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讀書隨筆>紅樓夢漫談(一)——所謂文人君子

紅樓夢漫談(一)——所謂文人君子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作者自開始寫書就交代了文字的來源,從頭便以“荒唐”言之。女媧鍊石補天之時遺了一塊頑石“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想是作者自比,不是無才而是時運不濟,王勃所謂“時運不濟,命途多舛。”蓋如此類。又想到那些補天之缺漏者果有才乎,這便有很耐人尋味了,怕是濫竽充數者有,見機行事者又多已。古來文人士子多有如此習慣,比如李白,其實此等人果有才乎,怕也是仁者見仁,沒有說得清楚的了,雪芹公縱然洞明世事怕也是難得免俗的,古人說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又有文無第一,但可有一個能坦然不如彼者,這是是人都有的通病,孔子都不能例外——他不是看不上稼牆耕耘嗎?又說那些上位者果真不如他們?這又是智者見智了,在我看來怕是在有些方面是不如的,能為萬民請命的人連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連自己的權利都不能很好的駕馭,他能做出什麼成績呢?有明君在位還能做個諍臣,君王無道——在他們看來——他們惟一的出路就是下大獄,還提什麼為天地立心,孔子門徒,道德君子,名聲在他們眼裡超過一切,能為百姓做事的是能臣,這一點是毫無爭議的,比如蕭何、房玄齡、狄仁傑等等,他們沒有一個是因為“文死諫”而得後人稱頌的。所以我想說,歷史待他們何其厚也,這其實也不是沒有有原因的,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着實有些貢獻,是他們使得中國文風蔚然,或許中國的脊樑也有一部分;另一方面是他們的遭遇博得了人們的同情,我們對於弱者不都會有這麼一種感情嗎?

  我很欣賞一位軍人說的一句話:人民真正的好兒子都沒有回來,他說得太過,或許是因為昔日袍澤都埋骨他鄉,自己功成名就,由是慚愧。中國的脊樑是埋在大漠的將是鐵骨、是在蕭蕭古戰場無人問津的精魂撐起來的,文人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媒介而已,有感而發,並不能代表他們的內心,縱觀中國歷史,每當外敵入侵,最先投降的不是軍人、不是百姓,而是那些自詡為“文人君子”的人,或許有那麼一些真正鐵骨,但又何其少呢,更何況這少之又少的一群人之間又有幾個是蘇武、文天祥呢?所以我說歷史待他們太過恩厚,因為他們是文人,中國的歷代帝王把文人抬得太高,以至於他們有高人一等的資本,人們也把文人看的太重,再加上歷史由這些所謂的“清流”書寫,運用一些春秋筆法再簡單不過了——當然我所說的歷史未必完全是正史,每一件文學作品都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但這背景誰有說得清呢?

  “我師何太痴耶!若雲無朝代可考,今我師竟假借漢唐等年紀添綴,又有何難?------”這便是文人的以文字改朝換代,雖說我有斷章取義,也並非有意詆毀雪芹公,只是想藉此例來告諭天下,文人們正氣凌然的扭曲歷史的事實,若說天下臉皮最厚的一群人則非他們莫屬。這也是有原因的,因為要有主流思想,所以孔子被推上了神壇,於是文人們又和政治糾纏不清,但又有多少政治小白就非能一一列舉得清了。讀了所謂的“聖賢文章”就能治國平天下了?非也,非也。孔子最終被排斥在政治之外——儘管他有治國之才,孟子為梁惠王所不喜,那麼他們的徒子徒孫們又能有幾個善終的就可想而知。不是我批判孔孟,相反我對他們是很欣賞的,現在我還在讀四書五經,但這只是我對於文字的熱愛,如果在現代,他們的文字還是很有市場的。這我就又想不通了,中國早就有學校,但是文盲率沒人敢想,讀書人一開始都憎恨世家大族對輿論的把持,但輪到他們自己誕登道岸之時也是一個樣。目前也一樣,大家對官二代、富二代都不怎麼感冒,但又恨不得自己也是其中一員,還要說得冠冕堂皇,這便是所謂的“文人君子”?



紅樓夢漫談(一)——所謂文人君子 標籤: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