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書賊讀後感(一):悲憫的月光
即便是最黑暗的時刻,依然有月光悠悠灑下,在最冷最黑的地方生根發芽。死亡的結局已經註定,但有什麼在悄然變化,那絲絲人性的光輝,在掙扎中升華。那月光,叫做悲憫。
如果給《偷書賊》定一個色調,我想必定是灰色的,像黃星之路的那種感覺,陰暗而絕望。陰霾的色彩下,再活潑的風琴聲也會喑啞,再飛揚的神采也會黯然,再活潑堅韌的生命也有可能一昔灰飛煙滅。《偷書賊》一個關於戰爭的故事,而戰爭,往往伴隨着死亡。二戰、德國、納粹、水晶之夜、焚書運動、猶太大逃亡、奧斯維辛,回溯這段歷史,再一次撕開人類的舊創口,人性里的麻木與殘暴發著醜陋的膿水,再一次讓我戰慄。
平庸的惡里看不到真正的善惡是非,被統治而不自知的愚人還高舉種族家國的大旗,虛偽的文字教導人們成為專職的機器。紐倫堡審判里阿道夫·艾克曼"執行公務式"的屠殺行徑還不夠觸目驚心么?愛國論調下的極端民族主義頌歌里,猶太人商店的櫥窗破碎得還不夠支離么?希特勒吐出一串串華麗的詞語,德國催生了無數帶刺的思想荊棘。同樣在《偷書賊》里,亞歷克斯·斯丹納以"猶太裁縫如同瘟神,遲早會搶走生意"對"水晶之夜"竊喜不已,小漢斯以"你從來不關心這個國家,至少是不夠關心"譴責父親對清理猶太"人渣"袖手旁觀。嘆人太自私,太無知,太短淺,輕而易舉將悲憫的天性遺棄。嘆人性太過搖擺不定,似乎悲憫的心只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蘇醒。
果真如此么?
悲憫如他們,寧可少吃一點也要分給地下室里的猶太逃犯一杯羹——如漢斯夫婦,就算餓着肚子也會偷偷派給走向死亡集中營的猶太人麵包——如魯迪。或許,這些事情無力改變納粹統治的大環境,但是,至少,他們的存在,就是一種象徵,證明着人性還沒有全然失守。的確如莉賽爾所說,這樣的世界是配不上他們的。他們如此美好,如此溫暖,在如此黑,如此冷的時空。死神的生命無始無終,它的世界只能迎接一個又一個的死亡,他理解不了,為何人性在最殘忍的人群里閃着瑩瑩的光,為何光明能與黑暗同在,美麗會與醜惡同行。我想,還是因為悲憫吧。即便大部分人都沉睡着,仍然有人看着眼前的灰色抽搐着敏感的心靈。因為悲憫的人性,並不需要鴻篇巨著來渲染,它自然而然,由心出發,一段快樂的旋律,一扇特意打開的窗戶,一隻美麗的泰迪熊,一片小小的麵包,一段鏘鏘的文字,一個顫抖的吻,便能夠支持人類穿越灰暗的另一面。人類生命如此短暫而脆弱,死亡的腳步如此逼真而迫近,人怎麼能夠不更加珍惜一切,怎能不更清晰地把握住真善美?羅莎夜夜懷抱手風琴的身影,魯迪如傑西·歐文斯般的奔跑追夢的側面,馬克斯油漆筆刷下簡單深刻的線條,莉賽爾對死去的魯迪顫抖的一吻,恐懼在某一刻消散,在這些巨大的悲愴中繼續蹣跚前行,只因這人間最美的畫面,破碎的世界里的完整。
"如此醜惡又如此美好",這是人性永恆的悖論。
《偷書賊》中另一種不容忽視的力量——文字。當現實已然灰暗,甚至現實企圖將灰色延伸到人的精神領域的時候,書,便成立最具有力量的東西。最可怕的毀滅不是亡國,而是亡精神、亡思想。當希特勒企圖用高超的演講技巧控制國人思想的時候,當多少經典在火堆中燒得噼啪響的時候,莉賽亞偷了一本書,不,是拯救了一本書,她戀上了所謂的"毒藥".精神統治可以囚禁住平庸的大人,卻永遠無法約束孩子的心靈。莉賽爾在目睹焚書運動之後,強忍着淚水站在教堂的台階上的向元首致敬,心中"元首="共產主義分子"+一堆篝火+親生媽媽的遭遇+弟弟的死亡"的算式早已將黑白道明,孩子心中正義的天平孰輕孰重,一目了然。