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一)

  開元

  前段時間讀完了一本叫做《被討厭的勇氣》的書,書的副標題是"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最開始,我並沒有注意到副標題,吸引我的是書裡面新穎的小標題,例如"再怎麼找原因也沒法改變一個人"以及"自卑情結只是一種借口".這些充滿成長性的觀點正投我所好。

  貫穿整本書的是心理學"三巨頭"之一的阿德勒的哲學思想,以對話錄的形式展現。書中有一智者,有一青年,智者象徵著阿德勒,青年就像是個愣頭小子,沒大沒小地不斷質問和懷疑着智者的說法。

  談起心理學,很少有人會不知道弗洛伊德,稍微深入點的還會知道榮格,但是大多數人聽到阿德勒的名字都會一頭霧水。阿德勒到底何方神聖?他的中心思想是什麼?他在心理學歷史上的地位如何?這本書都給我們做了一一解答。

  阿德勒最出名的著作大概要數《超越自卑》了吧,傳說阿德勒其貌不揚,身材矮小,成績還不好,三歲時弟弟死在他身旁,兩次被車撞,五歲差點死於肺炎,可以說命運多舛。他有足夠的理由自卑,但他卻成為逆襲的典範,並且一直致力於幫助別人超越。

  阿德勒想讓我們超越的第一道坎兒叫"過去",精神分析療法喜歡挖掘人的曾經,將如今的心理問題一股腦地歸結於"創傷"這個借口。一味地找原因,糾結於過去,就會陷入"決定論",彷彿命運已被"決定",無法改變。阿德勒甚至大膽地否認"心理創傷",他認為,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客觀的經歷,而是我們賦予經歷的意義。這句話就像一聲棒喝,令人豁然開朗。我們的精神世界本來就不是完全客觀的,每個人對世界的解讀都不一樣,愛迪生在找到最合適做燈絲的材料之前,嘗試過一千六百種材料,而他僅僅輕描淡寫地說了句:"我只是知道了這一千六百種材料不能做燈絲而已。"這是安迪生賦予失敗的意義。一千六百次的失敗才造就一次成功,而那唯一一次的成功足以改變世界。失敗至少讓我們知道了此路不可行,如果只是賦予這樣的意義,是否會讓人更加堅強?

  阿德勒主張我們掙脫過去,聚焦於當下的"目的論".他認為人的行為都圍繞着"目的"在運作,這個目的到底是什麼,很多時候當事人自己都意識不到。例如憤怒並不是一種失控,而是有意放縱,目的是使他人妥協。按照這個思路,"心理創傷"的概念被創造出來,是否是為了滿足"逃避責任"的目的?前兩天讀到李笑來的一篇文章,談到"英語思維"是否存在的問題,他認為"英語思維"純屬捏造,那麼捏造的目的是否可以理解為許多人因為說不好口語而編撰的借口呢?這個觀點提供了我重新審視自己行為的視角,或許主動權一直在我們手上,我們只是一直不願承認因衝動和懶惰而闖下的禍罷了。

  阿德勒認為,如果一個人真想改變,那改變就一定能發生。有時候我們嘴上說想,身體卻往另一個方向行動,心口不一,是因為我們潛意識還不想改。改變意味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和風險,比慘淡的現狀更可怕的是未知。所以,阿德勒的心理學是關於"勇氣"的心理學。"目的論"的核心觀點是,曾經發生的一切都對你今後沒有影響,決定人生的是當下的自己。這種過分誇大主觀能動性的調調似乎很像心靈雞湯,還是燉了很多年,都快被熬乾的那種,不過,我覺得過分強調主觀能動性,總比過分強調"心理創傷"更有現實意義吧。

  阿德勒想讓我們掙脫的第二個束縛是人際關係,他甚至大言不慚地宣稱: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人際關係會帶來競爭、嫉妒以及討厭我們自己。既然不喜歡自己有這麼多壞處,人類為什麼要進化出這樣的心理機制?因為我們太害怕被別人討厭,所以必須先人一步,討厭自己,才不會在批判來臨時如此尷尬。用"目的論"解釋的話,討厭自己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在人際關係中受傷".越懼怕受傷,就越會通過自我厭棄來逃避人際關係。阿德勒還直接指出,自卑感完全是源於我們錯誤地評價自我價值,我們無法輕易改變現實,但我們可以通過主觀詮釋來改變對自我價值的判斷。自卑來源於"比較",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可以促進進步,但自卑情結則是有害的,自卑情結把自卑當成了止步不前的擋箭牌,有自卑情結的人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因為有A才做不到B.阿德勒認為,健全的自卑感來自和"理想自我"的比較,我們的自信應該來自不斷地超越自我,只要超越了過去的自己,都值得驕傲。他主張不要把人生看成是和他人的比賽,所有人都在同一個水平面上走,有的人走在前面,有的人稍後一些,但只要都在前進,就在追求卓越。

