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專業主義讀後感
大前研一是亞洲知名管理學家,這在西方管理佔據管理理論主流的情況下,很不容易。按道理哪裡經濟越發達,商業活動模式越活躍,哪裡應該出第一流的管理學家。因為我相信,管理是門實證的科學,哪裡的管理實踐最豐富,就更容易出好的專家。從這個角度,日本出一個大前研一很正常,將來中國也應該出幾個才合理。
大前研一《專業主義》是很有名的,我一直沒有看,今年才買回來,最近在公交車上總算翻完了。
這本書有些觀點現在看來,也未必全部正確,但有一個觀點我是很贊同的。
就是真正的專家是要控制自己的情感,並靠理性而行動。他們不僅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較強的倫理觀念,而且無一例外地以顧客為第一位,具有永不厭倦的好奇心和進取心,嚴格遵守紀律。以上全部條件全部具備的人才,我才把他們稱為專家。
大前研一一直強調真正的專家是把顧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他具有真正的全局眼光,清楚顧客對公司未來的意義和價值,應該獲得怎樣的服務,並為此努力,我的理解是,努力讓顧客獲得滿意的服務,同時要使這種服務在公司的可承諾能力之內。所以專家不允許“妥協”,要找到共贏的路真的是傷腦筋。
大前研一關於授權的觀點也很精彩,授權者應該在認清下屬的能力和技能並考慮到此人今後發展的基礎上,確定合適的權限範圍。說白了,你授權一個人就要想清楚如果此人不能適當運用此權力的後果,不能事後責怪,而前期毫無心理準備。這樣的人本來就不是一個合格的管理者。
大前研一說授權就是對下屬進行投資。這個想法也很好。
大前研一認為專家絕不認為自己的本領的絕對的,而是需要不斷學習。這非常對,我也經常提醒自己,千萬不要因為自己比別人多看到一點就以為自己是專家,我必須不斷學習,不斷總結,不斷努力才能保持我專家的優勢。我現在研究網絡一年半了,我很快被很多人認為是專家,但我自己應該清楚,離一個全面的專家,我要走的路還很長。
大前研一強調專家要有預見能力,能看到別人看不見的未來,這樣才能先行一步。為此真正的專家要享受變化。甚至不怕失敗,執着探索,這點要求可以講,大前研一說的不是普通的技術專家了,這方面的能力不太可能快速過時。能把握未來趨勢的人是非常厲害的。
不過一個矛盾的地方,大前研一提出磨練直覺能力,這和他強調理性思考就矛盾了,感覺大前研一彷彿希望一個專家是一個完美的人,什麼都全面,這不對,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大前研一,我們不能用做不到的標準要求每一個人,我覺得我們應該忍受有缺陷的專家。
能幫我解決一部分問題的專家也往往是我們大量需要的,當然我們可以把他叫專業人士。
大前研一又提出有先見能力還不夠,還必須有對未來的構思能力,發起有益的討論的能力,當然這一切必須以邏輯為核心。
大前研一也為我們提出了關於專家矛盾之處的藥方,他最後一章乾脆說邏輯也無法解決經營中存在相互矛盾的同時要處理的地方,因為我們要發展適應矛盾的能力,呵呵,這樣的專家,可真不好做。
一句話:水無常形,兵無常勢,解決問題,創造價值,你就是專家!
篇二:專業主義讀後感
本書名為專業主義,自然離不開專業主義的載體——專家。
何為專家?要控制情緒,並依靠理性而行動;不僅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技能和較強的倫理道德觀念,並無一例外的始終把顧客的利益置於首位;擁有永不厭倦的好奇心和進取心,並嚴格遵守紀律。只有當以上所有條件都滿足的人才,才能稱之為——專家。
筆者讀到這個定義,聯想起在各類質量參差不齊的刊物中“拜讀”過的專家手筆。不由得將各位專家對號入座。一般比較下來,按照“專家”的實現程度分級,有以下三種類型,或是三個層次:
1、專家的模式——即流於形式而不加思考的拷貝專家的作業模式和流程。腦力從業者中的勞工和投機者幾乎集中在這個層次。
2、專家的態度——努力以事實取勝,以理性驅動行動;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技能,並有一定的好奇心和進取心希望獲得更大成功;卻淪陷於管理諮詢悖論的專業從業者。
3、專家的心智——以實現顧客的利益為核心,依據事實基礎,用理性來驅動,用專業的思考方式進行信息的處理並形成和選擇有責任感的解決方案,並且能夠時刻自我否定,始終保持自己的專業主義。
第一層次聚集了太多的烏合之眾,這也是難免的,一是為了生計,二是為了生意,反正中國的企業千千萬萬,需要智力服務的企業多之又多,我今天忽悠東家,明天忽悠西家,等全忽悠齊了我就搬家。可是如此一來整個行業風氣搞壞了,更可怕的是廣大的中小企業都被你忽悠死了。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現在的顧客也不缺識貨的主,被你們忽悠多了看看也就知道你有幾斤幾兩了。記得有人笑談,市場上的諮詢公司,只要是號稱有麥肯錫經驗的,肯定言必說 MECE 、金字塔,凡是和 BCG 打過交道的,動輒就畫“田字格”。確實我們國家智業機構仍然處於起步階段,即便是擁有近 20 年市場從業經驗的着名公司也難免犯下這樣的錯誤。但是從長遠來看,脫離了客戶的實際,必然會遭到淘汰。
如果說第一層次的“專家”對企業的影響都是小打小鬧的躁動,那麼第二層次的“專家”所作所為對企業的影響就要幾何倍數的放大了。因為在這個層次里,專家多數是企業的中高層,或者已經擁有一定追隨者的專家,最次的也是第一層次中自我營銷做得很棒的“專家”。你們的言行、建議都直接影響着企業決策者,遇到個耳根軟的主,你的決定就影響着企業的生死了,你也能當回領導過把癮;要遇到個“一言堂”,那就好看了,領導一手牽着你,另一手拿着錢,大家一起玩一把命運輪盤。
任何一個職業人士,由其當你職業發展到了一定的階段,你存在的價值更多是為了你的領導(顧客)實現決策支持而存在。而當你面臨專業服務的高績效和迎合老闆喜好的抉擇,或是面臨長期發展與短期績效的取捨,你該何去何從?
篇三:專業主義讀後感
即便是一場美麗的誤會,也能讓我們有所收穫。
我與大前研一的這本《專業主義》之間,就發生過這樣一段誤會。之前,因為有豆友的推薦,以及豆瓣上對此書的介紹,自己幾乎是迫不及待地想翻開這本書。等到讀過之後,才發現,原來這本書中所說的專業,與自己心目中的專業,根本就是兩回事。
事實上,我所原本想象的專業,確實是指專業技術人員,當然,這種專業技術人員也可能包括管理、金融等領域的專門人才在內。大前研一所說的專業,則完全是另外一個層面上的東西,可以說與通常的專業概念并行的一些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先見能力、構思能力、討論的能力、適應矛盾的能力。當然,這些能力既可以為普通員工所掌握,也可以為職業經理人應用,只不過後者比前者運用的廣度和深度更甚一些。
這本書的一個小小的遺憾是,儘管以上能力十分重要,但書中除了提出一些基本原則外,並沒有就如何培養這些能力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培養方法。總而言之,這本書依然是觀念層面的,雖然它委實可以給你以某種重要的啟發,但除非你擁有足夠強的學習能力、消化能力和再創造能力,否則,你很可能難以從中得到切實的幫助。
也許,大道歸於簡單。結合種種具體而生動的人生,大前研一的這些觀念,終究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帶給我們無窮的助益。
無論如何,開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