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溫病縱橫談》有感
董斐 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2013級博士研究生
縱橫間通貫古今 談笑中品味經典
一、《溫病縱橫談》簡介
2012年5月北京中醫藥大學聯合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了首屆全國溫病學論壇暨溫病學辨治思路臨床應用高級研修班,論壇邀請北京地區多位著名的溫病學醫家和學者,傾囊相授關於溫病辨治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研究成果。《溫病縱橫談》一書中收錄了10位專家論壇講座的精彩內容,文字盡量不加修飾,貼近講座原貌,生動展現了諸位中醫名家寶貴的學術思想。書中收錄的講座專家,有國醫名師,有知名教授,有一線臨床專家,他們從經典理論研究、溫病學的臨床應用、臨床研究進展等諸多方面詳實而準確地為我們解讀了溫病學這門古老而年輕的經典學科無限的生命力。
二、《溫病縱橫談》閱讀體悟
(一)與大師對話,品經典之美
首都國醫名師孔光一教授從事中醫學教育及臨床工作60餘年,精通感染性熱病的診療。孔老以"夏秋熱病漫談"為題展開論述,首先就"溫病"的概念開題,探討了夏秋熱病的病因、病理,並舉例肺系、脾胃系、肝膽系熱病的治療特點。字數雖不多,言簡意賅,是多年臨證經驗的高度濃縮。從趙岩松老師的旁白中可以看出,孔老口音比較重,如果在講座現場,可能聽不清楚,但是語言變成了文字,就不再存在這個障礙,書籍讓我們與大師的交流更加順暢。
周耀庭教授是國家級名老中醫,擅長用中醫及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內科、兒科疾患。他的講座題目是"從臨床實際看溫病學原著的指導意義",結合他的七個病例,強調了學習經典著作的意義。他指出,溫病學原著不僅僅展現了溫病學理論,也記錄了溫病學發展中很沉重的教訓。在溫病學發展的漫長過程中,誤治經常發生,所以我們學習經典理論著作不僅受到理論的熏陶,也可以從中汲取教訓,以免重蹈覆轍。我對周老的這個觀點非常認同,我們通過對經典原著的學習,提高對理論認識的同時,也要提高分析判斷的能力,認識疾病的發生髮展規律,最終提高辨證水平、治療水平。
孔老、周老在論述中都反覆強調,在當今時代,溫病學的優勢是不可忽視的。用中醫學治療感染性疾病,需要下苦功,不是拿幾個方子來應付就可以的,年輕人要慢慢積累知識,既要多看書,又要多實踐,不斷提高自己,才能進一步把溫病學發揚光大。大師們的教誨讓我倍受鼓舞,作為青年學子要踏實做學問,少點學術浮躁,消滅學術垃圾,真正挺起學術脊樑!
(二)進明師課堂,源經典之本
劉景源教授、宋乃光教授、谷曉紅教授、陳明教授都是北京中醫藥大學的教學名師,不僅是"名師",更是"明師".不管他們的課堂還是講座,都座無虛席。《溫病縱橫談》帶領我們進入明師課堂,書中詳實記錄了他們在本次溫病學論壇的授課內容,再現了他們論壇上的風采。老師們毫無保留地把多年來研讀理論經典的心得,結合教學、臨床工作中的體會,從不同的角度講解了經典著作中關於溫病學的病機、辨治、方證等內容。
劉景源教授以銀翹散為例論述了辛涼輕解法在溫熱病治療中的應用,強調了辛涼輕解法並非汗法,銀翹散也非發汗之劑。宋乃光教授談的是外感發熱的辨證治療,介紹了辛涼解表開郁法、辛溫解表法、辛寒清氣解表法、辛香化濕祛暑法、芳開苦通法等幾種臨床常用的治法。
谷曉紅教授講授了薛生白對濕熱病證的辨治思路及其臨床應用,對濕熱病證的病因、病位、病機、主症、辨治原則進行了講解,對薛生白治療濕熱病的用藥特點進行了歸納,同時推薦了歷代醫家有關濕熱病證的論著目錄,建議同學們閱讀拓展。
陳明教授師從著名經方名家劉渡舟教授,精通《傷寒論》六經辨證規律、張仲景辨證論治體系的理論基礎及指導思想。他從《傷寒論》角度談衛氣營血方證分析及臨床應用,把《傷寒論》中外邪表裡轉化的軌跡描畫出,以麻黃湯、大青龍湯、麻杏甘石湯、白虎湯的定位、特點及應用為例,結合具體病例,做了細緻的分析。
