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時事評論>心寬不知老將至

心寬不知老將至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我國正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作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群體,老年人正受到社會各方面越來越多的關注與重視。而切實把握自我心理調節,以樂觀豁達的心態走進生命的金色之秋,是每一位老年人所要面對的生活命題。

  老年朋友們心理的自我調節包含着極為豐富的內容,其主要的還是心要放寬,心寬與豁達是樂觀開朗的前提。要達此目的主要須從三方面考慮。首先是達觀。人這一輩子,也許轟轟烈烈,也許平平常常,到了晚年就該自覺撫平世事紛繁留下的所有印痕,使身心處於自然舒緩與平實之中。經歷了太多的生命旅途上的風風雨雨之後,才知道平淡是真,於是就該淡泊心志,拒絕名利物慾煩擾。孔子曾經告誡說:“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所謂“無欲品自高”,這才是修身養性的根本,這才是應當追求的目標。有了這樣的心理準備,才能愜意舒心的把握晚年的幸福。或致力於筆墨丹青;或鍾情於花鳥蟲魚;或傾心於絲竹管弦;或寄情於高山流水。在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活動中陶冶性情愉悅身心,演奏出生命秋天的輝煌樂章。

  其次是豁達無憂。莎士比亞有句名言:“一個人思慮過多,就會失去做人的樂趣。”而老年人偏偏多思多慮。很多老年朋友放不下為天下事操心的習慣,時時處處有杞人憂天的焦慮。全不顧及“思則氣結,慮則傷脾,憂則傷肝”的古訓。即便拋開天下大事不說,單是生活瑣事就夠自己操心的。與兒女相處,常常顧慮兒女是否嫌棄自己,自己是否給子女添了麻煩增加了負擔;自己的一身的病恙是否會招致晚輩的厭煩……思慮再三卻又不便明言。生活中因此緘口不語憂心忡忡直至茶飯不思者大有人在,長此以往免不了身心疲憊還有何晚年幸福可言?又怎能不危及生活質量?俗話說“心寬出少年”,唯有自覺保持心寬與豁達凡事想得開,才能遠離憂慮樹立起生活的信心。自己應當首先自信:絕大多數做兒女的還是具備孝敬老人的傳統美德的,實在無須顧影自憐怨天尤人。

  再次是要保持一顆平常心。人老了,就該自覺還原生命的本真,遵循着生命潔來潔去的軌跡。如果說前半生是一首激情澎湃的詩篇;晚年就該是一篇閑適的散文;像一艘顛簸於大海的小船日暮時分停泊在寧靜的港灣;像一隻南飛的老雁休憩於老巢故園。勞作后的徹底的休整充溢着無盡的愜意與甜美,還有什麼生活的瑣事值得牽腸掛肚的呢?

  人逢盛世晚年樂,心寬不知老將至。而今的老一輩人趕上了好時代,就應當樂享天倫安度晚年。許多著名學者藝術家老年生活過得豐富多彩,這與他們學識的淵博興趣的廣泛密不可分。作為一個平常的人進入老年的時候也應當變得豁達起來,捨得捨得,不捨不得;只有捨得丟棄,才能獲取晚年生活的諸多樂趣。不要顧及別人如何評價自己,來年人的幸福原本來自大家的自我體驗。葉劍英元帥有詩為證:“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衷心祝願老年朋友們在晚霞的璀璨絢麗中活出生命的亮色!



心寬不知老將至 標籤:你不知道將來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