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啥時候開始讀武俠小說的,我只知道這幾天手裡一直拿着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不放,可謂是手不釋卷。讀書之餘,對於武俠可謂是感慨良多,總感覺武俠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故事情節之內的享受,更大的感受來自於武俠小說之外的特殊緣分。
就武俠小說本身而言,故事的情節中往往充滿着無數次的機緣巧合,是緣分將武俠小說中人物的諸多命運串聯到了一起。其實不僅僅是武俠故事之中暗含緣分,於武俠小說之外仍存在一種緣分。如果沒有那份難得的書緣的話,是很難領略其中的樂趣的。當然我所說的書緣,是指與紙質書籍之間的緣分,換成電子書的話,那就該另當別論了。
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無論想要看哪一本書,都不會成為難事。打開手機或者電腦,只需輕輕一點,我們想要看的內容便會在幾秒鐘之內呈現在眼前。然而,這種快速的獲得卻很難讓我為之動情,沉浸其中。換句話說,我對這種方式獲得的閱讀體驗很難獲得心理上認同,更不要提愛不釋手了。即使真的喜歡,充其量也只能稱之為愛不釋眼罷了。
然而,相比而言紙質書就不一樣了。當我淘到一本書的時,就會感覺它不僅僅帶給我了一份厚重感,而且收穫了一種濃濃的緣分。那種幸福的感覺如同“海內逢知己,他鄉遇故知。”一般。現在我手裡《射鵰英雄傳》,就是一個例子。
早在半年前我就想找一本金庸大師的書來讀了,只可惜圖書館里只有古龍沒有金庸,沒能借到,不免有些遺憾。再後來,去了北京,訪了眾多大小書店,也沒能找到金庸的《射鵰英雄傳》。我想這大概是與電子讀物異軍突起,紙質圖書的銷量減少有關吧。也可能是武俠小說沒人讀了,自然也就不再出版了。不管原因怎樣,尋了小半年,仍舊沒有買到。然而,這份緣分終究還是出現了,更沒想到的是它出現的竟然那麼的巧,那麼的近。
我沒有想到遇見那本書的地點竟然是兒時逛過的一家書店,一家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故鄉里的書店。這家書店很小,裝修的也很破,可是當我第一腳踏進去的時候,它就給我了一種難以言狀的溫暖。隨意走了走,翻了翻已經落了塵土的書籍,忽然間就感覺一下子回到了十年前。
十年前我十歲,大概是上小學四年級吧,那一年我參加了縣裡面的抽考。所謂的抽考就是只允許一部分學生參加的考試,相當於現在的競賽考試,當然這是只有學習好的學生才能參與的。在我的記憶中,每次的抽考我都會被選中,被選中那種心情絕對不亞於高考中榜,全家都會感覺跟過年似的高興。現在回想起來感覺自己真的好偉大,沒有想到小時候竟然是如此的愛好考試。
記得那次考試結束之後,非常的高興,忘了是什麼原因了,可能是覺得考的比較好吧。因為是抽考,所以就沒有在本校考,而是到了縣裡面的一個小學。我小時候非常的膽怯,看見陌生人都不敢說話,更不要提一個人去閑逛了。但是,我卻清楚的記得那天考試結束后我去了那所小學附近的一家書店。當然不是一個人去的,是一大幫小學生組團去的。我們大多都是窮孩子,都沒有錢。其實那天算是有錢的了,只可惜唯一老媽獎勵的兩毛錢也被我買成辣條了。那時候的辣條是可以一根根賣的,我買了兩根。走着吃着,於是就進了那家書店。
那家書店我已經記不清是什麼名字了,大概是叫什麼光明書社吧。那時候,我感覺那家書店的招牌特別的氣派,給人一種望而卻步的心理壓力。但是,我們還是進去了。我忘記了當時買書老闆的摸樣了,只是感覺那家書店非常的大,書特別的多。我那時候好像不太喜歡小說散文之類的東西,更不清楚眾多出名作家的名字。所以,我的心思大多放在了一些輔導書上面了,一開始問問價格,然後問問是不是正版,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最後一個個揣着自己的小布兜就出去了。我不知道我是否看到過我現在手裡面的這幾本武俠小說,好像看到了,又好像沒有看到,只覺得記憶特別的模糊。好像從那以後,我就再也沒有進過那家書店。
十年之後,再次走進那家書店,好像一切都沒有變,卻感覺它變小了。時光飛逝,物是人也是,只不過是我的內心變強大了而已。十年之後,我已經從一名膽怯的小學生變成了一個思想基本成熟的大學生了。
十年之後,我是抱着一個強烈的目的走進這家闊別十年的書店的,沒有想到我一下子就找到了我想要找的那本武俠小說。看到它第一眼我就感覺好像從哪裡見過,好像還是十年前的那些書,難道它們等待了我十年嗎?我挑了四本合集的《射鵰英雄傳》,彈去了塵土,準備去結賬。那老闆看到我拿的四本書有些吃驚,我以為她不賣,於是就問了問她賣還是不賣?她說賣。我心裡很高興,於是就問她多少錢?她看了看,說給15塊錢吧。我真的是高興壞了,沒有想到是如此的便宜。她說這都是十幾年前租的給學生的書,現在都有手機了,也就沒人看了,沒有想到現在還有人會看金庸。她還說他們以前那時候是多麼多麼的喜歡金庸古龍。我又問她讀不讀還珠樓主的書,她說看啊,怎麼不看啊?《蜀山劍俠傳》多有名啊。
買了之後,不知道我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總覺得內心十分的平靜。也許,這就是遇見緣分時最真切的感受吧。
其實,回到書中,緣分也就被擴大了。不管怎麼說,武俠小說的情節是純屬虛構的,一切的故事發展是由作者一人建構的。於是,自然而然就運用了緣分二字。丘處機遇見郭楊二人是緣分,包惜弱救起完顏洪烈也是緣分,等等等等。不管怎樣,這一切總將會以緣為始,因緣而終。
讀武俠小說,一旦真正達到一種境界時,我們會忘記哪一個是真實的自己。其實,我們最熟悉的人是自己,最陌生的人也是自己。雖然我們能感受到自己的內心,可我們卻不可能時時看到自己的臉,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最熟悉的陌生吧。
總之,武俠只是文學作品的一種形態罷了,雖不能給讀者帶去萬貫家財,可是卻能夠給人帶去一種精神的上啟迪,一種心靈上的釋放與安慰。
我覺得這就是好的武俠小說所帶來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