢美。)( : )

  我曾聽過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詩人胡弦來宣城講的詩課,別的早忘了,只記得一句:“詩可以讓人有美好的享受,卻難給人物質的多大財富,千萬不可為生計謀。”想來也是,不說全中國了,單這網站就有難以數計的詩人,如晉時的司空,也可比夏夜繁星。最好只能“以文會友”,陶冶個人道德情操,做個有詩意的人就夠了。固然不排除有人具大才學從此網站跳出去,走向中國,甚至世界。自不論別人了,我且只願做個喜愛詩的人,以公正平靜心審每一份稿憑自己的學識。

  是人就有缺點,什麼詩可以為精品,什麼詩可以退稿,編輯還是能做一點主的,俱本着自己的文學修為仔細評審每一篇詩。但有一回我違了詩道,將一篇所謂的詩通過了。我讀了他的資料,第一次投稿,且那詩平板直敘少詩意,文字既不優美也不祥和,充滿暴戾之氣,當時欲退稿。但念及有如此戾氣的人忽然來寫詩,斷然有文心在,錄了他也許令他漸對詩產生興趣而化去心中戾暴之氣,未嘗不是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之事,乃毅然通過預審。這也能說明編輯是人不是神的例子了。

  我們在同一個網站里組成一個大家庭,便和和美美的過吧。寫手與編輯沒有差別,甚至寫手裡高於編輯素質、水平的大有人在,無非一個先進來,一個後進來而已。還是要靠貨真價實的東西贏得讀者共鳴、青睞。

  人人是編輯,人人是寫手,無論編輯還是寫手,都是人,不是神!



編輯是人不是神—淺論“詩歌” 標籤:這片土地是神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