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劍前傳之臣心似水》讀後感
文物與博物館學 饒海玉
在《臣心似水》中,沒有那些御劍江湖的俠客豪情,沒有什麼仙劍修行的古老門派,只是一些為家為國的善良而普通的人。這樣的故事距離現實更近,更加厚重。每個人,都在做着自己認為正確的事。然而造化弄人,天不從人願,當一面旗幟落下,又一面旗幟揚起,多少青絲成灰,舊愛成塵,青史每一筆的背後,都有多少生命的斑斑凝血。
人初逢,劍初鳴。千里雲山任縱橫,臣心似水清。愛千重,恨千重。暮角聲聲悲帝城,興亡一笑中。
歷史中總有一些人,不管經受了多少苦難折磨,總能保持一顆如水純澈的臣心,為國為民,不惜一切,或許並不是愚忠,或許也並不是為了千秋後世名,愛國,就是這麼一種簡簡單單的情感, 發自本能,出於本心,雖死不悔。
公子琮從年少時便被人設計成為一枚棋子,在楊王的疏忽下,雖然錦衣美食,有求必應,但是心裡從來敏感不快樂,身體也被人下毒受折磨。但是在書的後面,公子琮在山上受刑,身上沒一處完好的肌膚幾乎要痛死過去,仍然堅持不將代錶王族的玉佩交出去。“並不能因君父不慈,我便可以不孝,並不能因國家虧欠你,你便可以不忠啊!”在這本書中,除了龍陽,我最喜歡的便是公子琮。而龍陽同樣臣心似水清。在姜楊兩國開戰後,龍陽一次用手指點划著灑在案上的酒,勾畫出姜國輿圖形狀,喃喃低語,最終重重點下手指,舉杯飲盡了杯中酒,“這,就是我姜國大好河山!”說罷,眼中驀然湧上一片霧氣。除了龍陽對晏薇的好,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龍陽反問晏薇的一句話:“你哪裡知道什麼是戰爭,什麼是滅國……”那麼凄涼的語調,倒不像反問,更像是自嘲。讓人覺得壯慨又蒼涼。一柄劍,可破開幾尺光?一雙手,又可為心上人護住幾番風雨?亂世之中,不強大,便會被吞噬。那個身肩千鈞擔,勉力對抗天命的男子,那個誓死也守衛姜國的男子,最終和魔劍一起,永遠沉睡於漪湖之中。
臣心似水,是袁崇煥祠中的一方鈐印,是乾隆皇帝對工臣的殷殷寄託,是歷盡艱辛、受盡荼毒之後仍笑對天地、無愧春秋的淡然一回眸。
當初看《仙劍奇俠傳三》的時候,就莫名的不喜歡唐雪見,反而對龍葵有種淡淡的偏愛。在戰國的那一段回憶里,他們兄妹倆的快樂,憂愁,龍陽對龍葵的愛護,龍葵最後為國獻身而殉劍,都讓我覺得唐雪見像個外人。但是景天是龍陽又不是龍陽,景天首先不肯承認千年前的那一段過往。《仙劍三》中龍葵和景天第一次在城隍廟裡遇見時的詞。
在《臣心似水》中,晏薇這個女主角讓我不怎麼感興趣,最後的結局也甚不合我心意。“楊國的楊”這四個字瞬間讓我覺得龍陽對晏薇的付出都是東流水,好似一場笑話。但是龍陽對妹妹龍葵的關愛依舊讓人感動。猛拍桌案,說道:“若換作小葵在楊國,我斷不會讓一兵一卒越過長岩關!”醉酒時感嘆“我算什麼好兄長!”喃喃低語道:“小葵,我一定要讓她幸福快樂,就算是拼上性命,也一定要護得她周全!”可是一切都逃不過國破家亡,妹妹殉劍,哥哥戰死,和魔劍永沉湖底。月如人心,總也盼不到長久的圓滿;花似少年,青的紅的轉眼落了,空餘滿枝的傷……
仙劍讓人喜愛,因為它有太多的感動。其中的故事,需得自己慢慢品味。
《仙劍前傳之臣心似水》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