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合心合力合拍,增強科學謀事幹事之效。溫家寶總理曾引用《管子·兵法》說:“和合故能諧。有了和睦、團結,行動就能協調,進而就能達到步調一致。協調和一致都實現了,便無往而不勝。”要做好領導工作,必須聚團隊之心,集團隊之智,舉團隊之力。思想要合心。人走到一塊不是團隊,心到了一塊才是團隊。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作為領導幹部,要堅決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倍加顧全大局、倍加珍視團結、倍加維護穩定,努力營造同心同德、上下一心、集思廣益的團結局面。工作要合力。荀子說過:“和則一,一則多力”。過去常講,“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自動車組發明后,人們則發現,“光靠車頭帶,火車跑不快”。動車組為什麼在時速在350公里的情況下跑得又快又穩呢?原因就在於每節車廂都有動力,實現了聯動。因此,領導幹部要成就一番事業,不妨像動車組那樣,凝心聚力,形成合力。行動要合拍。最近幾年經歷的抗洪搶險、抗擊非典、抗冰救災、抗震救災等戰勝特大災害的鬥爭,充分說明只要統籌協調、統一行動,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作為領導幹部,要不斷提升親和力、協調力、感召力,着力營造大氣謀事、和諧共事、高效成事的工作環境。
把科學謀事幹事作為重要責任來落實
科學謀事幹事要成為一種常態,決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機制的完善來保障。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建立健全有利於科學謀事幹事的長效機制,推動各級幹部科學謀事幹事。
以教育培訓引導幹部科學謀事幹事。“欲修其身,先正其心”。內化於心,才能外踐於行。科學謀事幹事,首先必須具備科學謀事幹事的意識和水平。“蓄電池理論”認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電的時代已經過去,只有成為一塊高效蓄電池,進行不間斷的、持續的充電,才能不間斷地、持續地釋放能量。要按照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要求,把科學謀事幹事作為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積極創新培訓形式、拓展培訓載體、健全培訓機制。各級領導幹部要倍加珍惜機遇,加強黨性修養,加強理論學習,加強實踐鍛煉,着力形成科學謀事幹事的意識,不斷提升科學謀事幹事的水平。
以良好導向激勵幹部科學謀事幹事。用人是風向標,也是指揮棒。用准一個幹部,等於樹立起一面旗幟;用錯一個幹部,等於發出一個錯誤信號。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堅持民主、公開、競爭、擇優,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省委強調要樹立“三個不吃虧”用人導向,着力形成富有生機活力的用人機制。近年來,市委大力倡導“憑實績用幹部、以成敗論英雄、不換狀態就換人”,以此激勵幹部科學謀事幹事、激情創新創業、勇於爭先爭優,多為岳陽發展作貢獻。各級領導幹部要順應岳陽發展的需求和選人用人的要求,積極接受組織和人民的挑選,力求把握機遇、從容應對、脫穎而出。
以綜合考評檢驗幹部科學謀事幹事。科學謀事幹事,既要滿懷激情,全力以赴,追求吹糠見米、真金白銀的實際成效,又要防止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杜絕“短視”、“短期”行為。目前,市委正在探索創新“民本岳陽年度綜合考評”、“縣級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評”以及幹部作風建設考評制度,以科學的綜合考評檢驗幹部科學謀事幹事的實績。各級領導幹部要樹立正確事業觀、政績觀和工作觀,使幹事創業的成效經得起實踐、群眾和歷史的檢驗。今後,我們考核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政績,將把是否科學謀事幹事作為考核評價的基本要素,做到透過現象看本質,準確鑒別政績的“真”與“假”;立足當前看長遠,科學識別政績的“顯”與“潛”;分析成本看績效,正確估價政績的“得”與“失”;堅持群眾公認原則,由群眾評定政績的“是”與“非”,真正把領導幹部的政績考察好、評價好、運用好。
以嚴格監督促使幹部科學謀事幹事。強有力的管理監督是防範問題、堵塞漏洞的關鍵措施,是確保領導幹部科學謀事幹事的重要保證。“破窗理論”告訴人們,如果有人打壞了一扇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種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行政工作亦是如此,如果權力失控、決策失誤、行為失范不被問責,“太平官”、“庸懶官”得不到應有的懲戒,那麼就會出現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控失誤失范現象,就無法對組織負責、向人民交代。近年來,市委堅持治懶治庸,制定推行了有錯無為問責辦法和“不換狀態就換人”的實施意見,創新機關作風建設考評機制,形成了一種全方位、立體型、配套化、日常性抓機關作風建設和幹部隊伍建設格局和機制,產生了良好的激勵作用和約束效果。十七屆四中全會明確指出,要加大治懶治庸力度,着力解決幹部管理不嚴問題,健全乾部退出機制,切實解決幹部能上不能下、能進不能出問題。各級領導幹部要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本色,忠誠履職、勤政廉政、奮發有為,做一個組織放心、幹部信任、人民滿意的人。
篇四:科學發展觀學習心得
作為一名醫生學習科學發展觀是一個很急迫的任務,下面就是我作為學習科學發展觀醫生中的一員所寫的感謝—醫生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
科學發展觀是對以胡總書記的黨中央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論觀點的高度概括;科學發展觀是十七大精神的靈魂,是關於發展的本質、目的、內涵和要求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有什麼樣的發展觀,就會有什麼樣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就會對發展的實踐產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響;科學發展觀吸收和借鑒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科學系統地揭示了社會主義發展的客觀規律。科學發展觀所蘊涵的基本思想和發展規律,體現了構建和諧醫院的目標要求,進而促進了新形勢下醫療工作不斷深入發展的必然結果。
