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潘家園隨筆》有感
記不清某月某日晚飯後散步,偶遇一賣書地攤,看見《潘家園隨筆》一書,書的定價38元,賣書的只要5元,原以為是記收藏古玩記亊方面的書,因為我很喜歡,便賣了一本,到家才發現不是古玩記亊方面的書,但裡面也有零星幾篇是作者在潘家園收藏印章的記亊,我還是費了二個星期天的時間讀完這本書。
作者是童道明先生系中國社會科學院資深研究員、博導著名戲劇評論家、作家、翻譯家。自2005年起,他在《北京青年報》的副刊上寫了兩年專欄文章,又把四十篇在網上可以檢索到的文章搜集到一起,構成這本散文隨筆集的“第一方陣”,用《潘家園隨筆》做書名。本書大致有三個方面的內容。一部分文章記錄了作者從孩提時代開始的生命與精神的成長曆程,包括對於母親的童年記憶,對於莫斯科留學生活及河南幹校生活點滴回憶的記敘。另外一部分文章是寫人的,他們都是作者敬重的師長和朋友,其中有的是文學家,有的是戲劇人。還有一部分文章姑且把給它們稱作“學術隨筆”,就是用散文隨筆的形式表達作者對於一些文學藝術問題的見解與感悟。
其實我對這些不感什麼性趣,我感性趣還是古玩收藏,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大家口袋裡有錢了,都動着心思買些古玩逍遙自在,一方面給自己精神生活找點樂趣,另一方面萬一撿着個漏也給後人留個財。真是亂世黃金,盛世古董,現在在全國不論走到那,在一個城市都會有幾個古玩市場,從央視到地方電視也都有古玩專欄節目,看來生意是很紅火的,不知有多少人因此發財了,一個老農民因倒鼓買賣古玩都在城裡買房買車了,也不知有多少人因假上當受騙了,這都是我身邊的人和亊。
我喜歡古玩也是受我的工作影響,那時我從八十年代就從亊種子外貿,時常接觸到外商,為了多拉些生意,會想着法子給他送點小禮物,其中給他們送點古玩小禮物最喜歡,其實很多東西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當然這些東西我也沒留着。記得2007年我買一本白明著小說《打眼》的書,是一本講述作者和朋友們在古玩行當里的“打眼”(上當)經歷,向讀者說明一個道理:愛好文玩,戒之在得。防止打眼,戒貪極其必要,其次才是努力認真地學習各類知識。如果自己想留着我就特別小心,一般會買點現代的東西,象現代出的紀念幣郵票和石頭什麼的,有些古的東西是從墳里挖岀來的,把這些東西放在家裡也不吉利呀,有邪,有可能會影響身體和平安風水的,所以這些古東西從不帶進家門。
這幾年反腐,我認識的幾位古玩商,都說生意不好做了,和前些年比差多了,是哬,過去需要辦事的人都要買些古玩字畫送當官的,現在誰還敢收。其實過去那些賣古玩字畫的和買古玩字畫的,誰也不知道他賣的他買的是真是假,只要當官的喜歡,胡弄他白。有時有件古玩字畫是真的,也民間留下來的,背後沒故事沒典故,也不值什麼錢呀。