魯迪追隨自己的心,以傑西·歐文斯自居,拒絕回答正確的元首的生日,逃避納粹青年團的訓練,有一種叫做"自由"的東西在他看來比"元首"更重要。馬克斯在沒有自由的地下室生活中,講着《監視者》和《擷取文字的人》的故事,文字編織出了陽光的色彩,友誼跨越了種族,希望在心靈對話中放大。在《偷書賊》中,文字不是以犀利的武器的形象存在,對於莉賽爾,它是對進步的追求、對求知慾的滿足,伴隨着對現實的叩問;對於防空洞里的人,它是一種安慰的氣氛,是平和人心的藥劑。在整個過程中,它淺滋漫長,無聲滲透,啟蒙便不知不覺地生根,所有的人都開始反思,偽飾華麗的演說背後赤裸裸的暴力,國家尊嚴榮光后血淋淋的屍體。
最終,漢密爾街上的人,整個納粹德國下的人已經品嘗到了這愚忠與放任的苦澀。站在刑事的角度他們沒有親手殺過人,站在國家的角度他們捍衛國家也沒有錯,站在道德的角度他們沒有做什麼大義不道的事,但是,站在人性的角度,他們無法原諒自己。他們本應該理智地批判法西斯的行為,他們本應該團結起來矯正國家走上的岔道,他們本應該更有勇氣把猶太人收入自己的翼下。可是,他們中真正去做的人很少很少。米歇爾·霍茨佩菲爾就是這樣在求生的渴望和人性的自我審判中絕望地自殺。悲憫如果只是少部分人的覺醒,悲憫如果僅有思想上的萌芽,那是莫大的悲劇,這樣的悲憫永遠無法產生扭轉乾坤的力量。一如結局,漢密爾街"天堂"成地獄,人類長眠不復醒。悲憫的月光彈奏着哀傷的調子,像漢斯爸爸的眼神"遊離而迷茫,看不到任何答案".
誰也無法斷言一切不會重演,我們看到影片《浪潮》中被輕而易舉慫恿誕生的"獨裁"悲劇。誰也無法輕易定論,是否應該原諒《朗讀者》中漢娜一樣的無知殺人犯。可是,無論怎樣,人性的那份悲憫在,事情還不至於很糟糕。因為你總能在黑暗中看到月光,在醜陋中邂逅美好。
偷書賊讀後感(二)
沙穎
學校組織讀書漂流活動,我有幸借到了《偷書賊》這本書,說實話,當我翻開《偷書賊》的第一頁時,這本書並沒有深深的吸引我,可是讀着讀着我便愛不釋手了,觸摸着這些文字,彷彿被籠罩在一片溫暖中。閱讀着這些文字,走上了震撼我心靈的旅途。
作者是以死神的名義,來向我們講述在二戰時期發生的事。主人公莉賽爾是一個可憐又可愛的小女孩,她和他的弟弟被他的媽媽送給了莉賽爾的養父養母。可在火車中弟弟死了。她的養父是一個善良的男人。她的養母很喜歡莉賽爾,可是她喜歡誰就會對誰破口大罵,所以莉賽爾常常被她罵為小母豬。她的養父經常教她識字、讀書,學會認字進而開始讀書的莉賽爾,儘管生活艱苦,吃不飽穿不暖,卻發現了一項比食物更讓她難以抗拒的東西——書,她忍不住開始偷書,用偷來的書繼續學習認字。從此莉賽爾進入了文字的奇妙世界,讓她熬過了現實的苦難,也不可思議地幫助了周圍同樣承受苦難的人:讀書給躲在養父家地下室的猶太人聽,在空襲時為躲入防空洞中的街坊鄰居朗讀故事,安慰了每顆惶惶不安的心,潛移默化改變了原本粗鄙的性情。但有一天,德國納粹在空中扔炸彈,由於莉賽爾在地下室寫作沒被炸死,可她的養父母和好友都被炸死了。
在以莉賽爾得到的10本書為章節名的10章里,作者把各種情感傾倒了出來。一個個猶如卡片般的小標題讓這本書看上去瑣碎不堪,但你只要讀了,就停不下來。白色代表寂靜和安寧;紅色是尖叫和鮮血;銀色是永不磨滅的良知;藍色是純正直至愚昧;黑色是顛覆的痛苦記憶;灰色是無邊的絕望和死亡。它們像一個個玻璃彈珠,在作者的托盤裡滾來滾去,相互碰撞,呻吟和擠兌着。在以德國法西斯的殘忍來反射出莉賽爾他們的弱小和微不足道。