  阿德勒心理學關於人的行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明確的目標,行為方面的目標是"自立"和"與社會和諧共處,"心理方面的目標是"我有能力"和"人人都是我的夥伴".阿德勒並沒有因為人際關係是煩惱的根源而提倡放棄社交,他提出人際關係的終極目標是獲得"共同體感覺",也就是所謂的歸屬感。歸屬感不是別人給你的,是需要自己建立的,建立歸屬感需要把對自己的執著轉換成對他人的關心,阿德勒還提出了三點具體步驟:"自我接納"、"他者信賴"和"他者貢獻".人際關係就是把雙刃劍,一切煩惱來自於人際關係,但另一面也可以理解為,我們的幸福也來源於人際關係。

  阿德勒想讓我們掙脫的第三個束縛叫做未來。人生由一連串的剎那組成,時間分秒流逝,往昔便如同舊夢一般不可追,也不必追,行囊太沉重,反而會壓慢我們的步伐。很多人都覺得人生是為了到達山頂,其實人生大半的時間都在"登山"的過程,如果登頂才算人生,那麼之前一大段的攀登時光算什麼呢?難道是我們"臨時"的人生嗎?書中有句話我記憶特別深:即使生命終結於此刻,那也並不足以稱為不幸,全部是完結的、幸福的人生。活着的每時每刻都是完滿的,人生也並不存在一個普適於所有人的意義,意義是自己賦予的,所有,請把聚光燈打向當下的舞台,好好享受活着的此刻。

  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很多觀點都讓我有當頭棒喝、醍醐灌頂之感,讀起來十分痛快,恨不得一晚上讀完,可讀完后,你卻希望再多讀一遍,慢慢咀嚼,讓回甘在腦中持續得久一些。判斷一本書的好壞在於這本書帶給人多少新思考和改變,我相信,等過一段時間再讀它時,又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也許我已經潛移默化的在實踐着其中的教義,會有更深的共鳴。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二)

  陳瑩

  《被討厭的勇氣》是對阿德勒哲學思想的解讀,以類似《理想國》中的對話形式,通過青年與哲人之間關於人生問題的討論,對阿德勒的心理學做了很好的詮釋和示範。

  這本書通過青年和哲人五個夜晚的討論,透過生活中各種煩惱的表象,樸實平直地闡釋這些束縛產生的原因,並試圖讓我們讀者從這些束縛中解脫出來。

  第一夜

  我們的不幸是誰的錯?

  面對變化帶來的"不安"和不變帶來的"不滿",大多數人會選擇後者。同樣,面對市場競爭和更新迭代的壓力,傳統行業在轉型和戰略調整上,總顯得有點兒力不從心。

  企業過去的業績與經驗、一貫以來的工作方式、內部的改革阻力,也讓不少企業止步不前,無法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攫取新的成長機會,甚至走向衰落。改變,需要壯士斷腕的決心。改變,也是從不幸中解脫出來的第一步。

  改變不幸的第一步是要理解現狀,自己找出問題的答案。通過選擇改變的勇氣和決心,擯棄"保持現狀"的安全感,改變與世界的溝通方式,甚至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重新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掌握幸福的主動權。

  第二夜

  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

  在人際關係中,大多數人太害怕被他人輕視或拒絕、害怕在人際關係中受傷,看到身邊的人活躍幸福的姿態,容易心生嫉妒或者感到非常焦躁,進而產生一種強烈的自卑感,而選擇縮在自己的殼裡,避免與人發生關聯。適度的自卑感,如果處理得當,也可以成為努力和成長的催化劑。追求優越性,並非是要儘力超越他人甚至通過排擠他人來取得晉陞,而是積極地看待自己與別人的差異,接納自己的不足,利用自己的長處,與"理想的自己"相比較,不斷前進,不斷超越自我。

  生活中尤其是網絡上,常常見到年輕人怨天尤人,用父母的社會地位、經濟能力或者兒時的經歷作為自己糟糕境遇的借口,將自己當前的窘境歸咎於他人。比如"我因為學歷低所以無法成功"之類的"因為有A所以才做不到B"的理論,將原本沒有任何因果關係的事情解釋成似乎有重大因果關係一樣,卻根本不考慮"因為我學歷低,所以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自卑感源於我們的競爭或勝負意識,因為常常拿自己跟別人相比就會產生"優於這個、步入那個"之類的想法,自卑情結或優越感就會隨之而生。競爭或勝負意識,不知不覺就會把他人乃至整個世界當成"敵人".而因為這種競爭關係,人一旦確信"我是正確的",就會步入權力之爭,通過發怒、責難對方,試圖讓對方屈服,想要通過獲勝來證明自己的力量。夫妻關係是如此,父母兄弟姐妹之間是如此,同事之間甚至上下級關係更是如此。如果遭人辱罵或者公然挑釁,我們不妨退一步想想對方的隱藏目的是什麼。"不由得發火"之類的話,其實是藉助發怒來進行交流,藉此讓對方屈服。一旦破除這種競爭關係,我們就能克服自卑情結;直面人生課題,不給自己找借口,才能擺脫人際關係煩惱的擺弄。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