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在外,思想更多的竟然還是從小喝到大的米羹飯。喝了半輩子的米羹飯,不僅沒有喝膩,反而讓我更加思念。可以說對米羹飯我情有獨鍾。
回到家,溫柔又善解人意的妻子端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米羹飯。飯未至,香撲鼻,一種米羹飯獨有的清香,沁入我的心脾。我貪婪地聞着這誘人的香味,有些激動不已,甚至是迫不及待。
用嘴輕輕的吹了吹,又輕輕的吮吸了一口飯 ,“好香啊”,我忘情地喊了出來。就像酒徒豪飲了一杯百年佳釀,彷彿茶客品嘗了一盞真正的明前毛尖,爽了,醉了,醉回了從前……
小時候,是不大想喝米羹飯的,因為幾乎每頓都是米羹飯。當時,農村有句諺語:老百姓吃苦,孩(鞋)圪簍磕土,米羹飯配饈(用柿子和谷糠磨成的面),樵樵(高粱)麵糊糊。這是當時農村生活最真實的寫照。
農村吃飯是習慣到飯場去的。特別是夏天傍晚,大人小孩齊聚飯場,一邊吃飯一邊乘涼,有時談時事政治,有時話理短家常。有時候,月亮升上來了,便會掉進一碗碗的稀米羹飯中,,月亮在碗里晃來晃去,好像一不小心便會被晃出碗外。孩子們用筷子在碗里撈啊撈,撈光了碗里的豆子、玉米、蘿蔔片,月亮依然在碗中晃蕩。他們便大口地喝起飯來,似乎想一口吞下碗中的月亮,飯盡抬頭,月亮依然在天空笑吟吟地望着,又好像調皮地扮着鬼臉……
那時候米羹飯作為主食,稀可涮腸,當時可飽,實不耐飢。有時人們會配上一合“饈”(不知是該寫“饈”還是“小”,就是用秋天成熟后的柿子皮和谷糠磨成的面)這便是一頓比較耐飢的飯了。大米、洋麵(白面)、豬肉片、油圪朵在當時人們眼中,一點也不亞於今天人們對於鮑魚、魚翅、生猛海鮮的嚮往。可是,當時人們真是`苦並快樂着"。
改革開放以後人們在不知不覺的富了起來,生活質量不斷提高。飯場上,人們碗中清一色的米羹飯已經不見,大米、麵條、肉菜、油圪朵已經司空見慣,成為家常便飯。更多的人在家中用上了飯桌,炒菜、烹魚、拼盤……
米羹飯從人們生活的主食轉變為一種風味小吃。它粗糧細作,涮解油膩,清香爽口。夏天喝一碗,清熱解暑;冬天喝一碗,暖身養胃。更加受到人們的喜愛。
正宗的米羹飯,要用砂鍋或鐵鍋,生柴火或煤火慢慢熬制;先在水中放入干豆角、干蘿蔔片、中(熟)玉米、大豆、花生等多種添鍋料(鍋開后也可以),鍋開后,下小米 (少量),用文火熬做,,稍熬一會,再散揚進適量玉米圪糝(不可以結塊),然後繼續文火熬做,直到噴香四溢,稀稠適宜,再放入少許干豆葉菜,熬起則成。
米羹飯,見證了中國農村生活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見證了中國農民勤勞善良、勤儉樸實 的傳統美德,更見證了他們以苦為樂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而一鍋噴香可口的米羹飯的精熬細作,也向我們揭示了一個簡單的哲理:即使是一個極普通極平凡的生命,只要經過生活文火的熬制錘鍊,也會迸發其生命的別樣精彩。
飯稍微涼了,我迫不及待地連喝了兩碗米羹飯,直到飽嗝連連,才意猶未盡的放下了碗筷,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做"肚飽眼睛飢“。
啊,米羹飯,我曾經朝思暮想,夢魂縈繞的米羹飯!——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