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讀完托爾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掩卷之餘沉思良久,心中無限感慨在涌動、涌動,如鯁在喉想一吐為快,拿起筆卻又茫然,覺得無從下筆,也就不了了之,留下些許遺憾。今天又看了一遍《安娜卡列尼娜》的視頻,雖有四、五章節,但我不看完不痛快。關閉視頻時,晚飯時間早過了,我坐在那兒卻懶得動,思緒洶湧。
悲劇,我嘴裡念叨。把美的東西毀滅在你的面前,讓你扼腕嘆息,遺憾之極,震撼之極,深刻之極。安娜貌美如花,氣質高雅,對真愛勇敢追求,對世俗無畏抗爭。本來她已安於現狀,婚姻也算令人羨慕。丈夫卡列寧位高權重,對她相敬如賓,有個乖巧可愛的兒子謝遼莎。但事實上她的青春她的活力被桎梏,沉悶單調的生活令她窒息。所以一旦與相貌俊朗體格健美頗有男子氣概的青年軍官伏倫斯基邂逅,再加上伏倫斯基如烈火般激情而執着的追求,即使她想拒絕她想逃避,但她的眼睛泄露了她心中的秘密,她的心靈背叛了她的理智,瞬時迸發了愛的火花。在越軌中品嘗到了從未體驗過的愛情的甜蜜滋味,從此像匹脫韁的野馬。丈夫一再的容忍、警告,世人的說長道短紛紛議論鄙棄唾罵,都不能撲滅她心中熊熊燃燒的愛情火焰。伏倫斯基也是一樣,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失去了在軍中升職的機會,甚至在卡列寧的迫害下,被迫遞交辭呈離開了他完全有可能前程似錦的軍營。他為了愛人願意做出犧牲,離開了風流倜儻的他遊刃有餘的社交場合,嘗試着在意大利學畫,樂意到偏僻冷清的鄉下去。
但他們的美夢終究難圓。卡列寧不肯離婚,明明恨屋及烏不愛兒子啦,卻不讓安娜母子見面,讓她飽嘗失子的痛楚。他們的名分難以確定,安娜作為伏倫斯基的情婦就見不得陽光。於是二人之間開始猜疑、爭吵,心與心之間逐漸有了裂痕,且愈演愈烈。安娜不被愛人的母親及家人接受,擔心愛人在她母親鼓動下被其他年輕貌美的貴族女孩奪去,從而無情地拋棄她,為輿論所迫只能孤單的呆在冷清的房子里而神經幾乎錯亂。猜疑、爭吵,安娜的歇斯底里,又不被愛人理解,伏倫斯基認為安娜已不可理喻,再三說自己的容忍是有底線的。這一切,安娜絕望了崩潰了,最終選着卧軌自殺是必然的。她最後的喊聲:主啊,原諒我的錯吧!令人心碎。伏倫斯基也因為極度的痛苦極度的懺悔,決絕的選擇了上戰場,以另一種方式來結束自己心如死灰的生命。
倒是列文與吉蒂的愛情與婚姻是完滿的。雖說好事多磨,吉蒂曾經走過彎路,被外在的浮華、瀟洒所吸引,為此付出了代價。一場大病,出國療養,讓她痛定思痛,經過觀察、思考,悟出了生活的真諦,明白了列文才是她可以託付終身的最佳愛人。他們的婚姻被所有的親人朋友祝福,他們的愛情婚姻紮根在厚實廣闊的土地上。列文能揮舞鐮刀,和莊農談笑風生的刈草,能躺在草垛上親近自然。他有頭腦經營農場,他能勞動創造財富。他深愛脾氣古怪與一個妓女廝守患病落魄的哥哥尼古拉,接濟他關愛他。吉蒂呢甘心呆在農莊,呆在野草和花香中,與家人與下人融洽相處。尤其是當列文的哥哥尼古拉臨死時,她竟能不嫌棄命懸一線的病人、那個所謂的臟女人,把雜亂的臭哄哄的房間清理的整齊乾淨,幫助把骨瘦如柴面目可怕的瀕死人擦洗梳理打扮一番。不像伏倫斯基,經濟依賴母親的給予,而他母親卻排斥安娜,不願接納她。安娜的丈夫卡列寧又是個偽君子,骨子裡冷漠、殘忍。
化用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句話: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愛情啊,腳踏實地的生活,家人周圍人的祝福,可以“載舟”;愛情啊,生活無着,家人鄙棄,亦可“覆舟”。我不由想到了魯迅的小說《傷逝》,男女主人公亦有勇氣衝破世俗的樊籬,毅然追求至真至純至美的愛情,他們如願以償地結合在一起。可是好景不長,最終涓生因被世俗所不容,事業無成謀生無途,因絕望而沉淪;子君因絕望而歸家,因極度痛苦而夭折了,如花的生命凋零了。所以,人們啊,首先得腳踏實地生活着,然後在這基礎上築造愛的窩巢,婚姻能得到家人的祝福,愛情才能永遠甜蜜幸福。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然而完滿的卻平凡,又因平凡而易於完滿;殘缺的卻絕美,又因絕美而易於殘缺。安娜的愛情、子君的追求,無異於一尊斷臂的維納斯,絕美的讓世人刻骨銘心絕美的可以流芳千古。像那一現的曇花,像那劃過天際的的流星,像那稍縱即逝的閃電,雖說隨即枯萎了墜滅了被黑夜吞噬了,但永遠炫麗在人們的心頭,永遠燦爛在歷史的額頭。
如今芸芸眾生,尤其是年輕人,還在不斷的演繹兩種選擇:為了真愛不顧一切,有可能像煙花,璀璨一時,隨即灰飛煙滅;要麼生活着守着平淡的愛,像紮根肥沃土地的野草一片青綠,搖曳着花的淡香。還有人在兩者之間飽受煎熬痛苦掙扎難以取捨。而他們的故事又將留給當事人旁觀者,以及後人去敘寫評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