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心得體會
當前,全國上下正深入開展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是新形勢下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重大決策,是順應群眾期盼、加強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的重大部署,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大舉措。
3月13日全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自正式啟動以來,我積极參与、融入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深入學習習總書記關於群眾路線系列講話精神和中央省市縣各級有關會議和文件精神,在學習上下工夫,做到學習入心、入腦,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有了更深的感觸。現將近期以來的學習心得彙報如下:
作風是一面鏡子,作為一名基層鄉鎮領導的黨性修養、工作態度、工作方法,無一不體現在作風上。作風問題關係到領導幹部的形象問題。領導幹部作風好,則形象就好,領導幹部作風不正,形象也就不好。中國共產黨是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無產階級政黨,和人民群眾密切聯繫在一起,堅定不移地把群眾路線貫穿到我們工作的始終,這是黨對領導幹部工作作風的基本要求,也是轉變領導作風的關鍵。
一、堅持群眾路線,密切聯繫群眾,轉變工作作風
堅持群眾路線,密切聯繫群眾,積極為群眾謀利益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聯繫群眾,關心群眾,既是作風問題,也是嚴肅的政治問題。如果在工作中對此認識不清,就會導致在作風上漠視群眾,脫離群眾,甚至壓制和傷害群眾。就會沾染了十分嚴重的官僚主義作風,官升氣長,老爺氣十足。其工作中具體表現為:不能深入基層了解群眾,習慣於在辦公室里發號施令,即使下了基層,也是走馬觀花;不敢對群眾講實情,說真話,採取"推、拖、哄、騙"的方式,結果使矛盾激化;對群眾疾苦置若罔聞,麻木不仁;群眾觀念淡化,理想信念淡漠,黨的宗旨淡忘,養尊處優,不思進取,維護既得利益;不為人民謀福利,反而把人民群眾的利益當作"獵物",腐化墮落。這些現象嚴重傷害了群眾的感情,損害了黨群、幹群關係。在我們這樣一個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身為一名幹部,如果"做官"而不盡公僕的義務,不為群眾說話、辦事,那就根本不夠格。我們只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緊緊地依靠人民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才能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無往而不勝。相反,如果我們背離群眾路線,離開人民群眾,則將被人民群眾所拋棄。
二、以群眾路線為基礎,改進領導作風
群眾是我們的力量源泉,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在實踐中,人民群眾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體,共同的社會需要,一致的根本利益,可以產生共同的價值取向、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價值標準和共同的行動,激發強大的活力和動力,增強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我們黨的歷史上,黨提出的各項重大任務,沒有一項不是依靠人民群眾的艱苦努力來完成的。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我們黨之所以能夠以弱小的力量戰勝強大的敵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深深紮根於群眾之中,緊緊依靠群眾,自覺地堅持群眾路線,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支持和擁護。建國初期,我們黨繼續強調群眾路線的重要性,並在實踐中認真貫徹執行,從而鞏固了新生的社會主義制度。"文化大革命"中群眾路線遭到前所未有的踐踏,社會主義事業也遭到了嚴重破壞。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黨的群眾路線逐步得到恢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經驗告訴我們,什麼時候有了人民群眾的支持,黨的事業就順利發展。反之,什麼時候失去了人民群眾的支持,就要遭至挫折和失敗。沒有人民群眾無以立黨,沒有人民無以立國,這是我們黨的歷史得出的基本經驗,也是同人民群眾之間關係的最深層本質。
群眾路線是我們正確領導的前提。"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就是說,將群眾的意見(分散的無系統的意見)集中起來(經過研究,化為集中的系統的意見),又到群眾中去作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於行動,並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然後再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群眾的意見和經驗是我們制定政策的依據。我們的工作情況如何,工作條件怎樣,我們的工作存在什麼困難和問題,群眾最有發言權。只有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的願望和要求,調查研究,研究他們的經驗,是轉變領導作風的生動體現。只有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全面掌握情況,才能站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去觀察、分析和處理問題,從而正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工作上的主觀性、片面性,才能消除工作中的事務主義、文牘主義。相反,如果我們身居"高位",高高在上,就無法接近群眾,就無法聽到真實的意見,就無法掌握真實的情況,就不可能形成正確的認識並把正確的東西貫徹下去,"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就必然流於形式,走向形式主義。
三、堅持群眾路線,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是堅持群眾路線的本質要求。共產黨最基本的一條就是一刻也不能脫離人民群眾,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我們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我們的工作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而是從集體的群眾的利益出發。無產階級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再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給人民群眾看得見的物質利益,這是中國共產黨得到廣大人民群眾擁護的根本保證。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立於不敗之地,最重要的原因是靠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我們要牢記黨的宗旨,實現好、維護好人民群眾的利益。工作中把"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作為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做到黨的根本宗旨不能丟,黨的根本工作路線不能丟,黨的密切聯繫群眾的優良作風不能丟。以人民群眾的利益為中心,要堅決批評和糾正各種脫離群眾,對群眾的疾苦不聞不問的錯誤。工作中高度重視關係人民群眾生活疾苦的各種問題,切實關心群眾生活,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需,帶領他們去實現自己的根本利益。
堅持群眾路線把對黨負責和對人民負責統一起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和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認識路線是一致的,和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是一致的。不能把二者割裂開來,甚至對立起來。即不能片面強調"對黨負責""對上級負責",唯上級之命是從,不從實際出發,不體察群眾情緒,不考慮客觀因素,也不能片面地理解貫徹上級決議,甚至違背群眾利益搞瞎指揮和命令主義;當然也不能片面地強調"對群眾負責""對下級負責",把某些群眾的局部利益當作人民群眾的整體利益,為了滿足一些群眾的要求,不顧黨和國家的全局利益而當群眾的尾巴,搞什麼"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損害黨和國家的利益。毫無疑問,這兩種傾向都是錯誤的。作為領導幹部,只有擺正黨與人民、公僕與主人的關係,把對黨負責和對人民負責、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統一起來,認認真真、扎紮實實地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才能真正贏得群眾的信賴和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