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新十八談——和諧篇》心得體會
直屬支部 李春鵬
按照黨委對流動黨員的要求,認真學習了2011年8月15日《河南日報》刊登的“新十八談”之和諧篇《和諧發展譜新篇》,並配以何平感言《惠風和暢》的評論文章,解讀和闡述了政法機關在中原經濟區建設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我對此進行了學習,文章立意高遠,分析透徹。我結合自己的工作,通過文章的學習,感受頗深。
“形勢決定任務,任務源於形勢”,在學習的過程中,我進一步認識到政法機關工作應該堅持“發揚傳統、執政愛民”的政策方針,始終要堅持執政為民,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作為一名從事安全生產人員,深刻認識到安全生產對於社會和諧的影響。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中央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一個不斷化解社會矛盾的持續過程。正視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是各級黨組織及政府各職能部門的重要任務。六中全會《決定》指出,“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完善安全生產體制機制、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加大投入,落實責任,嚴格管理,強化監督,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我們要深刻領會黨中央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的這一重大突破,把搞好安全生產工作提到建設和諧社會的高度來認識、來分析。
一、安全生產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我們要構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人自身的和諧。人是社會發展的主體,人的個性和諧是社會和諧發展的根本前提,同時,人的個體和諧又是自然與社會的產物。所以,從根本上說,人自身的和諧,就是要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人自身的和諧,就是要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能正確地處理個人與自然、個人與社會的關係,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會、融入集體。二是人與自然的和諧。自然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必備前提和條件。但自然界向人類提供的資源是不可再生的,人類需求的增長與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類資源必須相適應。因此,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之路,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這是我們重新審視人與自然關係後作出的理性抉擇。三是人與人及人與社會的和諧。“利之所在,天下趨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本質上是一種利益關係。所以,妥善協調和正確處理人們之間的各種利益關係,是實現人與人之間關係和諧的關鍵。同時,人與人之間關係是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具體體現。人是社會的主體,各種社會關係是人與人在其社會實踐過程中發生和建立起來的。但是,社會關係一旦被建立起來並被固定化、制度化,就會規範和影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因此,人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總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而人和社會的和諧發展也就成為人們追求的理想和目標。四是國家內部系統諸要素的和諧。國家是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等許多相互聯繫、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要素的有機整體。和諧社會必須是經濟、政治、文化等各要素之間和諧、協調發展的社會。首先是經濟關係、政治關係和思想關係之間的和諧,即要通過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政治和觀念的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要求和需要,實現全社會的經濟、政治和思想的協調發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進步。其次是國內各地區、各行業、各階層之間的和諧,也屬於國家內部系統諸要素之間和諧的範疇。
二、和諧社會建設,對安全生產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
目前,我國安全生產工作正處在初級階段,安全生產形勢嚴峻,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安全生產工作,近幾年來,就加強安全生產和防範事故發生,保持社會穩定,從國家、省、市、縣一級政府全面建立了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下發了一系列的重要文件,嚴肅查處了近期發生的多起重特大事故,出台了加強安全生產的重大政策,加大了安全生產的財政投入,修改了一批安全生產的管理標準,全社會形成了從未有過的人人講安全、事事落實安全責任的濃厚氛圍。但是,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我們也面臨著一些新的挑戰。
一是經濟發展的全球化,要求職業安全衛生一體化。這一大趨勢給我國迅速改變安全衛生狀況提出了挑戰。世界貿易組織認為:各國勞動安全衛生水平的差異使發達國家在成本價格和貿易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要把人權、環境保護和勞動條件納入國際貿易範疇,將勞動者權益和安全衛生狀況與經濟問題掛鈎。我們必須適應這一要求。
二是我國整個經濟運行及調節機制的轉變,客觀上會動搖建國以來的職業安全衛生體系。隨着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我國現有的宏觀經濟調控手段,有些會逐步失效。有些會發生“變異”。政府將面臨兩個“讓位”:以政府調控為主,讓位給市場調節為主;以政府投資為主,讓位給社會、民間投資為主。因此,政府機構將會作較大的改革,政府職能將重新調整,這將對整個職業安全衛生事業的管理帶來很大衝擊。
三是中國就業市場的供求失衡狀況將在一段時間內導致勞動力素質(安全素質)的降低。隨着加入世貿組織及國內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農村富餘勞動力大量、持續湧向城市。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勞動力在數量上供大於求,在質量上求大於供的狀況難以改變。勞動力素質在一定時期內有下降的趨勢。用人單位在選擇勞動力時,會出現只講成本、忽視安全素質的傾向,從業職工整體的安全素質將會降低,“三違”現象將會增多,事故數量將會上升。
四是我國企業面臨著巨大衝擊與挑戰,使得企業安全管理將進入較為困難的時期。目前不少地方國有企業困難重重,影響安全的老舊設備改造缺乏資金,歷史和社會包袱十分沉重,企業步履艱難。大量湧現的民營中小企業安全監督保證體系尚未健全,忽視職工安全操作技能及安全教育的現象比比皆是,安全投入普遍不足,民營中小企業和從事“三來一補”外資企業成為安全事故的多發“產地”,勞務工、農民工成為傷亡的主體。
三、搞好安全生產,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目前,我們面臨的安全生產矛盾十分複雜。一個國家的人均國民收入一旦達到1000美元到3000美元,這個國家就有可能進入黃金髮展期,但也是安全生產矛盾的凸顯期。我們要勇敢地面對這些矛盾,以對人民負責的態度認真地處理好這些矛盾,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在此指導思想下,我們應確定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安全生產管理的新思路:堅持“關口前移”,強化政府對安全生產預防性的綜合管理職能;強調人、機器、環境的有機統一;加強安全生產的法制建設;推行職業安全衛生標準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全社會的重大事故隱患評估、事故應急救援的指揮、協調和處理系統;強化培訓、宣傳教育體系。否則,我們的安全生產管理只會停留在經驗式、被動式、救火式和亡羊補牢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