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國學經典讀書報告

國學經典讀書報告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國學經典讀書報告

  李洪建

  曲阜是聖人之地,在這裡有着深厚的文化積澱,來到這裡之後,受到環境的影響,我讀了一些涉及國學方面的書籍,結合自己的理解和生活經歷,以及一些所見所感,跟大家交流彙報一下,不當之處請大家指正。

  咱們一般意義上的國學,實際上是指"佛道儒"這三家的學說或思想。這三家,又以儒家思想影響最為深遠,地位最為崇高,有着"以一號百"的影響力,因此有時候我們談到國學,也專指儒家學說。今天,我主要向大家簡要彙報一下我個人對"佛道儒"這三種思想學說的認識。

  先說佛教,佛教最初的典籍非常多,數目很龐大,以《金剛經》最為著名,最能體現佛法的核心價值觀。後來佛教發展到禪宗,講究"心領神會、以心傳心、不立文字",著述就逐漸少了,佛教倡導"諸法皆空",就是電視劇里的和尚常掛在嘴邊的"四大皆空".這裡有一個故事:當初禪宗五祖弘忍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要求學生每人寫一首偈子,然後擇優錄取(類似於今天的筆試)。在他眾多的弟子中,名望最高的叫神秀,高到什麼程度呢?因為他的存在,其他弟子都自覺自愿的退出了比賽,都棄權了。因為相處久了,大家都很佩服他,覺得不管是修為還是境界,都跟他差得太遠,就都沒寫。實際上神秀的壓力也很大,他被眾人給予了厚望,萬一考試"不及格"怎麼辦?於是他採取了一種含蓄的方式,他沒有直接把偈子寫到紙上呈交給老師,而是夜裡在寺院的牆上題詩一首,就是大家熟知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寫完沒有署名,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是他寫的。神秀的本意是好的,把身體比做佛教的聖物——菩提樹,也是智慧的象徵,因為佛祖釋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樹下參禪悟道,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功果的,把心比做明鏡台,要時常反思自省,不要讓私心雜念沾染了它們。結果弘忍大師看了不太滿意,當時寺里還有一個剛從廣東過來的僧人,還沒有被"正式錄用",因為他沒有正式剃度,臨時安排在廚房裡打雜。他看了之後也是連連搖頭,就說怎麼看着這首詩裡面全是錯誤呢?佛經里講,要"不着於物"(這個"着"是"執着"的意思),而這首詩里的什麼樹啊,台啊,塵埃啊,全都是物,於是他求人代筆(本人不會寫字,只能求人代筆),也在牆上題詩一首,這就是那首著名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首詩就體現了佛經上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不僅所有的外物是空的,連你自己的身、心也是空的,什麼都沒有,又怎麼會惹上塵埃呢?最終弘忍大師把衣缽傳給了這個新來的、還沒轉正的、正在打雜的而且還不會寫字的和尚,他就是被後世稱為"禪宗六祖"的慧能,弘忍把他看作"肉身菩薩",因為《金剛經》上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慧能就達到了這個境界。由此可見,佛家是很看重這個"空"字的。

  我在長沙讀研時,曾經到當地一座著名的寺院——開福寺遊玩,該寺始建於隋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長沙的"開福區"便是以此寺命名,現在寺中仍有一百多名僧侶(全是女尼),嚴格按照傳統的方式修行。我當時在走廊的一對柱子上,發現了一幅對聯,覺得很有意思,上聯是:"齋魚敲落碧湖月,覺覺覺覺,先覺后覺,無非覺覺",下聯是:"法鍾撞破麓峰雲,空空空空,色空相空,總是空空".當時看到這幅對聯,因為它沒有標點,不好斷句,站在那裡想了很久,後來慢慢又品出一些滋味來:齋魚和法鍾都是常見的法器,按現在的說法應該叫"打擊樂器",齋魚比較小巧,托在手裡敲打,聲音輕漂,"覺覺覺覺"一語雙關,既是象聲詞,又是提醒僧侶在讀經時不要死記,要參悟其中的道理;法鐘敲起來聲音雄渾,"空空空空"也是象聲,同時也提醒他們要摒棄雜念,四大皆空。還有一層意思,齋魚是夜裡誦經時敲的,聲音小,避免擾民,這邊剛"敲落碧湖月",也就是讀了一夜經,那邊晨鐘又響,新的一天又開始了,體現了修行的刻苦。概括起來,佛教是"以無為,為有為",是真正的超脫,真正的"無為".