整本書中,作者使用了非常簡單的話語,甚至已到了吝嗇的地步。可是這書所展示出那發自人民心底的對生命的追求的能量、為自己的尊嚴的捍衛,都是無可取代的。本身,這樣的心靈也許已是文字所不能完全表達出的情意了。如果有一天你會有機會閱讀這本令人感動的書,相信你也一定會發現世界的一半是醜陋的,而另一半卻一定會是美好光明的。正因為有了醜陋才有了美好,雖然有時站在黑暗當中的人會發覺不了希望的存在。但是就如同對待影子和陽光一樣,陽光其實就在你的身後,只要轉過身就可以看見。
最後我只想用書中的一句話來表達我對這本書的感慨,"他們踩住了我的心,讓我哭泣,可他們同時也讓我找到了停止哭泣的理由。轉過身,我就會找到陽光。"
偷書賊讀後感(三)
《偷書賊》作者馬克斯·蘇薩克以死神為第一人稱向我們訴說了二戰期間發生在德國漢密爾街一系列事情,從1939年偷書賊被送往休伯曼一家開始到1943炸彈轟炸了漢密爾街,死神帶走了莉賽爾的一切,然而她卻倖存下來了,因為文字讓她躲過這次死亡。然而,文字帶給他們的又是什麼?戰爭?摧毀?對於猶太人而言呢?死亡嗎?他們又有什麼過錯,何以來承受如此沉重的代價?
書中的幾個人物在性格上個不相同。其中偷書賊莉賽爾,一個愛好文字的女孩,一個攫取文字的人,一個善於偷竊的人,發生在她身上的,在當時那個戰爭的時代里,同樣的,可以看出很多人都處於水深火熱中。尤其是猶太人。文字給了她偷竊的力量,也是因為文字,她和漢斯·休伯曼也就是她的爸爸成為了好朋友,和鎮長夫人關係更緊密,還有與那個猶太人馬克斯之間的故事。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或許根本就不是很明白當時的情形,但是她知道媽媽的顧客對他們來說有多重要,沒有他們,他們就會被餓死。當最後一家顧客,最後的希望也消失了的時候,她採取了反抗。還有那一次猶太人遊街示眾的時候,她不顧被德國士兵打也要拉住馬克斯。而當時,德國人是不允許與猶太人有任何關係的,否則,後果跟猶太人一樣悲慘。她是勇敢的,也是不滿與當時的社會的,種族歧視,屠殺等等。這一切都根於文字帶給她的力量。漢斯·休伯曼,一個幸運的從死神手裡逃脫兩次的人,還有着一個關於手風琴的諾言,他是個信守承諾的人,沒有因為危險而逃避,他與別人不同的,就如與納粹黨不同是他沒有將猶太人當做是敵人,沒有像當時的大多數德國人一樣踐踏拋棄他們,只是在那個時候,他能做的總是會遭人反對。收藏猶太人是一個危險,看了電影《鋼琴師》,更加的讓我感到納粹的殘暴,這是不僅僅一個猶太人會被傷害的危險,也是對於整個家庭的危險。在他的兒子面前,他是膽小的,但是我覺得不是膽小,而是他人性的美好和對猶太人的同情。他也是沉默的,就如他在卷香煙的時候,是慷慨知足的人,就好比在部隊和在為別人塗漆時。
另一個人物,馬克斯,釘在十字架的耶穌,典型的猶太人代表,為了躲避納粹的追捕,便有了與偷書賊的故事。在我眼裡,他是那種堅定意志生存的人,即便環境有多困苦,"要活下去。生存就是生存。還要以犧牲罪惡感和羞恥感為代價".當時的猶太人不是被安置在集中營勞動就是待在暗無天日的地下室,靠着被人的救濟卑微的活着,還要時刻提防着隨時出現危險,以便逃跑。即使這樣,馬克斯還是一直在尋找出路,或許他一直相信,他會等到戰爭結束,猶太人解脫的那一刻。是的,他等到了。是那樣的"要活下去"的追求,沒有尊嚴的,在絕望中生存下去的鬥志,讓他堅持到可以無所顧忌的面向天空的時刻。還有羅莎·休伯曼,一個喜歡開口大罵漢斯,莉賽爾為豬玀,小母豬而實際上對他們充滿了愛的人,同時也是善於應變危機的人,本以為她會不同意漢斯的決定即收藏馬克斯,可是沒有。她是那個時代的好人。魯迪,飽受飢餓的小孩,卻在後來把麵包分給別人,還是猶太人,他痛恨希特勒的統治,一切都不應該譴責猶太人,而是元首,阿道夫·希特勒,戰爭與軍隊帶走他的爸爸。還有幾個人物,伊爾莎·赫曼,霍茨佩菲爾等等。總之,我們能看到的是,戰爭給他們帶來的苦難,還有關於人性的矛盾。
