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歲月隨筆>又聞酵子饅頭香

又聞酵子饅頭香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下班途中,偶遇一家地鍋蒸饃店,酵味裊裊,香息撲鼻。

  一大籠剛出鍋的熱饅頭騰着白霧,盈盈澤澤,像一個個水靈靈的胖娃娃卧在籠中央,看着就喜歡,想着就想吃,勾來了我的口水。純純的酵子香味,喚醒了我記憶深處恆久的一抹醇香...

  兒時,每逢奶奶蒸饅頭,我就在旁邊看,邊看邊學。蒸饅頭這活,看着簡單,其實很複雜,要好幾道工序才能完成。早上,先用半碗水泡上一大把酵子,吃把飯,濾掉酵子渣,只留酵子糝,參兩瓢面兌水,均勻攪拌,這叫發麵。發好的面上蓋上一層麻布,上面壓上蓋子,這第一道工序算是完成了。

  一直到太陽偏西,面發酵好了,漲了滿滿一大盆。奶奶把它平攤在案板上,上下各撒一層面撲,再參些鹼面,防止發酵后的面發酸。然後前後左右翻來覆去地揉,搓,揉搓十分鐘左右,再拽成一二十個小麵糰,繼續揉搓。但這回和剛才的揉搓不一樣,是左手捏着,右手焐着,打圈轉,奶奶說,這叫拾饃集子,夏天,拾這樣的饃集子,大顆大顆亮晶晶的汗珠順着奶奶的臉頰往下滴,我問奶奶熱不熱,奶奶說:

  “有小幺在,奶奶就不熱。”

  冬天,當大顆大顆的汗珠往下滴時,

  奶奶的回答是:

  因為有我在,她老人家覺得心裡太暖和了,所以才暖出了汗。

  每逢此時,奶奶一邊拾一邊唱歌:

  “左轉轉,右轉轉

  轉成一個圓圈圈

  圓圈圈裡有皮錢

  我的小幺吃到它

  長大掌大權。

  左手捏,右手焐

  焐出了好年頭

  剛出鍋的饃饃拿在手

  三小口並作兩大口

  吃了饃饃有力量

  下到田間地頭不覺累得慌

  我的毛毛乖

  我的乖毛毛

  跟着奶奶做饃饃

  做好饃饃找個好婆婆

  做不好饃饃,找不到婆婆

  當時的我,對奶奶這歌一知半解,只知道傻傻地跟着唱,傻傻跟着樂。長大后才明白最後幾句意思是:

  女孩兒在娘家不會做飯,到婆家不討人喜歡。

  至今,奶奶這種不着邊際的南腔北調一直幸福着我所有的感覺。

  在奶奶的說唱中,一二十個麵糰子揉好了,就放在面板上繼續漲,直到漲到渾圓渾圓,才開始第三道工序。

  往鍋里加水,放篦子,鋪饃布,再籠一鍋劈材火,大火旺燒,水開了,溜鍋邊放置揉好的麵糰子,這樣蒸出來的饅頭帶着鍋焦,特好吃,嘎嘣嘎嘣脆脆香,就像吃冰棍。一二十個揉好的麵糰子不多不少剛好放滿一鍋,上面壓上鍋蓋,鍋蓋上放半碗水,啥時候碗里的水燙手了,饅頭也就熟了。這蒸饅頭的三道工序終於完成了。

  半個小時后,饅頭蒸好了。奶奶熄火后交代:

  這時候還不能掀鍋,要再焐上一根煙功夫,俗話說,千煮萬煮,不如一焐,焐出來的饅頭更鮮更勁更入口。

  終於等到饅頭出鍋了。我端端着小饃籠站在鍋邊等,奶奶一掀開鍋蓋,濃郁的酵子味撲鼻,有的饅頭樂得咧開了大嘴巴,那些歪歪扭扭的不用說就是我的傑作。我不不顧燙手,拿起一個最大個的冒着熱氣的大饅頭就往嘴裡送,猛咬一口

  ” 嘖嘖嘖“,燙得我直咬牙,奶奶嚇得趕緊奪過來,

  ”慢點,慢點,沒人和你搶,小心燙着你的舌頭。“

  稍涼一會,我把饃皮揭下來,一圈一圈地一口一口地細嚼慢品,那個鮮,那個勁,那個爽,像吃了人生中的美味佳肴。吃完,我又把貼着鍋邊的饅頭一個個搶過來,揭掉鍋焦就往外跑,當成點心向哥哥姐姐炫耀,誘惑他們的眼球。因為搶不過他們,常常弄得一鼻子灰,只好哭喪着臉向奶奶告狀,我清楚地記得,因為這事,沒少挨爸爸的批評。

  邁過歲月的門檻,轉眼,我即將步入中年,每天為材米油鹽匆忙奔波,很多年我已沒有自己蒸饅頭吃了,如今,聞到這酵子饅頭香,彷彿又聞到了奶奶的味道,家的味道,愛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