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世俗評說>第一次花錢買塑料袋

第一次花錢買塑料袋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自從“限塑令”施行以後,本不經常光顧菜市與超市的我也有了第一次體驗。雖覺得有些彆扭,但又有些無奈。搞不清楚限塑令到底限制了誰。

  晚上散步時拐進一家經常路過的超市,雜七雜八地買了幾樣東西,交錢的時候,服務員問我:“要塑料袋嗎?兩毛錢一個。”我這才想起同事們這幾天一直在議論的有關“限塑”的話題。那幾樣東西隨身是帶不走的,不要塑料袋哪兒行呢。於是就在如平常付了商品價錢以外,又多付了兩毛錢塑料袋的錢。這讓我想起來多年前聽的一個小故事。我的一個遠房叔叔有一天說,他在北京城裡今天花了一分錢,讓大家猜一猜是幹什麼花的。大家猜了又猜,但是誰也沒猜中。最後我那遠房叔叔說:“上廁所花了一分錢。”於是我們很驚訝,驚訝為什麼上廁所還要花錢。

  提着那點東西往家走,總覺得有點彆扭。這塑料袋的質量確實比以前免費提供的要好了許多,但即使再好,於我有什麼用呢?以前買了東西,售貨員隨手就把商品給裝好。如果路遠,或覺得不結實,不放心,還可以再多要上一個套起來。而現在呢,買了東西卻要另外付錢買這司空見慣的塑料袋。恐怕沒有幾個人隨身總是攜帶着幾個塑料袋以備購物吧。這些年來,大家都習慣了,上街,上菜市場,去超市,很少有拎包、提籃子的。因為每個商家都提供塑料袋等包裝物,我們消費者也習慣地認為,為我們提供包裝物是他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了。

  我們把這些塑料袋雖商品帶回家,一般留做了盛垃圾的包裝袋。現在的樓道里都沒了垃圾道了,我們把每天的垃圾裝在塑料袋裡,早晨上班的時候隨手就拎到定點的垃圾桶里。我的一個同事不很勤快,他妻子埋怨他不愛幹家務。他理直氣壯地說:“我不是每天扔垃圾嗎?”他妻子想了想,苦笑到:“他說得對,他每天的確都把那塑料袋垃圾從樓上提到樓下。”

  那些免費的塑料袋並沒有被我們簡單地丟棄,除了被當作垃圾袋之外,平時在家裡存放些零碎的東西,收拾些不經常用的物品等,還真缺不了它。質量好一些的,還被使用好長時間。

  但轉眼間,免費的日子就結束了,似乎我們還沒做好準備。由於現在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特別是對我們這樣在職的人來說,不可能每天都拎個籃子、袋子的在身邊,所以對塑料袋的依賴並不能隨着一紙限塑令的下發而減弱。我們也不能輕易地說用塑料袋就是不愛護環境,不支持環保。畢竟是多年養成的習慣,需要有心理的準備,同時也需要政策的支持。

  比如說現在,即使買東西時不提供免費的塑料袋,但人們對於塑料帶的減少並不會大幅度地減少,誰也不會為省一兩毛錢,而抱着一大堆零散的東西走出賣場,那樣不現實,也不可能做到。所以對塑料袋的需求量不會明顯的減少的,因此對於環境的壓力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觀。看來簡單的限制不是個辦法。

  記得鯀治水水的時候是靠堵,結果越治水患越厲害,最後連性命也搭了進去;而大禹治水的時候是靠疏導,而不是靠簡單地堵,所以大禹成功了,成了民族的英雄,華夏的象徵。

  看來一個事情不能簡單地一限了之或一堵了之,簡單地限制與截堵,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是從大禹那個時代就已經證明了的。如果想象這樣簡單地讓消費者付費而解決塑料袋對環境的污染問題,那隻能說是從以前“免費的污染”,發展到現在“付費的污染”,對於環境來說,並沒減少多少的負擔。

  所以,制定一項政策還要好好地為老百姓的生活想一想,為老百姓的生活習慣想一想,為政策的可行性想一想。

  否則就容易造成“我仍然使用塑料袋,只是花了兩毛錢”,但花錢的塑料袋與不花錢的塑料袋對環境的危害是同樣的結局罷。

  (6月7日)



第一次花錢買塑料袋 標籤:守住第一次 開學第一課 新春第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