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螞蟻的救助教學反思
《螞蟻的救助》是一篇講讀課文。課文講述了一群螞蟻在遇到危難的時候相互救助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生命的敬重之情,從而也告訴人們應該學會關愛動物,關愛生命。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使學生能夠感悟到課文的主題,認識到做人應該遵循的道德準則。為了突破這個難點,在這一課時教學中重點引導學生螞蟻是怎樣相互救助的?以及作者是怎樣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的,讓學生通過理解重點句和詞語,引導學生知道螞蟻是怎樣奮不顧身地救助同伴的,再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感受,使學生明白:做人要做一個具有良好道德品德修養的人,要懂得尊重生命,關愛他人,在他人有難的時候能奮力相助。學習這篇課文既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對自然界生命的 敬重之情,也讓學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要學會關愛。
這一課時教學中,成功的 地方有:
1.教學環節緊湊,時間利用率高。
2.教材中的知識點抓得比較實,注重細節,如對標點符號的 處理,進行課堂小練筆等。
3.教師講得少,學生說得多,體現學生學習的 主體地位。
4.能夠創造性的利用教材。在教學中打破教材的順序,通過提綱攜領式的問題直衝重點句段,提高了課堂教學的 效率。
不足之處:
1.在課堂中學生放生讀得比較少,對有感情朗讀訓練、指導的 不到位。
2.教師的 語言有待進一步提高準確性。
篇二:螞蟻的救助教學反思
《螞蟻的救助》講述了一個螞蟻在遇到危難的時候相互救助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生命的敬重之情,從而也告訴了人們應該學會關愛動物,關愛生命。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使學生能夠感悟到課文的主題,認識到做人應該遵循的道德準則。為了突破這個難點,在這一課時教學中重點引導學生螞蟻是怎樣相互救助的? 以及作者是怎樣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的,讓學生通過理解重點句和詞語,引導學生知道螞蟻是怎樣奮不顧身地救助同伴的,再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感受,使學生明白:做人要做一個具有良好道德品德修養的人,要懂得尊重生命,關愛他人,在他人有難的時候能奮力相助。
學習這篇課文既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對自然界生命的敬重之情,也讓學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要學會關愛。
篇三:螞蟻的救助教學反思
《螞蟻的救助》這篇課文講述了幾隻螞蟻在遇到危難之時相互救助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生命的敬重之情,從而也告訴人們應該學會關愛動物,關愛生命。
課文按照事情發展順序,可以分為三部分,即事情的起因、經過,以及事後的感受。條理非常清晰,分段不是難事。我把教學的重心放在了第二部分的教學上,即螞蟻的兩次救助和作者的關注。我先讓學生對課文整體感知,劃分段落,然後直接切入重點段落,讓學生找出重點語句進行分析理解。這樣的流程條理清楚,結構上一目了然,重點也凸顯出來了。只是在學生找出重點語句理解感悟上,顯得過於粗略。沒有針對性地進行細緻深入的分析和指導朗讀。通過師生的梳理整合,找出了相關的重點詞句,加以理解,讓學生明白:螞蟻奮不顧身地救助同伴這一種本能,令作者的心靈深受震撼,這種 “ 人類所應該具有的道德品質 ” 指的就是 “ 生命之間要有關愛,人們應該懂得關愛他人,學回當別人有了困難甚至面臨絕境時去奮力相助,甚至不惜犧牲一切 ” 。
在學習螞蟻的救助過程中我讓學生用上 “ 先 …… 接着 …… 然後 …… 最後 ……” 的順序自己動口說說,明白什麼是事情發展的順序 . 因為這篇課文的中心是通過一些重點語句來體現出作者對生命的尊重與關愛。從而也讓學生感受到人與人之間要有關愛,應懂得關愛他人,危難之時互相幫助。在學生找出相關的語句中的重點詞句上進行挖掘。我讓學生在思想上真正感悟到珍愛生命、關愛他人這一崇高的道德品質。如抓住 “ 我放棄了與這兩隻黃螞蟻爭功的機會,靜靜地觀察着這個令人感動的故事。 ” 這是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那麼在每一次的救助中,從哪些詞句體現出這種 “ 令人感動 ” ,如:用力、掙扎、銜咬、親吻、觸摸 …… 等等詞語的挖掘,體會受難者的無助,需要幫助,而這時的施救者的舉動是多麼的溫暖人心,讓受助者、施助者、旁觀者真正地感動,從而感悟到生命的美好。 當然,教學設計只是一種預想,每節課都會有一些遺憾,在這節課中也有許多不足。課文較長,在用了大量時間進行讀的訓練后,對於課文內容和字詞的理解只能抓住關鍵和重點,而課文中的有些資源沒有充分地被利用,對複述課文這一要求只能作為課後練習,學生得不到相應的訓練和指導。另外,在整節課中,留給學生展開聯想的空間不足,使學生豐富的想像力沒有得到很好的展示。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將不斷進行課堂教學的探索和實踐,將此次教學中的一些思考和困惑,作為今後嘗試和改進的起點,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