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演講稿>會議發言>音樂系科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

音樂系科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音樂系科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

  1.“音樂學”校級重點二級學科的大背景下,尚有一個僅存的平台的情況下,在努力開掘一絲髮展空間。

  2.葛老師前不久布置我的任務,為了回顧音樂系三十年左右的辦學、特別是教學研究歷程,準備出一本彙集我系老師重要論文的文集。

  我系的發展歷程簡要回顧:音樂系源自於1972年“蘇州地區師範學校”的“文藝”(1972-1975,1978-1983)或“文音”(1975-1978)班,1986年在蘇州師專增設音樂系,為師範專科2年制,1987級為第一屆學生。1997年,音樂專業改為三年制至1999年,1998年工美系與音樂系合併為藝術系,音樂專業2000年開始掛靠蘇州大學招收四年制師範本科專業學生,至2004年開始才以常熟理工學院名義單獨招生,不再掛靠。2002年取消藝術系,分設藝術設計系和音樂系。2005年教育系、音樂系合併為“教育系(音樂系)”(后更名為“教育科學與音樂系”),音樂專業招生規模略有擴大。2008年藝術設計系與音樂專業調整合併為“藝術學院”,音樂專業改稱“藝術學院音樂系”,2010年11月,藝術學院更名為“藝術與服裝工程學院”,音樂專業隨之改稱“藝術與服裝工程學院音樂系”至今。

  大家都知道這幾年我們的老師確實蠻努力。從申報科研項目教改項目、發表論文到參加校級會課比賽,帶學生比賽都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也屢有斬獲,不少佳績。單說論文,我在中國期刊網查老師文目的時候,看到,每位老師基本都有相關研究論文發表,有一些老師的文章受關注、引用率比較高,從一個側面、一個角度也反映了老師們思考問題的原創性和對外輻射、影響的程度。比如,張柏銘老師發表於2006年《中國音樂》上的文章《高師視唱練耳教學的現狀與未來》被引用12次,葛絕老師發表於2004年《音樂與表演(南京藝術學院學報)》上的《合唱的整齊訓練》被引用10次。史琳老師2005年發表於《鄭州大學學報》上的《對利瑪竇與中西音樂交流幾個問題的探討》被引用6次,丁衛萍老師2009年發表於《音樂與表演(南京藝術學院學報)》上的《簡論陸華柏抗戰時期的群眾歌曲創作》被引用5次。徐菁菁老師2000年發表於《常熟高專學報》的《心理因素在聲樂教學及演唱中的影響與作用》被引用5次,林友老師2005年發表於《常熟理工學院學報》上的《在“傳統”與“現代”審美之間——淺談膠州秧歌的發展走向》被引用6次等等。

  3.本次研討的主題是請科研上有心得有成功經驗的老師談談,分享心得和成功經驗。很多老師做得都非常好。我其實相較之下算是不太突出的一個。但我也想從自己的角度談談一些問題,也許對學科建設是有用的。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除了教書育人,還要勤學善思。多看書,多體會。這樣才會有寫作的素材。感性的經驗是最可寶貴的。

  第二個問題,要能夠找到切入點、突破口。我們系的發展正在以“吳地音樂文化”教學研究為突破口,每個人的研究也要找突破口,突破口的要求是,既要有創新價值(不能重複別人),又要切實可行。地方音樂文化研究正是符合這樣特點的比較容易展開的一個突破口。

  第三個問題,多學習申報項目、發表論文的格式要求。每個科研機構的申報書在大致框架不變的情況下,有着不同的具體要求,所以填表要有針對性,發表文章也是這樣,每個刊物都有格式上的不同要求。這一步驟很費時間,但是得硬着頭皮做好才行。

  4.題外話。(說給二級學院領導與系各位同仁聽的,可惜二級學院領導一個都沒來)對我們這類學校的專業來說,學生就是生命線,常州工學院招生數今年只有30人,因此教師的士氣低落了不少。鹽城師範學院招了150多人,老師們好像就比較興奮。招生的增長點在哪裡,前幾天學校新聞網有則新聞,人文學院與蘇州幼師達成了專升本的意向,這種對口單招也是一個發展路徑,2010年無錫高師陳建安老師來就說他們的學生5年一貫大專找不到對口專升本。今年去鹽城師範學院,他們增設了面對藝校音樂生的單招,就多了一個30多人的班。今年藝術設計就增設了一些面向常熟藝校的對口單招名額。說明這有市場,但是得抓緊,不然又像過去的函本一樣,很快就輪不上機會了。

  學生數上不去,新老師也不會引入,我們系已經好幾年沒有引進新老師了。缺少了年輕人,也就缺少了活力,對學科發展很不利。

  我想,只有我們學生數有了保證,我們的“飯碗”才有保證,也才有更多的可能去開展研究活動,有了新人,新鮮血液,也才能撞擊出新的火花。所以,這其實也不算題外話。



音樂系科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 標籤:工作經驗 工作經歷 黨務工作 辦公室工作 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