要深刻學習理解和全面、完整、準確的把握認識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和科學內涵,這就是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工作。因此,必須加強對科學發展觀全面深入的學習,尤其是黨員幹部的學習,以利建立科學工作理念,形成廣泛工作共識,確定正確工作方法。對科學發展觀的學習須特別倡導學以致用的學風,真正落實於實踐、貫徹於實踐、指導於實踐。
通過學習科學發展觀,加深了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解和認識,明確了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和途徑。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更加知道衛生工作是一項直接關係到人民健康問題的社會基礎性工作。總書記報告強調了健康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有健康才有小康。這使我們對人民健康的理解放到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要求的高度。同時弘揚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我們要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做好我們的醫療工作,使各項工作有新思路、新突破、新舉措。
作為一名黨員,一名醫務工作者,學習科學發展觀,更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要認真貫徹執行胡錦濤同志提出的: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必須堅定不移地站在時代潮流的前列,這是歷史和時代賦予我們全體黨員的莊嚴使命。
我們要把學習踐行科學發展觀與當前醫院各項工作結合起來;與謀划好今後的醫療工作和人民身體健康結合起來;着力提升我們的職業道德水平和專業素質,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
胡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到了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我們要提升我們的職業道德水平和專業素質,提高醫療技術質量和服務質量,就應該做到以下四個方面:
一要提高學習能力,進一步增強自身素質。我們不僅要深入學習業務知識,用專業知識武裝頭腦,而且還要貫徹落實到平常的工作中。在學習中,要有目的,有方向,要進行系統思考、系統安排。我們不管學什麼,都要與推動本職工作結合起來,在實踐中善加利用,解決學習不夠重視,功底不夠紮實,工作成績不明顯的問題。一定要有一種學習的危機感、緊迫感,把學習知識、提高素質作為生存和發展的緊迫任務,把學習當作一種工作和追求,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爭當學習型職工,要通過學習,不斷提高理論水平,提高知識層次,增強做好本職工作的能力。今年我院從年初就開始制定了完整的醫療培訓、醫學繼續教育計劃。通過自學、互學、院外學術交流、請專家授課等多種學習方式,更新專業理論知識,從而提高我們的專業素質。
二要提高工作能力,進一步增強服務弱勢群體的本領。充分認識我們的服務對象飽受疾病折磨的患者,他們需要我們給予更多的關懷和熱誠,通過學習,我們要在廣大職工中廣泛開展“忠於職守、愛崗敬業、開拓進取、樂於奉獻”的職業道德教育,樹立熱情服務的宗旨,用我們的專業知識為他們解除疾苦,為我縣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
三要提高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工作的實在性。隨着改革的不斷發展和深入,醫療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將會越來越多,工作任務也將會越來越繁重。隨着現代科技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問題,比如環境污染、環境破壞,從而導致疾病譜的轉變;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引起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等疾病發病率提高;工作、生活壓力增大,引發精神疾病患病率大幅增加等。要使我們的醫療工作再上新台階,要求全院職工必須提高創新能力。如何結合建設社會主義新的要求,順應形勢進行不斷總結、鞏固、升華,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要講發展,不斷開拓工作新局面,要以良好的精神狀態面對全新的工作。要發揚艱苦奮鬥、埋頭苦幹、自覺奉獻的優良作風,堅持說實話、辦實事、鼓實勁、求實效,苦幹實幹,把心思用在工作和事業上。充分發揮現代科技優勢,為我所用,善於利用新的診療設備、診療技術,不斷提高疾病診斷水平,降低誤診、漏診率,合理用藥,不斷總結經驗,加強對外合作、交流,使我們的疾病診治工作上一個新的台階。
四要提高自律能力,進一步增強醫療工作者的形象。我們的一言一行,不僅代表着個人,而且代表着黨的形象。我們一定要珍惜黨的政治聲譽,堂堂正正做人,走好人生之路,樹立良好的形象。要着力規範服務行為,強化崗位責任、行業自律制度,形成輿論監督、患者參與的監管體系。要正確認識自我,培養高尚的人格。做人要謙虛,始終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良好作風。
總之,我們不僅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良好的工作能力,而且還要有好的創新能力和自律能力。學會用全面的、發展的、聯繫的觀點看人看事,提高辯證思維的能力和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要不斷地加強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和改造,塑造醫療工作者特有的人格魅力,以人格的力量影響和推動工作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