這本書以"人類真讓我捉摸不透"這句話為結尾,正如作者所要想我們闡釋的人性的本質,人性的複雜,偉大的人性尊貴與殘酷的人類暴力並存。整本書印象最深刻是還是關於馬克斯的故事,他是當時猶太人的一個折影。我能想象,一個頭髮像鳥的羽毛,瘦骨嶙丁,狼狽不堪的猶太人,躲在踐踏他們猶太人的德國人的地下室里,蜷縮着和後來被遊街示眾,拖着疲憊不堪的身體,蹣跚前行的形象。可以知道,他們的悲慘的命運。人性,總是很矛盾。同樣的是生命,同樣的生活着,為什麼有的人的生命就可以這樣任人踐踏宰割呢?是什麼深仇大恨,讓德國人,這樣的急着對猶太人趕盡殺絕,宗教問題?種族歧視?釘在十字架的耶穌?我只能說,他們是殘忍的,德國納粹,德國人。疑惑的是,他們怎麼練就那種肆意地用槍指着猶太人,朝他們的頭顱射去,幾乎沒有通過思考,或者是用鞭子鞭打他們,將他們送進毒氣室……人性可以如此的殘暴。這讓我想到南京大屠殺,這是我們的國恥,是發生在我們自己的國家上的,我們能理解也能同情二戰的猶太人。每個生命都是平等的,都是不容許拋棄的,不要因為一些過去了的事,或是關於宗教的衝突,更或是因為嫉妒,而做出有違被道德的事情。戰爭不能夠解決問題,只會帶來死亡,傷痛,更是會成為歷史上的污點。從這裡我認為,人必須要具有一顆寬容的心。仇恨不能回帶來後果,是對於雙方的後果。就如同二戰德國一樣,最終成為戰敗國,他們要忍受的也會是他們對猶太人做過的事,甚至是更沉重的後果。寬容,而不是採取極端的方法。
人性的矛盾性,正是為什麼有的人光宗耀祖,有的人卻被唾棄千年的原因。在這本書,闡釋的就是人性的本質,我認為也是人性的矛盾性。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總是在不斷的猶豫中,在矛盾中做選擇。而有的選擇決定了一個人的一生,就像有的人利用文字破壞世界,而有的人,卻可以將文字用到對人類有益的地方中。我們的思想是矛盾,我們的矛盾是因為我們的不確定。我們對未知的事情總是後知後覺的,一旦要我們做出決定,必定要經過一番思想的鬥爭。而結果是不同的,這就是人性的兩面性。有的人為了達到目標,不顧一切的做出違背自己內心的事情,然而有的人經歷一次內心與現實的鬥爭后,仍然能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在我們的社會中,我們能看到許多這樣的鮮明的對比,有的人貪污受賄,有的人不求名利。而我們要怎樣才能讓自己走上正確的道路呢?並不是說不會犯錯,而是說在犯錯後有沒有對自己行為的反省。我們所必須有的,是不要讓我們的矛盾掌控了一切。
《偷書賊》讓我得到了很多,雖然都是很表面的問題,但是卻引發了我很多。關於生命的,關於人性的,還有戰爭。對於生命,我們應該熱愛,不應該有種族歧視,不應該有仇恨妒忌,要有希望,有信心,去追求光明。對於人性,要充分發揮人性的美而不是惡。還有戰爭,我想如果這個世界上不再有人再想着戰爭,想着獨權主義,那麼人性也就沒有那麼複雜了。
偷書賊讀後感3篇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