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圖讀後感
這次回國講學,在香港機場轉機,候機,歷經數小時。得空翻閱了《二十四孝圖》。發現了江夏一個偉大母親的智慧。特發表拙文,與家鄉人分享。
據《三國志》記載。三國時,吳國江夏人孟宗,字恭武。孟宗以孝著稱,後來官至司空,所以史稱孟司空。是個聞名遐邇的大孝子。
父親英年早逝,他與母親相依為命。母親則是極有智慧的女性。時時教導他刻苦學習,廉政愛民,為他日後的成就打好道德的基礎。
孟宗的母親十分善良,非常疼愛自己的兒子。孟宗少年就投奔南陽名師李肅求學。
有一年冬天,天氣十分寒冷。她特地縫製了一床又厚又大的被褥給兒子送去。人們看到這麼大的一床被子,都十分奇怪。孟宗的母親卻深情地說:“我兒子的學友大多很貧寒,拿不出什麼好東西來結交朋友,這床大被子正好為他們一起蓋用,共同禦寒,增進他們學友之間的感情。”大概紈絝子弟不會與這般“同條被窩”的貧寒學子多攀交情吧。一幫勤奮好學的上進少年,就這樣在冬天,相互勉勵,磨礪意志,尋求濟世救民的良方。
這母親不單愛自己的孩子,還想到那些年棉被都沒有的窮學生。被子不單是避寒之物,更是孩子結識好學上進的學友的方式。“物以類聚,鳥以群分”。這偉大的母親知道,貧寒上進的同學,才是一生受用的良師益友。吃喝玩樂,則學業難成,修養淺薄。
負笈海外15年的我,曾也是在江夏的寒冬中發抖。
最近回國講學,周末,下午5點左右,偶爾經過母校原一中的舊址時,看到校門前後幾十米,到處是送餐的家長們,與孩子蹲在街角或台階上,急急地吃着飯。長輩的那種殷切,那份關愛,確實叫人為之動容。只有為他們祈禱:願學子成才,願父母健康,也願為他們提供一個避風的小亭或走廊。(作者系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市公民,原區一中畢業生)
二十四孝圖讀後感
假期讀了魯迅先生的《二十四孝圖》。這樣的一篇文章,雖然名叫《二十四孝圖》,但其實並沒有寫出如何孝順父母,沒有起到教孝的目的。其中的卧冰求鯉卻讓童年的魯迅產生了恐懼,他一直認為孝順父母無非是“聽話”,“從命”,以及長大之後,給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飯罷了。從文章中可以讀出魯迅先生對封建制度的厭惡。試想這種常人不能做到的,卻又拚命引導要求人去做到,是便於統治,不從根本上解決貧窮問題,卻要求人們做出十分極端的行為並以此為孝道,而且還對這種孝道加以宣揚。
《二十四孝圖》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配有圖畫,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魯迅先生從自己小時候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入手,重點描寫了在閱讀“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個故事時所引起的感受,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以及了中國兒童可憐,對荒謬愚昧的封建孝道進行了抨擊。
其實我們只要真正地愛我們的長輩,用親情,用溫暖感動他們就能真正做到孝順,並且做好孝。
二十四孝圖讀後感
《二十四孝圖》圖文並茂,非常感人。我發現,百事孝為先,小時候那些孝順的人,長大都有了很大的成就。
二十四孝有:孝感動天、親嘗湯藥、嚙指痛心、百里負米、蘆衣順母、鹿乳奉親、戲綵娛親、賣身葬父、刻木事親、行佣供母、懷橘遺親、為母埋兒、扇枕溫衾、拾蕭異器、湧泉躍鯉、聞雷泣墓、乳姑不怠、卧冰求鯉、恣蚊飽血、扼虎救父、哭竹生筍、嘗糞憂心、棄官尋母、滌親溺器。其中,我最喜歡刻木事親,意思是: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南(今河南黃北)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常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恩,於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后一定見面,從不懈怠。久之,其妻子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雖然這篇文章里木頭人的手指會流血不現實但古代人真的是孝順。現在有很多人特別是我們這代人一天到晚都是在想自己該怎麼樣,自己吃的好不好,玩得好不好,向父母要這要那,達不到要求就發脾氣,有時對父母和長輩說話、行為很不禮貌。和前人相比我真的對“孝順”二字沒有做好。讀了這本書,我以後一定要孝順父母,尊敬老人,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美德。
二十四孝圖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