  再說道教,道教的創始人是老子,留下來的經典是《道德經》,還有一位代表人物是莊子,他與老子並稱"老莊",咱們初中語文課本中有好幾篇課文選自《莊子》這本書。與佛教相比,道教也主張"無為",比如說"清靜無為"、"無為而治"等,但是道教的無為是假無為,是為了"有為"採取的手段,實際上是"無為而無不為",換句話說叫做"以無為,為有為".比較有名的一個詞,叫"進道如退",比方說打人,必須先把手臂收回來,這樣打出去才有力。歷史上的典故,有漢代張良的故事。

  漢高祖劉邦奪取天下之後,非常高興,大賞有功之臣,像韓信、蕭何、彭越等,都封侯拜相,封地甚廣。當輪到張良時,劉邦怕他吃虧,提醒他選齊國,食三萬戶,張良堅決推辭,選擇了"留"這個地方,也就是現在的江蘇省沛縣。選這個地方作為自己的封地,應該說張良還是下了一番苦心的,第一,這個地方在秦時稱"沛郡",是劉邦的故鄉,也是劉邦發跡的地方,大家都知道劉邦曾被稱為"沛公",他對這個地方是很有感情的;第二,這個地方也是劉邦初遇張良的地方,兩個人在這裡相識相知,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從此張良就跟着劉邦南征北戰,走向了"革命道路".因此,張良此舉顯示了自己不忘劉邦的知遇之恩,忠心耿耿;第三點非常關鍵,沛縣這個地方物產並不豐富,地域非常狹小,跟齊國簡直沒法比,相當於現在說的"革命老區",顯示自己安分守己,讓劉邦放下了戒心。後來的結果大家都清楚,剛才提到的那些開國功臣,比如韓信、蕭何、彭越,還有范蠡、文仲等,或死或逃,結局凄慘,而唯獨張良得以全身而退,後來人們都說張良成仙了(我倒覺得是成精了),這也是他以進為退的智慧使然。

  最後再說說咱們的孔聖人,孔子被後世稱為"大成至聖先師", 是公認的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他的一生都是忙碌的、操勞的。他周遊列國,著書立說,還帶着三千多個學生,僅"博士生"就帶了七十二個,非常辛苦。過去曾經有一段時間,人們對孔子有一些誤解,覺得他周遊列國,四面出擊,都是在跑官,醉心仕途。其實不然,讀了《論語》我有這樣的體會,孔子的內心充滿了仁愛,心繫天下萬民,怎樣對天下、對百姓有利,他就怎樣做,當官,只不過是想有更大的能量和空間"為人民服務"而已。我的這種觀點有沒有依據呢?孔子到底想不想當官?《論語》中有沒有相關的記載呢?答案是肯定的。在《論語·子罕》中,有一段子貢與孔子之間的對話: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貢不愧是一個商人,問問題也是拿做買賣來打比方,他問老師孔子"這裡有一塊美玉,是把它收藏在柜子里呢?還是找一個識貨的商人賣了呢?"子貢用一種含蓄的方式提出,作為一個人才應不應該出來從政這樣一個問題。孔子何許人也,一聽就明白了,他是怎麼回答的呢?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孔子說:"賣了吧,賣了吧,我這正等着識貨的商人賣掉呢。"

  由此可見,孔子是希望做官的,那麼,他是不是一個"官迷"呢?當然不是。因為孔子做官有一個原則,或者說底線,達不到這個條件,他就不去做官。這個原則就是"邦有道",也就是國家政治清明。《論語·憲問》中說:子曰:"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這裡的"谷"指的是做官領取的俸祿,代指做官,也就是說,國家政治環境好,就出來做官,國家政治黑暗,也出來做官,就可恥。《論語·泰伯》中說:"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說的也很清楚,天下太平,就可以出來做官,不太平,就當隱士,如果國家治理得很好,作為人才卻生活得很清貧,說明他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也是可恥的。其實孔子做官還有一個原則,就是"義",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也就是說,沒有道義的富貴,孔子是不屑一顧的。

  所以孔子對待世事、時局,是持一個積極的態度的,也可以概況為"以有為,為有為",《論語》與 《道德經》相比,都是微言大義,富含智慧和哲理,但我個人覺得《論語》講的是"陽謀",而《道德經》則屬於"陰謀",當然我這裡說的"陰"、"陽"指的是事物的性質,絕沒有褒貶之意。孔凡勇老師在讀書報告會上也說,《論語》好比《易經》中的乾卦,屬陽;而《道德經》好比坤卦,屬陰,我覺得也是這個意思。

  咱們國家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國學經典博大精深,浩如煙海,由於時間有限,涉獵有限,更主要的是個人的資質有限,所以只能抓取其中一些小小的片段,跟大家交流一下。

  最後,我想以清嘉慶年狀元姚文田的一副對聯與大家共勉,上聯是"世上幾百年世家,無非積德",下聯是"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謝謝大家!

  2015.3.15

  註:本文起草是在2015年寒假,本來是為了學校讀書報告會準備的發言稿,因為時間倉促,不當之處較多,今後會慢慢改進。

  ——作者



國學經典讀書報告 標籤:幼兒國學 讀書思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