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散文隨筆>漫話砍柴

漫話砍柴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我們小時候花在砍柴上的時間和現在小孩花在課外補習班的時間差不多(女生就是撥草),男孩幾乎每周都要砍柴。農村的一切基本就是圍繞柴米油鹽了,米、油和鹽小孩子都掙不了,只能幫忙解決柴草的問題,要是一家有幾個兄弟的基本就能把家裡的柴火問題解決了。

  雖然砍柴或拔草都不比上學輕鬆,但是相比起來小孩們似乎還是更喜歡砍柴拔草,所以我們也是天天盼着周末。

  每到周末,孩子們便三五成群,呼朋喚友,提前約定好目標地點。行前先換上破衣服,膠鞋,把刀磨好,腰間挷上刀鞘,扛根柴擔,一溜人說笑着出發了。若去較遠的地方還得帶上飯。在野外吃飯是別有一番滋味的,雖然只是簡單的鹹菜配米飯,但是因為體力消耗大,肚子餓,吃得比平時都香。

  蒼茫群山間,一群孩子分散開,各自鑽入樹從,幾乎看不到人影。片刻之後,綠樹掩映間只有此起彼伏的噼噼啪啪砍柴聲、哂哂嗦嗦枝葉摩擦的聲響和孩子們不時大聲的招呼聲。除此之外就是山風或溪澗的水聲。在大自然的懷抱,你會油然感知人是如此渺小和艱辛!幾乎就是一群螻蟻。

  砍柴雖是一粗活,卻也可以在技術和態度上有個分別,從砍柴中是可以反映一個孩子的脾性的。比較隨便的就是到了山上,就地取柴,連枝帶葉,或撿些現成的乾柴、松枝等捆成捆挑回來。比較講究的孩子會象對待一件藝術品那樣,選材時選擇比較直的,大小適中的雚木。這類柴質地硬,火猛且耐燒,燒后餘下的火炭質量也會很好。砍下后把枝葉剔去,留下主幹,砍成長短合適,頭對頭尾對尾,整齊地碼成一捆,再選指頭粗細的韌性較好的小木條當綁條,尾端擰個圈眼,結結實實地在柴捆的腰間和頭端箍上兩圈。然後把兩捆柴垂直叉在柴擔兩頭,調整適當的角度,有的還打上幾根插梢固定,挑起來一顫一顫的,即好看又挑着輕鬆。挑回家后就把柴整齊地堆成垛,看着自已家的柴垛慢慢長高長大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享受,也足可以讓鄰居和同伴羨慕。

  我們小時候砍柴村裡是有限制的,不能砍活的松樹或杉樹,有個專門巡查的護林員,鐵面無私,經常在村邊的路口攔截,若被抓到,柴是要被沒收的。因為山上松樹杉樹最多,且大,如果能砍就會比較快,高效省力,所以我們總是挖空心思,千番百計隱藏偽裝,把松樹包到柴捆的中間、剝皮晒乾、塗上泥巴等等。也有圖省力冒險專扛松樹的,那就更得和護林員鬥智斗勇,小孩們各自分工,放哨、打探、分散走、拐彎路等等不一而足。雖不準砍樹,但剔松樹杉樹的枝條是允許的,所以我們經常做的事是爬到松樹上,把松枝一根一根砍下來,心軟一些的就給多留幾盤枝,心狠一些的把松樹理了個“光頭”或只剩個“尾巴”的也有。

  砍柴中小孩間都會互相照應,大的帶小的,強的帶弱的,不離不棄。走得快的幫走得慢的挑一程,動作快的幫動作慢的砍些柴都是常有的事。有技術差的綁得不結實,挑到半路柴捆散開的,那就更要大家一起折騰了!在砍柴中結交的發小可以算是最鐵的了。砍柴歸來,藍天白雲下的山道或田埂上錯落地游移着一串挑着柴火的孩童隊伍是一道純美卻有點辛酸的風景。

  我一直覺得,象砍柴這樣為生活所需而在身體上實實在在的負重體驗對成長是很有幫助的:“重擔在肩!揮汗如雨!咬牙也得堅持......”“你怨不得誰,你只能獨自承擔......”“你唯有一步步朝家走,少一步也不行......”。砍柴的過程中幾乎包含着所有生命哲學的深層內容,人與自然的博弈與融合,行走與歇息,成就與責任、堅持和放棄........

  有時我也不免感慨我們的童年時光太多浪費在砍柴之類的瑣事上,如果能把砍柴拔草的時間和幹勁用在學習上,那該有多好,估計個個都是精英啊。可是想象歸想象,對當時的我們這就是一種不能選擇的生活狀態。絕對多數農村娃也都如我們一樣砍柴或拔草,補習班就是有估計也沒什麼生意罷。這種時空上的對比總會讓人格外唏噓。換成現在的小孩,他們也許會十分羨慕我們能天天砍柴拔草而不用上補習班。

  相比我們的童年,現在小孩們都聰明、機智、見多識廣。除了留守兒童外,現在的小孩生活條件是足可以使我們羨慕嫉妒的!可是我總是覺得他們太不接地氣,象生活在空中樓閣上,如溫室的苗兒、桌上的花瓶。沒有了那種身體上切膚的負重感、饑渴感。無法感知土地和自然的博大,人類謀生的不易。雖各種補習班完全可以“苦其心智”,卻無法“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泛其身”也難做到。總讓我感到修練不足,難擔大任。有一次和同在福州工作的同鄉閑聊,她就很不理解單位里的年輕同事一點點小事就大叫很忙很累,多加一會兒班就怨聲四起,“我和他們做着一樣的事,身體也不見得比他們強,但也沒覺得多累過.......,其實那些事和我們小時候比根本算不得什麼!........”說句實在話,作為農村的外漂一族,我們相比年輕的城市新生一代,在知識結構和接受新技術方面是沒有什麼優勢的了,我們唯有的就是從鄉下帶出來的天生的自卑感、砍柴之類的農活教會我們的“有擔在身”的堅持和責任感。它讓我們更懂珍惜、更有耐力、更能擔當一些。

  讓小孩回到砍柴時代嗎?!-----顯然已經很不現實了。別說砍柴,現在都市小孩就是去外面透透風都不容易,農村要砍柴的也不多了吧。前段時間因為出了一些學生旅遊上的事故,現在學校連組織春遊都提心弔膽的,我們的孩子成為名副其實的玻璃瓶,只能裝在各自俠小空間里(小車)每天從學校到家裡來回搬運着。與自然的難得接觸是在爸媽爺奶的簇擁下在公園裡漫步,認識作物和家畜是在農場或植物大戰韁屍遊戲上。有時我就榿人憂天當下的孩子們是否能挑得起日後的生活擔子,如果一輩子都能安安穩穩在空中樓閣中生活也好,可誰能保證他們以後能都不用下地?我們這一代本身就是從土地中上來,如果世界變故,我們隨時可以下到地上,哪怕過繩床瓦灶的生活,可我們的孩子如何能適應了?---但願我是榿人憂天罷。

  高世麟(201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