從這幾位老師的講稿中我體會到,與一般課堂上的講解不同,在首屆溫病學論壇上的授課,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把知識點高度濃縮,加深了理論探討,並不只是在教科書基礎上做簡單重複和概括,而是結合臨床實際,歸納出很多新觀點,在經典理論中找尋依據,最後形成比較系統的通貫古今的學術觀點。讓我們可以知道經典著作中對這些理論問題怎麼認識,而在當前的臨床實際中,一個個生動詳實的病案,又幫助我們了解這些經典思想該如何應用。
(二)隨名醫侍診,嘆經典之效
溫病論壇的講座專家包括了多位在長期從事臨床一線工作的知名教授,比如姜良鐸教授、彭建中教授、劉清泉教授、王玉光教授。長期的臨床實踐,使他們加深了對經典理論,尤其是溫病學經典的理解。諸位名醫結合他們的臨床實證,在書中讓我們領略了溫病學辨治思路在臨床各科疾病中應用的價值。
彭建中教授是著名中醫學家趙紹琴教授的學術繼承人,在慢性腎病的治療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重點講授了從營血辨治慢性腎病的臨床體會,結合具體病例講解了慢性腎病的幾個常用的方法,如涼血化瘀法、疏風勝濕法、疏調三焦法、分消利濕法、通腑排毒法、益氣培元法。
姜良鐸教授是教育部重點學科中醫內科學學術帶頭人,他講授的主要內容是溫病學的理法方葯在中醫內科學中的應用,強調了辨舌驗齒的和喉診的重要性,舉例透邪法的應用,並結合具體病案講解了衛氣營血辨證在內科應用中的靈活性。
劉清泉教授結合中醫疫病學理論談新發流感的辨證論治,長期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臨床急危重症病例的經驗讓他多年前重新審視溫病理論在傳染病、重症治療中的意義,對於當今的傳染病、重症細菌感染等,中醫藥治療的優勢是不容小覷的,同時西醫的理論和治療方法也可以豐富中醫的治療方法,將來可能發展出一個全新的中醫辨治診療體系。
王玉光教授多年來一直從事傳染病一線工作,在書中重點對手足口病併發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中西醫結合診治進展進行了概述,並提出了對重症手足口病的中醫證候特徵、核心病機及證治的分析,最後強調了中醫學關於疫病學的認識論——"受本難知,發則可辨,知發知受".
這幾位臨床名家的講稿告訴我們,繼承和發揚中醫經典理論,堅持中醫藥原創思維,借鑒現代醫學流行病學的理念和方法,結合現代醫學的診斷方法,深入認識臨床重症、疑難病例、新發及突發傳染病,但同時還是要認識這些疾病的中醫病因學特點和核心病機,探索病證結合的論治方法,學古而不泥古,對現代醫學的優勢也要學習,這將是發揚中醫溫病學說的必由之路。
三、踐行所學所思
2014年5月《溫病縱橫談》一書出版,這本書成為了我在溫病學學習中的重要參考書籍。雖然我沒有親歷首次全國溫病學論壇,但這本書帶我身臨其境,讓我近距離領略了名家教授們的風采,輕鬆幽默的講解,深入淺出的案例,帶領我品讀經典。2014年5月底,第二次全國溫病學論壇暨辨治思路臨床拓展應用高級研修班在北京圓滿召開,我有幸作為組織者參與了這次會議的籌辦。會議結束之後,我們又開始進行了《溫病縱橫談》(第二輯)的編寫,在文字轉錄和整理的過程中,方能體會編輯老師們的工作着實不易,從講座錄音轉化成文字,還要盡最大努力保留講座原貌,是要費不少腦筋的。從此之後,我便更加珍惜手中的這本《溫病縱橫談》。
《溫病縱橫談》讓我們能原汁原味地獲取會議內容,安靜坐在書桌前便獲得了與多位名師的交流。而我幸運地參與了《溫病縱橫談》(第二輯)的編寫,也希望可以使更多的中醫學子們能跨越時空,品讀諸位中醫名家的精彩講解,對中醫溫病學的發展有更深刻的認識,在學習中醫、臨床實踐的過程中,能更好地應用溫病學理論思想,在傳承發展中醫的道路上穩穩地邁出前進的每一步。
溫病學是中醫的優勢領域,能仔細研讀溫病縱橫談,並從歸納總結,很有利於我們中醫學習水平的提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